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曼•德莫夫斯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曼•德莫夫斯基
圖片來自onet

羅曼•斯坦尼斯瓦夫•德莫夫斯基Roman Stanisław Dmowski;1864年8月9日於華沙-1939年1月2日於波蘭德羅茲多沃)是波蘭政治家民族民主政治集團("Endecja")的首席思想家和共同創建者。

德莫夫斯基開創的民族民主政治運動[1] 在50年的時間內一定程度地左右了波蘭的歷史與政治,並成為戰間期波蘭最強大的政治集團之一。德莫夫斯基雖然一生都是爭議性人物,但在使波蘭恢復獨立的方面上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與約瑟夫•畢蘇斯基並稱為波蘭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人物。

政見

德莫夫斯基終其一生都深深厭惡畢蘇斯基和畢蘇斯基所代表的一切。德莫夫斯基出身於城市貧民階層,對波蘭傳統社會結構並無好感。相反,德莫夫斯基支持現代化的規劃,並認為波蘭人不應再迷戀過去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而應該接受「現代世界」,德莫夫斯基本人相當蔑視波蘭立陶宛聯邦。德莫夫斯基鄙視聯邦的多民族結構和宗教寬容政策。他特別批評聯邦未能讓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這樣的各個民族擁有共同認同感。

德莫夫斯基是一位科學家,他偏愛邏輯和理性勝過感性和激情。他曾告訴伊格納奇•揚•帕德雷夫斯基音樂「就是噪音」。德莫夫斯基非常強烈地認為,波蘭人應該拋棄他所認為的愚蠢的浪漫民族主義和毫無用處的高傲姿態,而應該努力工作投身商業和科學。德莫夫斯基深受當時風靡西方世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影響,並將歷史看作是占支配地位的「強大」國家和占被支配地位的「弱小」國家之間的殘酷鬥爭。他認為民族之間可以分成四種:

  1. 獨立自治的可能性最低或對此的意願最小的民族,譬如德莫夫斯基眼中的白俄羅斯人
  2. 能夠利用覺醒的民族主義熱望達到自治的民族,譬如烏克蘭人
  3. 曾經具有幾個世紀之久的文化和獨立國家的地位,並希望重獲獨立的民族,譬如波蘭人
  4. 達到社會發展和傳統的最高端,現在擁有自己的國家的民族,譬如德國人

德莫夫斯基在他1902年所寫的書《一位現代波蘭人的想法》(Myśli nowoczesnego Polaka)中指責所有形式的波蘭浪漫民族主義和傳統波蘭價值觀。他尖刻地批評了將波蘭看成是精神概念或文化概念的想法。相反,德莫夫斯基堅稱波蘭就是一個物質實體,需要通過務實的協商談判才能將其化為現實,而不能通過對瓜分波蘭的強權發動德莫夫斯基所認為的毫無意義的起義,這種起義即使還未爆發也註定要失敗。對德莫夫斯基而言,波蘭人所需要的是「健康的民族利己主義」,而且這種利己主義不應受德莫夫斯基所認為的基督教不切實際的政治教條所影響。德莫夫斯基在這本書中還將舊聯邦的覆滅歸咎於其寬容傳統。在批判基督教的同時,德莫夫斯基還是認為基督教中有些派別(不同於天主教)對某些民族有益,其中特別包括聖公會和德國新教。後來的1927年,他對他早期的看法做出修改,並收回了他對天主教的批評,承認天主教是波蘭人民族認同感的一部分。德莫夫斯基將所有的少數民族視為使國家衰弱的內鬼,並認為他們應當受到清理。在《一位現代波蘭人的想法》一書中,德莫夫斯基對少數民族猶太人有如此看法:

「……在這個種族猶太人的特徵中,相當多異於我們的道德根本並對我們的生活有害的價值觀已日益體現出,如果我們被相當多猶太人同化,我們會被毀滅,猶太人會利用墮落的基礎取代我們,而不是利用我們創造未來時所需的那些年輕的富有創造力的基礎。」

早年

德莫夫斯基出生在波蘭會議王國,當時那裡屬俄羅斯帝國,作為學生他變得積極參與波蘭青年協會「Zet」,並在波蘭1791年5月3日憲法頒布100周年紀念日組織街頭遊行。因此他被沙俄當局投入華沙城堡囚禁6個月。

後來德莫夫斯基領導民族聯盟Liga Narodowa)。1895年他住在奧匈帝國萊姆堡(今利沃夫,波蘭人稱之為Lwów),1897年他與其他人一同創立了民族民主黨Stronnictwo Narodowo-Demokratyczne或"'「Endecja」'")。民族民主黨是政治黨派、遊說團體,也是地下組織,這個黨將會團結支持德莫夫斯基觀點的波蘭人,並使他們形成一個忠誠有紀的政治團體。1899年,德莫夫斯基成立民族教育協會,將其用作輔助機構。作為有些名氣的生物學家,他利用他所取得的科學成就在波蘭人民當中取得極大威望。1898年至1900年間,他在法國英國定居。面對日益強大的德國,德莫夫斯基堅決主張波蘭人與沙皇俄國合作,使民族民主黨變得親俄。1901年,他在克拉科夫定居,當時那裡是奧地利瓜分波蘭所得的土地。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約瑟夫•畢蘇斯基來到日本,希望日本能為他計劃中的起義提供幫助,同時德莫夫斯基也來到日本,並成功阻止日本幫助約瑟夫•畢蘇斯基

1905年,德莫夫斯基遷至華沙,此地當時屬於俄羅斯波蘭領地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德莫夫斯基傾向於與俄羅斯帝國當局合作,並對尼古拉二世的1905年10月宣言表示歡迎,認為這是波蘭恢復自治道路上的一塊鋪路石。1905年6月,畢蘇斯基的波蘭社會黨羅茲發動起義,由德莫夫斯基指揮的民族民主黨員反對這次起義。頗為諷刺的是,在「六月日事件」(也被稱為羅茲起義)中,民族民主黨與波蘭社會黨之間爆發了小規模的內戰。

經過選舉,在第一屆國家杜馬中,民族民主黨贏得了預留給波蘭的55個議席中的34個,而波蘭社會黨抵制本屆杜馬。德莫夫斯基本人在第二屆第三屆國家杜馬中獲選為議員,並成為杜馬中波蘭決策委員會主席。1914年以前,德莫夫斯基準備接受讓波蘭在俄羅斯帝國內享有自治,因為他認為獨立的波蘭會很快被德國統治,這是因為他認為德國更加發達,而德意志人也有更加強大的社會組織。德莫夫斯基根據他所認為的德國的優勢,覺得強大的俄羅斯最符合波蘭利益,並且這樣的俄羅斯能為波蘭提供更大機會去統一波蘭全境。德莫夫斯基認為,俄國的俄化政策並不能成功征服波蘭人,而德意志人的德化政策會遠比上述的俄化政策成功。相反,德莫夫斯基的最大政敵約瑟夫•畢蘇斯基認為,對于波蘭而言,俄國的威脅比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這兩者都要大。(比如說,「德國人只會讓我們失去領土,而俄羅斯人會讓我們失去靈魂」。)

參考文獻

  1. 民族民主政治運動,taiwananth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