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蘭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美蘭區,隸屬於海南省海口市,位于海口市東北部,東接文昌市,南連瓊山區,西接龍華區,北臨瓊州海峽。地理坐標北緯19』57-20』05,東經110』10-110』23。總面積581平方公里。美蘭區是海南省委、省政府機關所在地,是海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海口市的中心城區。是全國連片面積最大的蓮霧種植基地,是國家農業部、海南省農業廳的重要熱帶水果示範基地。 美蘭區屬於季風性熱帶氣候區,境內有東寨港紅樹林、東寨港瓊北地震遺址、海甸島、新埠島、司馬坡島和北港島等景點。
目錄
歷史沿革
美蘭區前身為振東區,位于海口舊城中心(占據舊城區域的三分之二),海口最早的街道、村莊、商埠、商業區,都孕育形成於轄區內的白沙津。白沙津,也稱白沙港、白沙門港、白沙渡,又名神應港。早在宋代,已是「商舟所聚處」。白沙,古稱氵宜洲圖,原屬瓊山縣氵宜洲都的政治、文化、對外貿易中心。民國以後,白沙坊仍是白沙八村(白沙、園尾、橋板、山旺、白沙門、新安、過港)鄉政府所在地。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振東區地屬瓊山縣第十一區的永安鎮、新埠鄉、海甸鄉、白沙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瓊山縣撤銷鄉鎮,成立鄉團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振東區地屬永安鎮。次年8月,海甸、新埠並為海甸鄉。 1950年海南島解放,6月成立海口市人民政府;同年12月,分屬市第一區人民政府和第三區人民政府。 1955年6月1日,撤銷市第一區人民政府,將下轄8個街道辦事處,並為振東、博愛街道辦事處,隸屬于海口市人民委員會。 1960年,振東、博愛街道辦事處合併成立中區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改稱為東區人民公社。 1962年1月,撤銷東區人民公社,分別成立振東、博愛人民公社。 1967年8月,振東公社改稱立新公社,博愛公社改為東方紅公社。 1974年2月,撤社建區,立新、紅島公社合併成立立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東方紅革命委員會。 1982年10月,分別成立振東區人民政府、博愛區人民政府。 1990年11月15日,國家民政部(民行批[1990]101號文)批覆同意成立海口市振東區為縣級市轄區,是當時海口市三個區之一。 1991年4月掛牌成立振東區,同時確定了振東區行政區域的界線和區機關部門的調整工作。 2002年10年16日,根據國務院國函[2002]92號文的批覆,以及省政府調整海口市行政區域的批覆,海口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振東區,並於2003年1月1日掛牌成立美蘭區。
2017年1月,美蘭區下轄白龍路、白沙路、博愛路、海甸路、藍天路、海府路、人民路、新埠、和平南9個街道和靈山鎮、演豐鎮、三江鎮、大致坡4個鎮,共53個社區、53個村;總人口709708人。
2018年,美蘭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4億元,同比增長7.7%。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0年6月1日,海口市設立3個區,其中:第一區轄振東街、三亞街、東門外街、大興街、博愛南街、南門街、紅坎坡、中愛街8個街道辦事處;第三區轄白沙、秀新、白龍、秀華、新埠、海門、海甸7鄉(今美蘭區屬地)。 1951年5月12日起,海口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瓊城鎮,將海口市劃分為4個區、20個街道辦、10個鄉,其中:第一區駐振東街77號,管轄紅坎坡、南門街、博愛南街、東門外街、三亞街、大興街、振東街、中愛街8個街道辦事處,第二區駐彰興街16號,振東有部分地域屬該區,即振興街、興街、四興街、興林街、龍英街等街道辦事處,第三區駐秀新鄉濱濂柯宋祠,管轄有秀新、白沙、白龍、海甸、海門、新埠、秀華7個鄉人民政府;同年9月27日,海口市對行政區劃再次進行調整。全市設有4個區和1個鎮、11個街人民代表會議辦事處和13個鄉,其中振東地屬2個區,即第一區駐振興街77號,管轄南門街、東興街、中愛街、東亞街4個人民代表會議辦事處;第四區駐白沙鄉,管轄城東、白沙、白龍、海甸、海門、新埠6個鄉。 1953年7月6日,廣東省民政廳批覆同意海口市行政區劃重新進行調整,將原有的3個區(包括1個區級鎮)、16個鄉(秀華、秀西、秀新、秀東、城西、城北、城南、白沙、城東、白龍、海甸、海門、新埠、西北、橋西、橋東鄉)、9個辦事處劃分為4個區(包括1個區級鎮)、8個鄉、11個街道辦事處,郊區2個區並為1個區,市區內增設2個區政府,從1953年的5月1日起實行。 1955年6月10日,撤銷市第一區人民政府,將下轄的8個街道辦事處並為振東、博愛街道辦事處;第三區人民政府改名為海口市郊區公所,駐白龍鄉龍岐村,管轄白沙鄉、新埠鄉、秀新鄉、新東鄉、城西鄉、白龍鄉、城東鄉、城南鄉、秀華鄉、海港鄉和瓊城鎮(區級鎮)。 1956年4月10日,海口市郊農村實行小鄉並大鄉,將原郊區8個鄉合併為4個鄉,直接歸海口市人民政府領導。 1960年1月9日,振東、博愛、海邊路3個街道辦事處合併成立城市公社中區公社,原振東、博愛、海邊辦事處改為管理區。 至1961年先後成立西區公社、東區公社(由海聯公社改名)。 1962年1月,撤銷城市東區公社,分別成立振東、博愛人民公社;撤銷西區公社,分別成立海甸、義興等4個公社。 1966年8月,海口市直轄有振東、博愛、海甸等6個公社和郊區轄紅旗、海聯、新海等5個公社。 1967年8月振東公社更名為立新公社,博愛公社改稱東方紅公社,海甸公社改為紅島公社。 1968年4月成立紅島公社革委會,8月東方紅公社成立革委會。 1974年2月,撤社建區。1976年海口市直轄有立新、東方紅、新華、郊區4個區,郊區轄5個公社。振東地屬立新區。 1981年6月,立新區復稱振東區,東方紅區復稱博愛區。 1984年分別選舉產生振東區人民政府、博愛區人民政府。至1990年11月不變。
