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流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流源
圖片來自求是新聞網

胡流源(英語:Savio L-Y Woo,1942年-),美籍華裔生物工程學家,1942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1950年跟隨母親遷居香港

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院、工程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學經歷

在1960年代初入讀香港工業專門學院,其後赴美國留學。

1965年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

先後於1966年及1971年取得華盛頓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及生物工程學博士學位。

曾先後擔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外科生物工程學教授聖地亞哥退役軍人醫療中心骨科生物工程實驗室主任,馬科姆及多羅西·考茲(Malcolm and Dorothy Coutts)研究所關節重建及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

胡院士任職於美國匹茲堡大學史雲遜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學系大學特聘教授,為國際間具廣泛影響力的著名學者及傑出華人科學家,於骨科軟組織損傷、復健及組織工程等領域研究成果卓著,堪稱現代生物醫學工程之先驅。胡院士於匹茲堡大學創立骨骼肌肉研究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一職,35年來致力於生物組織非線性黏彈特性於關節穩定性之影響、膝關節韌帶損傷與治療、功能性組織工程方法於韌帶再生癒合技術開發等研究。研究團隊更進一步利用機械測試系統,開發關節功能之電腦模型,不但促進骨科生物力學與工程科學之理論與實務發展,並推動骨科運動醫學的進步及運動傷害治療技術的提升。

在1991年開始,先後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奧林匹克學院首批院士。

任職

  • 全美骨科研究學會會長
  • 全美生物力學學會會長
  • 美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物工程分會會長
  • 國際骨傷康復學會主席
  • 美國醫學及生物工程學研究院首任院長

貢獻

胡流源主要研究包括生物組織的非線性黏彈特性,及其對於關節穩定性所起的作用,他又研究韌帶肌腱的恆定反應,為控制運動Motion control理論建立學理基礎。胡流源又研究膝蓋韌帶的損傷與治療,利用功能性組織工程技術,從分子細胞水平到組織器官水平促進韌帶癒合再生。此外,其研究團隊更利用機械人測試系統,建立確定關節功能的電腦模型,以便進一步研發針對韌帶捐傷的治療方法[1]

重要成就

  • 卡帕.德爾他獎(1983年)
  • 199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科學獎及特別金牌
  • 全美骨科學會頒發的運動醫學(O'Donoghue)運動損傷研究獎(1990年及1997年)
  • 美國機械工程學會H.R.李森納(H.R.Lissner)獎(1991年)
  • 國際生物力學會麥布里傑(Muybridge)獎(1995年)
  • 加州州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99年)
  • 美國海灣關節協會終身成就獎(2007年)
  • 華盛頓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傑出名人(2007年)
  • 美國匹茲堡大學生物工程學大學教授(2007年)
  • 華盛頓大學工程學院鑽石獎(2008年)
  • 香港理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08年)

以胡流源院士之多年來的研究成就,從工程的角度出發,深入淺出的探討及剖析生物工程發展的歷程,從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達文西,一張膾炙人口的「維特魯人」手稿,人體站在正方形和圓形裡張開手臂,被譽為黃金比例開始;五百多年後的今日,醫界發明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系統,替代人手開刀。生物工程學(Biological Engineering或bioengineering)是一種即利用工程學的法則,以應付在生物學及醫學範疇上種種新挑戰的學科。它應用了工程學的法則、技術和組織方法於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藥理學、蛋白化學、細胞學、免疫學、神經生物學及神經科學,以人工再現生物的整個生命進程或者生命進程中的一部分。作為一種研究,生物工程學亦包含了生物醫學工程,並與生物技術相關。生物系統工程學亦是生物工程學的範疇。這個學科透過成品設計、可持續發展及分析來使生物系統得到改進及專注應用。胡流源院士也對自己主要研究包括生物力學、生物組織之非線性材料特性以及針對軟組織發展新的黏彈性質理論做了一番深入淺出的精闢講解說明。在過去的二十五年,他發現了促進半月板以及肌腱傷後癒合的新方法,尤以前十字韌帶以及膝關節側韌帶之研究成果貢獻為最。最近他的研究更著重於韌帶癒合及再生之功能性組織工程(Functional Tissue Engineering)。同時發展機器人技術(Robotic Technology)來評估前十字韌帶之功能,這項機器人技術能夠去模擬膝關節的動作和受力 進一步去探討前十字韌帶以及膝關節側韌帶的受力情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胡院士以孔子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與所有師生共勉,胡院士表示這是他多年研究生涯的座右銘,一個人如果以「小知為知之」,久而久之就容易養成一種不求甚解、浮誇不實的作風,最終難免陷入「以無知為有知」的地步。這在研究上,特別是跨領域研究上是危險的。一定要秉持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精神,放下自己領域上的成見,才能真正看清自我的不足,也因此才能夠不斷地吸取新知以弭補自己的「不知」,使自己能夠不斷進步求新,最終獲得別人的認同。

參考文獻

  1. 「讚辭-胡流源教授」《香港理工大學第十四屆畢業典禮(博士學位暨榮譽學位頒授)》特刊,2008年10月23日,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