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湖區交通運輸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羅湖區交通運輸局在突發暴雨天氣,機動車輛因不了解前方道路(特別是下沉式的立交)積水情況,易誤入深水中。若積水位超過機動車輛排氣管高度,涉水前行可能導致機動車輛熄火受損,極端情況下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為積極應對汛期內澇風險,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羅湖管理局研究制定羅湖區現狀道路區域涉水標識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結合機動車車輛行駛安全要求,在易積水區域提前設置涉水提示標線,當積水位高於涉水線,機動車輛應靠邊停車避免誤入深水區域。二是提前設置積水危險區域警示標牌,警示機動車輛前方存在易積水危險區域,引導機動車輛提前緩速觀察通行,避免造成交通事故。

結合前期排查統計的道路內澇易發點台賬和下凹式涵隧台賬情況,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羅湖管理局對轄區內田貝四路、文錦南路、泥崗東路紅嶺立交橋下、深南東路東行建設橋下、深南東路東行人民橋下、沿河路羅芳立交橋下等6處內澇易發點開展相應的涉水標識完善管理工作。

相關資訊

深圳羅湖:打造灣區一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百年老站——深圳站首開高鐵;擁有深圳最多的過境口岸: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蓮塘口岸;開通運營軌道線路8條,軌道站點500米覆蓋率為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羅湖區的交通設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基礎設施相對比較完善,功能比較完備,為羅湖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着機動化出行的快速增長,羅湖同樣面臨着大型城市中心普遍面臨的交通問題,如交通擁堵、停車供需矛盾突出等。

5月26日,羅湖「雙周發布」舉行「聯通深港 通達灣區:重塑羅湖交通新未來」專場。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羅湖管理局局長車小平透露,羅湖將實施三大舉措,全力打造層次分明、功能有別、運轉高效的交通樞紐體系;基本形成高密度、高覆蓋、高支撐、高服務的道路交通網絡;着力構建空間優美、安全有序、人民滿意的交通新發展格局。

到「十四五」期末,羅湖將形成「30分鐘、45分鐘、60分鐘」交通圈:以羅湖為中心30分鐘到城市外圍組團(坪山、大亞灣),45分鐘到臨深城市中心(東莞、惠州),60分鐘到大灣區核心城市(廣州、中山、珠海等)的交通圈,基本實現羅湖對灣區城市中心的高速通達。

錨固大灣區樞紐地位 搶抓戰略交通資源

「羅湖充分重視交通戰略資源設施對城市中心的支撐和促進作用,積極引入高鐵[1]、城際,着力提升樞紐定位和能級。」車小平說,羅湖將着力打造南北雙高鐵樞紐、推進三大口岸升級,強化深港聯通,鞏固羅湖交通、交流、消費三大樞紐地位。

具體有五大行動,一是提升深圳站-羅湖口岸樞紐能級。加快推進深圳站-羅湖口岸樞紐升級,全面統籌國鐵、城際及城市軌道,將深圳站打造集高鐵、城際、城市軌道及口岸於一體的國際化區域交通樞紐,進一步融入國家高鐵網絡。例如,開展羅湖與香港東鐵線對接通道可行性專項研究,實現羅湖與香港核心地區的直聯互通;加快贛深高鐵筍崗動走線建設,研究推進廈深高鐵引入深圳火車站;推動11號線延伸至深圳站-羅湖口岸。

二是加快推進羅湖北站樞紐建設。加快推進羅湖北站及周邊交通接駁體系建設,開展站城一體化融合,加強羅湖北站樞紐與羅湖中心的交通聯繫。在車小平看來,羅湖北站將極大彌補羅湖北部地區樞紐戰略資源不足,進一步強化羅湖區對外交通輻射能力。

三是構建四個城市軌道綜合樞紐,分別是大劇院-紅嶺組合樞紐、東門-國貿組合樞紐、湖貝-黃貝嶺-文錦渡組合樞紐,以及銀湖樞紐。

四是積極爭取軌網加密與延伸。其中包括加快11號線紅嶺南站、5號線西延建設;爭取11號線東延至羅湖口岸,提高羅湖口岸與城市核心組團連通效益,錨固羅湖口岸地位;爭取9號線東延至羅芳片區、24號線延至布心片區,支撐片區高強度城市開發、解決布心棚改片區交通出行難題等。

五是加快推進三大口岸樞紐升級改造。主動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雙城三圈」,強化雙城軌道、道路無縫對接,實現口岸與城市、產業、空間一體化融合,加快推進三大口岸樞紐升級改造,支撐口岸經濟帶發展。

