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腰街彝簇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腰街彝族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腰街彝族鄉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

腰街彝族鄉,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地處鳳慶縣東北部,東南與雲縣茂蘭鎮相接,西南與洛黨鎮相連,西與小灣鎮接壤,北與南澗縣小灣東鎮隔瀾滄江相望。行政區域面積91.5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腰街彝族鄉戶籍人口9158人。 1949年前,屬新南鄉,後分設為自新鄉。1988年3月,區改腰街彝族鄉。 截至2020年6月,腰街彝族鄉轄6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腰街村。 2019年,腰街彝族鄉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超市或商店21個。 [1]

位置境域

腰街彝族鄉地處鳳慶縣東北部,東南與雲縣茂蘭鎮相接,西南與洛黨鎮相連,西與小灣鎮接壤,北與南澗縣小灣東鎮隔瀾滄江相望。行政區域面積91.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腰街彝族鄉境內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均為山區。最高峰靈寶山頂,海拔2539米;最低點羅馬泥河口,海拔965米。

氣候

腰街彝族鄉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立體氣候明顯,存在顯著的山地逆溫效應。多年平均氣溫13.7℃,最冷月平均氣溫9.8℃,最熱月平均氣溫18.6℃。年平均降水量1040毫米。

水文

腰街彝族鄉境內最大河流為落星河,發源於等中、答口兩個自然村,流經復興、民安、星源等村,出境匯入瀾滄江,境內流程6千米,年均流量0.7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星源河、民安河。

人口

2011年末,腰街彝族鄉轄區總人口890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1人,城鎮化率3.4%。另有流動人口55人。總人口中,男性4650人,占52.2%;女性4253人,占47.8%;14歲以下1798人,占20.2%;15~64歲6633人,占74.5%;65歲以上472人,占5.3%。總人口中,以彝族為主,達7538人,占84.7%;漢族1266人,占14.2%。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3‰,人口死亡率7.18‰,人口自然增長率5.45‰。 截至2019年末,腰街彝族鄉戶籍人口915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腰街彝族鄉財政支出328萬元,比上年下降0.39%。 2011年,腰街彝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505元。 2019年,腰街彝族鄉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超市或商店21個。

農業

2011年,腰街彝族鄉耕地面積13868畝,其中水田2327畝,旱地11541畝;林地面積84508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6251萬元。 腰街彝族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豆類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919噸。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3895畝,產量588噸;泡核桃種植面積4.5萬畝,產量775噸;茶園面積6332畝,產量292噸;桑園面積700畝,產鮮繭3噸。 2011年,腰街彝族鄉生豬年末存欄1.3萬頭,出欄1.26萬頭;山綿羊年末存欄7500隻,出欄2878隻;大牲畜年末存欄4678頭,出欄1314頭;家禽年末存欄3.6萬羽,出欄4.1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137噸。

工業

腰街彝族鄉形成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腰街彝族鄉有工業企業76家,從業人員152人,實現工業總產值518萬元,工業增加值171萬元,利潤總額52萬元。

交通運輸

2011年末,腰街彝族鄉境內有70千米的縣鄉油路,另有12千米柏油路通往祥臨高速二級路,村村通公路。2011年,日發客運汽車1班次,日均客運量15餘人。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腰街彝族鄉有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6個;農家書屋6個,藏書0.9萬冊;各類業餘文藝宣傳隊6支。 2011年,腰街彝族鄉有線電視用戶100戶,入戶率4.2%;"村村通"覆蓋全鄉,用戶750戶。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腰街彝族鄉有學前班6個,在班幼兒168人;小學9所,在校生650人,教職工5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56人,教職工32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腰街彝族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94.4萬元,比上年增長10.6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腰街彝族鄉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6個;病床10張。專業衛生人員16人。 2011年,腰街彝族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

體育事業

2011年末,腰街彝族鄉有學校體育場地6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社會保障

2011年,腰街彝族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8人,支出11.1萬元,月人均159.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67人,支出88萬元,月人均76元;農村五保供養62人,支出7萬元;醫療救助83人次,支出7.1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5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44萬元。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84.9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