1990年11月15日,國家民政部(民行批[1990]101號文)批覆同意成立海口市振東區,為縣級市轄區,是當時海口市3個區之一。 1991年4月掛牌成立振東區,同時確定振東區行政區域的界線和區機關部門的調整工作,並據此對原振東、博愛、白龍、新埠等區、鄉鎮進行合併。新的振東區管轄白龍鄉、新埠鎮和振東、海甸、白沙、人民路、博愛南、和平南、海府路7個辦事處,共40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
1996年,振東區下轄新埠鎮、白龍鄉和海甸、白沙、海府、振東、人民路、博愛南、和平南7個街道辦事處、50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轄區總面積45.78平方公里。 2001年,振東街道辦事處與博愛南街道辦事處合併為博愛街道辦事處;撤銷白龍鄉,分設白龍和國興2個街道辦事處;從海府路街道辦事處管理區域中劃出藍天路(原機場路、機場西路)、西沙路(南航東路)以南部分,增設藍天街道辦事處;並相應調整原轄區6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為47個,撤換原4個村民委員會為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調整後,振東區轄9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共5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2年10月16日,根據國務院國函[2002]92號文的批覆,以及省政府調整海口市行政區域的批覆,海口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振東區,並於2003年1月1日掛牌成立美蘭區,由原振東區與原瓊山市江東4個鎮合併組成,是海口市下轄的4個區之一,有東美(美蘭)西秀(秀英)之稱。美蘭區下轄靈山、演豐、大致坡、三江、新埠5鎮和白龍、藍天、和平南、海府路、博愛、白沙、海甸、人民路8街道。 2004年12月,新埠鎮改制為新埠街道,管轄新埠島。至此,美蘭區轄有4個鎮、9個街道、52個居委會、53個村委會。 2009年,咸來村委會(辦事處)中,分成1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即原咸來鎮墟部分改成居委會,農村部分還屬咸來村委會。 2010年,美蘭區轄有4個鎮、9個街道,53個居委會、53個村委會,共106個村(居)委會,下設468個居民小組、809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17年1月,美蘭區下轄白龍、白沙、博愛、海甸、藍天、海府路、人民路、新埠、和平南9個街道辦事處和靈山、演豐、三江、大致坡4個鎮,共53個社區、53個村;桂林洋、羅牛山、三江3個農場和沖坡嶺熱帶作物場(區管)。區政府駐白龍街道。
位置境域
美蘭區位于海口東部,東倚南渡江,南連瓊山區,西接龍華區,北臨瓊洲海峽具有「倚江傍海」的地區優勢。美蘭區地理位置介於北緯19』57-20』05,東經110』10-110』23之間;總面積581平方公里。
地質
海口市美蘭區地質構造主要為新生代以後的海相、海陸相地層,境內有3條斷裂帶,橫向的有王五至文教深大斷裂、馬裊至鋪前斷裂;縱向的有東寨港至清瀾港斷裂帶。 地層結構分為三類: 第四系全新統海陸相地層,該地層是一套海相和陸相沉積形成的呈鬆散壯的砂土層和和呈流塑~軟塑狀的淤泥和淤泥質土,夾有有機質和腐植質。主要分布在沿海岸平原和南渡江三角洲平原。 第四系中更新統北海組地層,是一套濱海相沉積形成的砂、粘性土混雜的地層。主要分布在二級階地溝谷地。 第三系上新統海口組地層,該層為一套海相沉積的岩土層,厚度較大,大於1000 米。勘察深度一般揭露其上部50.0~60.0米。該層在海甸島及南渡江三角洲沉積較厚,孔深最深120米未揭穿。而在其它地區均遭火山熔岩流入,造成不同程度缺失,或相變為貝殼碎屑砂土。
地形地貌
美蘭區地貌以平緩的地形、較低的海拔為主要特徵。其特點是:濱海台階式地貌,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東北傾斜,海拔多在10米以下,最低處是南渡江出海口(0.4米),最高處是大致坡鎮的加東嶺(151米),沒有高山和連綿起伏的丘陵。 三江鎮地處東寨港南端,有3個村委會部份村莊靠近東寨港內海海灣,全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在2.5~30米之間,較為平坦,少許屬半丘陵地,可分為二類:東北部靠近海灣,屬海河新老沉積小平原區,西南部多屬半丘陵地區。
流水地貌