堅持交通支撐引領作用 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

車小平介紹,為落實全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布局要求,在城市路網體系方面,羅湖將從三點入手:一是空間布局優化,強化「一環六射」對外通道通行效率;二是支撐重點產業發展,完善組團交通結構;三是藉助城市更新路網重構契機,完善微循環路網。

其中,「一環六射」備受關注。「一環」由濱海大道(春風路隧道)、沿河路、愛國路高架、布心路(布心路下沉)、深汕第二高速構成;「六射」包括羅沙路(複合通道)、東部過境通道、玉平大道、龍崗大道、丹平快速、坂銀通道。

同時,羅湖將優化重點片區主要幹道,促進「一主兩區三帶」(總部經濟主廊道、國際消費服務核心區、文化生態休閒區、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深港口岸經濟帶)城市發展新格局的形成。加大清水河、玉龍-布心片區、新秀-蓮塘片區對外通道建設力度,儘快解決組團對外及組團間交通不暢問題。

此外,羅湖將結合重點片區城市更新,推動片區內部路網微循環完善。規劃新增、改造支路286條,總長約127.5公里。

「我們按照『謀劃一批、前期一批、開工一批、完工一批』的目標正在抓緊調度。」車小平透露,春風隧道建設工程已經穿越深圳邊檢總站大樓,預計2023年底完工;東部過境通道市政連接線工程目前已經完成整體進度的85%,隧道預計國慶節前雙向貫通,整個項目計劃於2022年12月建成通車;羅沙路複合通道改造工程方案現已基本穩定,預計今年可完成初步設計方案及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爭取明年上半年開工;深南東路東延工程已開展洞口開挖工作,預計2024年底建成。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推動交通高質量建設

車小平表示,羅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結合羅湖「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形態特徵,自下而上以企業及市民交通訴求為出發點,針對羅湖區居民出行的難點、痛點、堵點,以短平快和微改善的專項行動措施,快速提升羅湖交通出行環境和水平。

例如,開展軌道接駁全出行鏈完善專項行動。推廣招手停接駁巴士(小黃魚),「招手即停、按鈴即下」,可以把居民安全快捷舒適的從地鐵口送到小區門口、學校門口、醫院門口。目前蓮塘片區已經開通,今年將在大望、筍崗、東曉等片區推進實施。

開展路權優化專項行動。通過壓縮機動車道、增加隔離設施、完善標誌標線、精細化設計非機動車過街、優化片區交通組織等措施多渠道、多路徑地組織自行車道建設,打造轄區自行車道成網成系統,計劃未來兩年完成152處路段道路資源空間優化,方便市民出行,實現機非分離,改善交通安全水平。

開展停車治理專項行動。在結合城市更新持續增加配建停車供給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羅湖區橋下、地下空間綜合利用試點,推進綜合利用綠地、學校操場、橋樑等土地地上地下空間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同時,通過「車位共享、精細管理」等舉措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打造老舊小區「共享共治」的典範。在羅湖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推介會的基礎上,加大實施力度,已梳理具有意向項目約的40餘處,目前已進入實施層面的24個,今年預計已完工的3處。

開展道路納管專項行動。對全區182條已經承擔通行功能但未納管的道路,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全面實施微整治,着力提升市民「家門口」道路標準,實現還路於民。

開展智慧賦能專項行動。充分利用智慧交通大數據[2]和智慧設施的建設,提升管養效率、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提升交通管理決策水平;推動大望-梧桐片區等旅遊景區節假日預約停車,對大望、梧桐等片區出入實行預約通行。

開展交通「四安」(出行安全、環境安諧、企業安心、市民安逸)專項行動。對109處亟需緩解交通擁堵、交通安全隱患問題進行綜合整治。對55處事故易發、人流密集路段、寬度不足1.5米的二次過街島、面積不足20平方米的渠化島進行優先整治,取消因空間受限而無法進行改造的過街島、渠化島。

車小平表示,「十四五」期間,羅湖將緊抓「雙區驅動」的重大機遇,瞄準「灣區樞紐 萬象羅湖」的美好願景,以交通強國建設總體要求為導向,統籌城市更新、產業布局與交通建設,實現三者協調發展,打造城市交通空間重塑先鋒示範區,鞏固和提高羅湖區域交通樞紐的中心地位,構建功能集聚、運行高效、綠色低碳、品質卓然的灣區一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