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罪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覓知網 的圖片

罪言》是南宋著名詩人舒岳祥的作品。舒岳祥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富藏書,自幼啟蒙教育較好,生活安定富足,幼年聰慧,七歲能作古文,語出驚人。中年步入仕途,因受權臣賈似道排擠,辭官回家。晚年遭遇鼎革之變,輾轉流離,生活困頓,潛心於詩文創作,雖戰亂頻繁,顛沛流離,仍奮筆不輟。詩文與王應麟齊名[1]

罪言

文學地位

宋末元初的舒岳祥、戴表元、袁桷是四明文士群體的代表人物。從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至元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的62年間,王朝更迭,變化巨大,而此間的歷史實際、文士群體命運變化、文壇格局、文學主張、詩文創作實踐的變化,在文學史的研究中長期處於被忽略的地位。四明文士群體研究在文學史上很少引起注意,幾近處於空白,對其群體研究可以解決宋末元初詩文發展及其走向問題。這一群體具有典型性,在宋末元初的文壇格局中有重要地位。

詩詞文化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如今詩歌按照不同的表現形式分為白話詩和舊體詩詞,白話詩更多稱為新詩或自由詩,但「詩詞」連稱時一般指舊體格律詩、詞[2]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繼承和發展傳統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需要,詩詞在傳統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韻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漢語特有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語言翻譯不了的。因此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獨特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葉千華語錄

視頻

罪言 相關視頻

【詩歌】說好了,我們一起走過
4.14高一語文 -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一理論)

參考文獻

  1. 舒岳祥,博雅人物網
  2.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豆丁網,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