特點是地勢平坦,水網密布,土壤以粉沙和游泥為主,地勢低洼。主要分布在南渡江出海口處的新埠島,面積約485.25公頃。南渡江三角洲平原,南渡江下游主要河道分叉處開始至海濱江口地段。海洋沉積物質和南渡江下遊河口衝刺物受流水分選作用而形成南渡江三角洲平原,以粉砂河淤泥為主。它是海南島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勢低洼內澇。島嶼和沙洲為數不少,其中以海甸島面積最大,其次為新埠島,其他都很小。如三江鎮東北部靠近海灣,屬海河新老沉積小平原區。
風成地貌
固定性沙灘,沿海風沙常在海流的作用下,泥沙不斷流運至沿岸,逐漸固定下來的沙灘地。沿海沙灘地是近代淺海沉積物,有一些大小不等的粗、中、細沙粒和貝殼殘體組成。美蘭區風成地貌主要分布在演豐鎮塔市海岸一帶。
人工地貌
淺海灘涂人為搬運入土量泥沙,形成人造陸地。美蘭區的人造平原主要在海南大學校址周邊及海甸島東部開發區。在1990年填海開發房地產用地370多畝,總面積約300公頃。
沙坡地貌
美蘭區南渡江岸從靈山鎮儒權村至海甸島入海口岸帶,全長約30公里。由于海南颱風暴雨多發而造成河水漲流從江河上遊河沙下流堆積,形成靈山鎮的桃蓮村、儒范村、黑山村一帶的大量沙坡,沙層深度實地考察均約4~6米不等厚層積沙,面積2000多畝。隨着房地產開發建設,建築河沙用量不斷加大,大量河沙被開採,在桃蓮村一帶的沙場開發取沙后土壤變成了約60多畝的泥地農田。2006年6月,海南省、海口市和國土資源局部門聯合實地考察,發現桃蓮村沙場開發采沙後底層土壤種植的水稻生長良好。
海岸地貌
美蘭轄區海岸地貌類型主要有:1.沙壩—瀉湖海岸:主要分布在東部的東寨港,口門處有水下沙壩,港內為瀉湖港灣。2.沙質海岸:是美蘭區最為發育的海岸類型,海口灣、鋪前灣兩大海灣海岸主要由沙質海岸構成。美蘭區的沙質海岸主要為侵蝕海岸類型,沿岸有水下沙壩發育,南渡江各分叉河口沙壩發育尤為顯著,形成河口沙壩、三角洲、沙嘴、深槽和沿岸沙堤,且泥沙交換和變化十分活躍,除了美麗沙為較穩定的沿岸沙堤之外,自瓊州海峽監督站以東至南渡江口的海岸均處於不穩定狀態。3.紅樹林海岸:主要分布於東寨港瀉湖內,紅樹林品種多樣,海洋生物物種豐富,生態系統良好。
氣候
美蘭區屬季風性熱帶氣候區,夏季長冬季短,四季特徵不明顯,日照時間長,熱量豐富;終年無霜雪,雨量充沛。春季天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受熱帶海洋天氣系統影響,高溫多雨;秋季是南海、太平洋颱風的常襲擊區,颱風暴雨頻繁,氣候濕涼;冬季寒冷時間短,主要受北方冷空氣影響,時有寒害出現,時有低溫陰雨。
氣溫
美蘭區北臨瓊州海峽,東南倚南渡江,氣候溫和。2003~2010年平均氣溫23.8℃,最低平均氣溫18.8℃。最熱5~8月,其中7月氣溫最高,平均氣溫的28.3℃,6月、8月次之;1月最冷,平均氣溫17.2℃,2月、12月次之;夏季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氣溫從2月起逐月上升,3~4月急升,平均升幅在3℃以上,氣溫從7月或8月起逐月下降,11~12月急降,平均降幅2.8℃。
日照
2003~2010年,美蘭區年均日照時數1683.43小時,占可照時數的50%。其中7月為年中日照數最多的月份,為242.1小時;其次為8月,218.8小時;最少為2月,21.4小時。
輻射
美蘭區地處低緯度,太陽投射角度大,年輻射量121862卡/平方厘米,大部分月份都在7000卡/平方厘米以上。4~9月在10000卡/平方厘米以上,7月高達15000卡/平方厘米以上,占年輻射量的12%~13%;12月至次年2月較弱,2月僅占年5.2%。太陽輻射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年大於或等於10℃,積溫8674.1℃。
降水
2003~2010年,年均降水量為1447.28毫米,雨日(日降雨量0.1毫米)150天。5月~10月為雨季,6個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8.1%,9月為降雨高峰期,平均雨量為300.7毫米,占全年的17.8%;1月23.9毫米,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月降雨量小於50毫米;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降雨量僅占全年的21.9%。年平均雨量及平均降雨變差係數CVX值在海口地區分布上變化差異不大,一般在0.22~0.23之間。因雨量分布不均而造成年際之間出現旱年和澇年。2010年10月美蘭區遭遇60年一遇的強降雨災害。全區平均累積降雨量為1299.5毫米,為歷年同期平均值的11倍,接近歷年汛期(5~10日)平均總雨量(1342.5毫米),其中大致坡鎮降雨量達全市之最。10月7日,大致坡鎮降雨量達到177.2毫米,全鎮累積降雨量1801.5毫米。這是美蘭區有氣象記錄以來,10月份最強的降水過程。
蒸發
2003~2010年,年平均蒸發量為1847.7毫米,年中5~7月蒸發量最大,尤以高溫強光的7月最大,為216毫米;其次為5月,211毫米;最小2月,為96毫米,乾燥度為1.08,屬半溫潤型氣候區。
風
美蘭區北部臨海,地勢平坦,風向基本一致。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北方冷空氣入侵頻繁,勁吹東北季風為主;每年4~8月,受低緯度暖氣流的影響,盛行東風;3月和9月,是東北和東南風的轉換季節,風向不定。年平均風速3.3米/秒。4月風速較大,為3.7米/秒。8月較小,為2.7米/秒,其餘月份風速較大。
霧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由於受大陸冷高壓和入海變性高壓脊影響,美蘭轄區沿海常出現海霧,陸內發生霧天氣少見。
水文
河流
美蘭區有南渡江(美蘭境內段)、美舍河、海甸溪、鴨尾溪、演豐東河、演豐西河、東寨港出海、芙蓉河、等河流。 此外,在三江鎮還有4條河流,分別是:羅梧溪,流經眼鏡塘、三江村;紅化溪,從上雲、三江、茄南等村流入東寨港;羅牛溪,流經蘇尋三、羅牛山、茄苪等地;美敏溪(也叫南陽河)流經眼鏡塘、大致坡、咸來等地。大致坡鎮域內有演洲河、美渾溪、美帖溪3條河流,河寬在10米左右。演洲河上游有鳳潭水庫,是大致坡農田灌溉和鎮區水廠的主要水源。大致坡鎮域灌溉網密布,最長的一條約17.5公里。
地下水
美蘭區地下水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勻,南渡江沿岸及東部沿海地帶地下水儲量豐富,而東南部的大致坡一帶則屬地下水資海口組、燈樓角組孔隙承壓水。探明新第三系孔隙承壓水1~4層開採量B+C級源貧乏區。1962~1965年,廣東省地質局海南地質隊對海口至演豐、三江至羅豆地區開展不同精度水文地質(農田供水水文地質)勘查,普查區面積970平方公里。其中,海口至演豐地區面積399平方公里,精度達到1:5萬詳查要求,勘查區為瓊北自流水盆地一部分,廣泛分布第四系北海組、秀英組孔隙潛水、火山岩裂隙孔洞水和新第三系36.56萬立方米/日。
土壤
20世紀初,海口、瓊山進行土壤普查,美蘭區境內土壤主要有水稻土、磚紅壤土、菜園土、潮沙泥土、濱海沙土5大類。水稻土分布南渡江流域地帶;磚紅壤土分布在演豐、三江、大致坡3個鎮。三江鎮大部分地區屬紅壤土,僅靠近東寨港內海海灣少部份地區屬沙土。紅壤地區,地下藏有豐富的石礦,土質粘而肥沃,是種植糧食和熱帶農作物的主產區,宜種熱帶作物。潮沙泥土,分布在靈山、東營、新埠島及城區。
生物資源
植物
2010年,美蘭轄區有野生維管束植物1980多科,其中海南特有種40多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3種,國家二級保護10多種;喬灌木180多種。用材類有木麻黃、桉樹、馬占、松樹、粗果、海棠、苦楝等。經濟類有橡膠、檳榔、荔枝、龍眼、黃皮、菠蘿蜜、花梨、柚木、沉香等。海生植物類有江籬、擬石化藻等。
植被
美蘭區植被以灌木草叢為主。天然植被主要為南方熱帶地區常見和野生灌木草叢植物種群。主要植被包括分布於東北部沿海一帶的濱海紅樹林群落,分布於東南部的稀樹灌木群落,分布於東部和西南部的稀樹草原群落,分布於南渡江以東的稀樹灌木草原群落,分布於北部沿海的熱帶濱海沙生群落、熱帶濱海草灘群落。城市建成區以人工植被為主。人工植被由熱帶區系植被的各種栽培種組成。
紅樹林
美蘭區紅樹林主要分布在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2010年查實保護區總面積3338公頃,其中紅樹林面積2065公頃、灘涂面積1759.6公頃。紅樹植物種類有1個群系,20個科、24個屬、35種。其中:真紅樹11科、14屬、25種,半紅樹9科、10屬、10種。科屬種總數占世界紅樹林植物總種數86種的23%,占中國紅樹林植物總種數37種的54%。 東寨港紅樹林分3個類型、10個群落:1、短密灌叢類型,由海欖雌群落和桐花樹群落組成。2、中密叢林類型,由紅海欖群落、角果木群落、秋茄樹群落和欖李群落組成。3、高疏叢林類型,由海蓮群落、木欖群落、海漆群落和水黃皮、海蓮、欖李群落組成。
野生動物
2010年轄區有野生陸棲脊椎動物199種,其中兩棲類22種、爬行類36種、鳥類119種、獸類24種。其中5種為海南特有種;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名錄的野生動物13種,省級保護動物70種。主要分布在紅樹林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其中珍稀瀕危、屬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白琵鷺和黑嘴鷗、小葦千干鳥等,共16種。《中日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所列227種候鳥中,東寨港有75種。《中澳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所列81種候鳥中,東寨港有35種。這裡鳥類眾多,可謂是「鳥的天堂」。有昆蟲類27種。 美蘭轄區海域有魚類記錄57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有鰻鱺、石斑魚、鱸鯛魚等。另有多種海鮮,如沙蠶、泥蚶、牡蠣、蛤、螺、對蝦、螃蟹等。
礦產資源
美蘭區礦產資源主要是非金屬礦產。這些非金屬礦產主要有:建築用玄武岩石材,分布在三江鎮大湖至大致坡鎮咸來一帶;建築磚瓦粘土,分布在美蘭村委會至三江鎮一帶,重點分布在靈山仁定村,礦體系秀英組雜色狀粘土,呈層狀,長約900米,寬100~200米,厚度大於0.5米,儲量約7.92萬立方米,已開採;河沙分布在南渡江及其支流河床、河岸,重點分布在靈山鎮儒權村至海甸島入海口岸帶,全長約30公里厚度約4~6米,已開採。
海洋資源
2010年,美蘭區管轄的海域面積達710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總面積的85%。美蘭區海域使用項目主要有海水養殖和建設占海項目。此外,是港口碼頭用海、旅遊用海、工程用海和部隊用海,但用海面積都較小,四者加起來不到百分之一。海水養殖用海除了個別在東寨港的網箱養殖申請海域使用用海外,大部分的養殖戶都沒有申請海域使用用海,使美蘭區的海水養殖處於無序的開發狀態。工程用海區主要有新埠島北部岸灘防護工程用海、污水處理廠護岸堤用海、污水處理海洋處置工程用海、海甸島北片大堤路防護堤用海和世紀大橋二期圍海造地用海。
人口
截至2018年9月30日,美蘭區全區總人口709708人,出生8868人,人口出生率為12.56‰;出生人口性別比112.76;政策外多孩率2.14%。 美蘭區全區常住人口中,主要有漢族、彝族、苗族、回族、滿族、瑤族、蒙古族等。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漢族占總人口數絕大部分,達97%以上。
經濟
綜述
2018年,美蘭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4億元,同比增長7.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7億元,同口徑增長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4億元,同比增長5.8%;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12元,同比增長8.8%。
2018年,美蘭區全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8.7億元,同口徑增長9.4%。其中,稅收收入18.2億元,增長11%;非稅收入0.50億元,下降29.2%。全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77億元,下降13%。其中,教育支出5.57億元,增長3.9%;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0.19億元,增長2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28億元,增長6.5%;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08億元,增長8.3%;節能環保支出0.47億元,增長154.5%;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06億元,下降26.2%;農林水事務支出1.91億元,下降4%;交通運輸支出0.19億元,下降19.4%;住房保障支出1.1億元,下降73%。
2018年,美蘭區全年固定資產投資364.5億元,同比下降20.9%,其中,飛機購置投資118億元,比上年下降0.7%,房地產完成投資111.8億元,比上年下降22.7%;非房地產完成投資134.5億元,比上年下降31.9%。
第一產業
2018年,美蘭區全年農業總產值完成28.5億元,同比增長5.5%,完成增加值18.5億元,同比增長4.8%。分行業看,種植業產值10.05億元,增長8.2%。花卉種植面積40571畝,比上年增長6.1%。林業產值1.16億元,增長6.3%。畜牧業產值8.1億元,增長1.5%。漁業產值9.32億元,增長2.1%。水產品總產量4.32萬噸,比上年增長1.12%;水產養殖面積2333公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1億元,增長10.2%。
2018年,美蘭區熱帶經濟作物和水果種植面積達13.5萬畝,美蘭三角寧地瓜等5個農業品牌效應進一步擴大。
第二產業
2017年,美蘭區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3.6億元,實現增加值11.6億元、約占年度GDP總量的3.4%。
2018年,美蘭區全年工業完成總產值48.8億元,同比下降0.6%。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36億元,同比下降2.3%,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4.6%;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12.4億元,同比增長4.8%,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25.4%。年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14家,完成總產值29.7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60.7%。
2018年,美蘭區工業總產值48.5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0.6%。
第三產業
房地產和旅遊業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694.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40.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7.7%;竣工面積12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其中住宅9.8萬平方米,下降7.4倍;房屋銷售面積71.5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9.4%,其中住宅59.4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5%;房屋銷售額96億元,同比下降46.7%,其中住宅76.3億元,同比下降53.3%。
全區共有酒店旅館近290家,其中在美蘭區成功備案的酒店旅館為126家,星級以上酒店18家,其中四星級酒店3家,三星級酒店5家。
商業
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4億元,同比增長5.8%。批發業銷售額128.8億元,比上年增長11%;零售業銷售額214億元,比上年增長8.99%;住宿業銷售額12.7億元,比上年增長8.6%;餐飲業銷售額3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7%。
交通運輸
公路
截至2010年, 美蘭區區屬橋樑共有32座。2010年,美蘭區內有海文高速公路、國道223線(海榆東線)、省道靈文嘉線,全區鎮級及以下公路458條,總長761公里。城區道路形成以瓊山大道、白龍路—新埠大道、和平大道—和平北(南)路、人民大道、甸昆路5條南北向主幹道,以國興大道—白駒大道至海文高速公路、海府路—海秀東路、長提路—賓江路、海甸五東中西路4條東西向主幹道的「五縱四橫」的道路網絡,道路貫通全市,連接周邊市縣。
鐵路
美蘭區轄區內原無鐵路。2007年9月開工建設海南「一號工程」東環鐵路,2010年12月投入試營運,線路全長308公里。東環鐵路美蘭區段設有美蘭機場站,線路長32.5公里(其中大致坡段5.7公里),經過靈山(含美蘭國際機場)、演豐、三江、大致坡4個鎮、14個村委會和52個自然村。
水運
美蘭區擁有長118公里、占海口市近90%的黃金海岸線,海南最長的河流南渡江由南向北貫穿美蘭區全境奔流入海。轄區內有海甸港等大小港口,水運交通比較發達。
航空
美蘭區有機場1個,即海口美蘭國際機場,1999年5月竣工,並投入使用。共開通國內外航線110條。
公共交通
2010年,海口市公交線路延伸到美蘭區各鎮墟,居民區都有公交站,海口公交車線路共有60條,經美蘭轄區的就有20條。使用的渡口3個,美蘭區4個鎮擁有各種大型客貨車973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8年,美蘭區共有幼兒園203所,在園幼兒2.72萬人。普通小學66所,在校生4.21萬人,小學招生0.79萬人,畢業生0.61萬人;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100%,小學六年鞏固率為90%。初中學校11所,在校生1.17萬人,初中招生0.40萬人,畢業生0.37萬人,初中階段適齡少年淨入學率為100%;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升學率為50%,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2018年,美蘭區實施「一校兩園」工程,建成英才小學濱江分校、龍岐小學等新建校(園),完成大致坡鎮昌福小學等農村學校4棟新教學樓建設任務,新增義務教育學位3000個。完成新瓊小學、和風家園小學和龍岐幼兒園等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年內開工。大力推進「一校一品」工作,打造一批足球、三棋、書法等特色學校,活躍教育氛圍。分批建設6個以上專用游泳池,開展學生游泳教學工作。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強化校園周邊學生寄宿管理,確保學生人身財產安全。
科學技術
截至2010年,美蘭區擁有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15個,其中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其中,海南大學擁有海南省重點實驗室6個、海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9700人,經營管理人才243人,農村實用人才385人。
2018年,美蘭區江東電子商務產業園已註冊企業480家,入駐企業92家,年總產值31.5億;海南數據谷已註冊企業162家,入駐87家,年總產值突破10億;海南貝爾大數據產業園已註冊企業24家,入駐35家,年總產值超3000萬元;演豐鎮互聯網產業小鎮已註冊企業96家,入駐23家,總註冊資本 35282萬元。
2018年,美蘭區打造了海南省科技成果轉移孵化基地、江東電子商務產業園、演豐互聯網產業小鎮、海南數據谷、濱江海岸文化創意眾創空間和海南貝爾呼叫與大數據服務中心等多個創業園區,打造眾創空間 65 萬平方米,聚集在孵創新創業項目1000餘個、創客11000餘人。
文化體育
2018年,美蘭區舉辦「我們的節日•春節」一系列文體活動:文化進萬家迎新年瓊劇演出14場,文藝晚會演出3場,電影放映活動30餘場;舉辦海口萬春會「華燈璀璨•多彩海口」靚化椰城主題燈展活動;舉辦12場「全民」讀書活動;舉辦「貫徹落實十九大 打贏脫貧攻堅戰」文化扶貧進萬家巡迴演出:文化演出4場、瓊劇演出10場、電影放映40餘場;創作禁毒普法瓊劇《回歸》並開展巡迴演出10場;舉辦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系列活動:書法講座1場、文藝晚會2場、音樂會1場、大合唱活動1場、送戲(瓊劇)下鄉1場;舉辦「非遺伴我行」系列活動。
2018年,美蘭區舉辦農民趣味運動會;舉辦美蘭區農民九人排球賽。組織志願者參與4月28日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型活動的萬人竹竿舞表演活動;協助做好海口馬拉松賽事保障工作。
醫療衛生
2018年,美蘭區有各類衛生機構354個,其中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衛生監督所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9個、衛生院6家、村衛生室46個、門診部48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220個;全區基層衛生機構床位419張,其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床位225張,占總床位的53.7%。全區醫護人員總數2619人,其中執業醫師843人,比上年增長18.4%。報告各類傳染病16種,5631例,死亡3例(均為艾滋病),無甲類傳染病。
2017年,美蘭區全區標準化衛生院達標率、行政村標準化衛生室達標率分別達到90%和98%以上,投入302.4萬元用於區疾控中心、三江鎮和大致坡鎮等衛生院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社會保障
2018年美蘭區城鎮新增就業崗位10201人,實現下崗失業再就業人數2839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18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以內。
2018年,美蘭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6-59周歲參保繳費人數為47107人,60周歲以上發放人數為23617人,參保率95.7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40257人,參保率99.4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為123332人,參合率97%,全年累計發生各類補償支出6562.8萬元。
2018年,美蘭區自然村通硬化路188公里、生命安全防護工程51公里、危橋改造7座,完成安全飲水工程17宗、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174個,完成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宗,完成農村改廁1678戶,首批26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快實施。
2018年,美蘭區門診總費用20萬元,新農合報銷16.83萬元;慢性病門診總費用9.14萬元,總共報銷8.01萬元;住院總費用136.7萬元,新農合補償79.88萬元,大病保險報銷10.83萬元,健康商業補充險報銷6.41萬元,民政醫療救助13.9萬元,住院政府兜底17.55萬元,經過五重保障後,住院報銷比例達到94.05%。
2018年,美蘭區城鎮低保金共計發放12204戶次21490人次,同比下降13.9%,發放金額857.32萬元,平均補差水平每人每月399元,比上年增加24元,增長6.3%,至年底,全區共有城鎮低保1059戶,1872人,城鎮低保標準為520元;農村低保金共計發放9688戶次21311人次,同比下降26.4%,發放金額744.93萬元,平均補差水平每人每月350元,比上年增加30元,增長9.2%。
社會治安
2018年,美蘭區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302宗,其中民事587宗、刑事170宗、行政8宗、非訴訟調解537宗,接待來電2986人次,接待來訪1988人次。
環境保護
綠化
2018年,美蘭區全年完成造林面積共計4857.1畝,完成市林業局下達任務2500畝的194.28%,同時,完成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實施補植550.1畝。森林覆蓋率27.35%,同比增長14.8%,森林面積15318.57公頃,比上年提高10.1%。城市公園個數9個,公園面積達到2.96公頃,與上年持平。
水環境
2018年,美蘭區完成安全飲水工程17宗、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174個。深化水體水環境綜合治理,87個河長制、湖長制水體水環境逐步改善。實施完成白沙河補水方案,改善白沙河全盲腸河段水質;建設完成鴨尾溪海達路污水提升泵站;完成海甸溪施工,有效截除了溢流入海甸溪污水;完成山內溪曝氣生物濾池施工。
空氣質量
全區空氣質量總體優良,空氣質量指數API(AQI)達到一級、二級、超二級天數共332天,占全年監測天數的比例為97.1%,比上年增加2.7個百分點。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年均值為3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6%,達到國家一級標準,PM2.5濃度年均值為1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0%,達到國際二級標準。
歷史文化
春節,為海口人注重的傳統佳節,有張貼對聯、祭祖、吃團圓飯、探親訪友的傳統。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海口人俗稱小年,市民集聚府城鎮、[萬綠園]]等公共場所,相互送花、換花,傳遞友情,互祝好運,逐漸成為元宵換花節。
海口人有喝「老爸茶」的習俗,這種花費10元左右,衝上一壺茶,配上一些小點心,邊飲茶邊敘情誼談家常交流信息商情的大眾茶在海口市隨處可見。海口市飲食富有海南風味,薈萃文昌雞、嘉積鴨、東山羊、和樂蟹等海南四大名菜與海南特色風味小食,具有取材豐富、講究鮮活、原汁原味、多種多樣等海南飲食文化內涵。*[1]
風景名勝
美蘭區有118公里的海岸線;有熱帶海島資源、生物資源和景觀資源豐富的海甸島*[2]、新埠島、司馬坡島和北港島、美蘭世紀大橋、海南省博物館、海口鐘樓、有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東寨港瓊北地震遺址等旅遊資源。*[3]
北港島
位于海口市桂林洋與文昌鋪前鎮之間「U型龍口」處,猶如龍珠,四面環海,環境幽靜,自然景色異常優美;宛如海上一塊翡翠,浩瀚的海面,軟綿的沙灘,金色的陽光,雪白的雲朵,變幻莫測的紅樹林等,構成一幅幅醉人美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優勢極為顯著。 北港島特色鮮明,島上熱帶雨林特徵顯著,以原生態的當地植被及覆蓋有稀有的紅樹林景觀資源為主,環島西、南片區自然森林優美,與周邊中國最大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形成互動地理資源,被譽為海口市最大的「綠肺」天然濕地公園,是水鳥、白鷺、海鷗等鳥類集散地,具有自然、人文及旅遊資源相對集中,堪稱熱帶海洋、人文、自然等旅遊資源有機組合的最佳區域。
司馬坡島
環島有步行環道,離地面高5米左右,以便觀賞熱帶植物群落。整個小島靠兩座人行橋連接兩岸。司馬坡島位於瓊州大橋南,是一個河口沙島。它是繼美麗沙之後,海口正策劃包裝的島嶼。根據初步定位,位於南渡江出海口江心的這個小島,未來將成為高尚休閒體育度假的專屬領地。該項目用地約2400畝,包括2100畝原生態江心島綠洲和東岸300畝高尚配套社區用地。 司馬坡島作為島中島,它所擁有的私密性、專屬性,讓這一地塊更具魅力。島嶼上面盛產西瓜嶼蘿蔔,上面有一戶人家。
海口鐘樓
海口鐘樓,海口市景區建築,被列為海口八景之一,它歷史悠久,最早是為適應對外通商而建立,已成為海口的最重要的標誌性與象徵性建築物之一。 海口鐘樓建在風景秀麗的海口兒童公園內,景致幽雅,風姿綽約,被列為海口八景之一。這個新海口鐘樓是海口市人民政府於1987年撥款改建,當年12月15日落成使用。它占地面積為25平方米,頂層樓高28米,6層鋼盤混凝結構建築,外貌雄偉壯觀,大鐘設置在頂層,用上海555牌電子鐘,四邊鐘面由直徑2米塑料塊構成,時針長0.53米,分針長1米,30分報時一次,由擴音器從4個大喇叭播出電子音樂,音樂清晰、宏亮、悠揚。
海南省博物館
海南省博物館位于海口市國興大道68號,2008年11月15日正式開館。該館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約18000平方米,展海廳面積約8000平方米;設有10個展廳,對海南的歷史、少數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文物等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展出的文物有1000多件,能讓參觀者穿越時空隧道,領略海南島的歷史奇觀、古代文明及海南島人的精神。 2017年5月18日,海南省博物館二期正式開放與社會公眾見面,展出文物1272件,當中最為亮眼的展品是在西沙群島發現的「華光礁1號」沉船遺蹟和遺物。
世紀大橋
世紀大橋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龍昆北路向北延長線上,主橋跨越海甸河,南端和濱海立交橋相接,北引橋與海甸島海甸五西路平接。大橋全長2663.606米,因其雄偉壯觀的造型而成為海口一個重要的旅遊景觀和城市標誌性建築,促進海口市旅遊業的發展。
A級景區
鄉村旅遊點
著名人物
丘浚(1421年~1495 年),海南瓊山人。中葉著名的學者和政治家、經濟學家,著有《大學衍義補》等著作。
邢宥(公元1416~公元1418年) 海南文昌人。明代的政治家、學者。
周士第(1900年~1979年) 海南瓊海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二萬五千里長征。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先後為中國共產黨的七大、八大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總參謀部顧問。
馮白駒(1903年~1973年),海南瓊山人。海南革命領導人代表、革命家,瓊崖革命武裝和根據地創建人之一。
吳克之(1911年~1985年),海南瓊山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視頻
2019.5.6美蘭區
視頻
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參考文獻
- ↑ 海南旅遊必吃:海南「四大名菜」. 24 五月 2018 [03 四月 2020] (中文).
- ↑ 比海南島還要封閉的是,海甸島… . 31 八月 2018 [03 四月 2020] (中文).
- ↑ 蘭區這八個地方,你去過幾個? 美蘭世紀大橋、海南省博物館、海口鐘樓、. 04 一月 2018 [03 四月 2020] (中文).
- ↑ 海口白沙門公園鳥之美. 07 一月 2018 [03 四月 2020] (中文).
- ↑ 風靡海口的四大美食街,你的胃,我奉陪到底!. 20 三月 2018 [03 四月 202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