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伯特·穆齊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obert Musil
出生 (1880-11-06)1880年11月6日
奧地利克拉根福
逝世 1942年4月15日(1942-04-15)(61歲)
瑞士日內瓦
職業 小說家
國籍 22x20px 奧地利
創作時期 1905-1942
文學運動 現代主義
代表作沒有個性的人
受影響於 弗蘭茲·卡夫卡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亞瑟·史尼茲勒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恩斯特·馬赫

羅伯特·穆齊爾(Robert Musil,1880年11月6日-1942年4月15日)是一名奧地利作家奧匈帝國瓦解後,自我放逐到德國。他未完成的小說沒有個性的人》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現代主義小說之一。

人物作品

穆齊爾生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五十年代後隨着《沒有個性的人》重新出版,他才引起西方文學界的廣泛關注。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齊爾熱。人們把他與弗蘭茲·卡夫卡、馬塞爾·普魯斯特、詹姆斯·喬伊斯並列為20世紀最重要的現代派作家。

1999年,在德國由作家、評論家和日耳曼文學家各33名組成的評委會,提出了一份20世紀最重要的德語長篇

小說排名表。按照規定,每個評委可以提出3本小說。總共有76部小說在這次評選表上有名,但得一票以上的小說只有27部。位居前5名榜首的是羅伯特·穆齊爾的《沒有個性的人》(35票),隨後是弗蘭茨·卡夫卡的《審判》(32票)、托馬斯·曼的《魔山》(29票)、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亞歷山大廣場》(18票)和君特·格拉斯的《鐵皮鼓》(11票)。

沒有個性的人》與馬賽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巨著。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把這部書當成她的「永久讀物」,捷克小說家米蘭·昆德拉更是推崇備至,認為這部「思考的小說」、「哲學的小說」為小說藝術開拓了無限廣闊的道路。

沒有個性的人》是一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羅伯特·穆齊爾沒有寫完它。第一卷(包括第一部《一種序言》19章和第二部《如出一轍》104章)初版於1930年。穆齊爾寫作態度極其縝密,一些章節他修改竟達二十多遍,直到自己認為完全滿意時方肯罷休。在出版商的再三催促下,又有38章終於在1933年面世,這就是第二卷第三部(《進入千年王國》)。1938年,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併,《沒有個性的人》隨之被列為禁書,第三部的另外20章(即第39章至第58章)的出版受到阻撓,羅伯特·穆齊爾被迫流亡異國。此後,穆齊爾生活在貧病交加之中。1942年4月15日,穆齊爾在瑞士日內瓦的寓所溘然長逝。就在他辭世的那天,他還在堅持潤色《沒有個性的人》的第二卷第52章《一個夏日的氣息》(Atemziigeeines Sommet』tages),而直到此時這部已經花費了他25年精力的巨著離終曲還遙遙無期。

1940年,穆齊爾在日記中寫道:「我覺得末日在向我招手。」穆齊爾死後只留下一些書和他的兩箱手稿。沒有墳墓,骨灰按家族傳統灑在日內瓦附近的森林裡。

1943年,當穆齊爾的偉大傑作以《遺作殘稿》為名出版時,這位日後聲名卓著的奧地利作家已辭世整整一年。1952年,穆齊爾死後10年,著名出版家阿·弗里澤首次整理出版了包括作者遺稿在內的新版《沒有個性的人》,全書共兩卷,2160頁(其中包括作者生前出版的第一卷的全部及第二卷的38章,共1075頁)。

人物評價

穆齊爾是一位終生游離於主流文學社會之外、同時又勤奮多產的嚴肅作家。他的生平波瀾不驚,除了寫作和一項發明專利以及獲得過一次「克萊斯特獎」之外再沒有其他事跡值得大書特書。換言之,這位純粹的知識分子的生存方式就是思想和寫作,屬於沒有生平的作家(Der Dichter』ohne Biographie)。海德格爾用來總結亞里士多德的精闢之言在他身上也非常適用:「他活過,他工作,他死了。」

穆齊爾的辛勤筆耕並沒有在他生前給他本人帶來太多的稱譽,只在第一部小說《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發表後在評論界掀起過強烈的震動,但此後很快他就淡出了公眾的視線,以至他的去世竟然沒有在社會上激起絲毫的反響,各大媒體的主要注意力顯然都集中於彼時即將決定二戰命運的斯大林格勒的廝殺;而就在此前的15個月,現代主義意識流文學巨匠詹姆斯·喬伊斯蘇黎世去世,新聞報刊和學術雜誌上鋪天蓋地地登滿了各種各樣的紀念文章;即便在第三帝國垮台以後,德國流亡作家如托馬斯·曼、布菜希特、阿諾德·茨威格、安娜·西格斯重新活躍於文壇的時候,穆齊爾的作品依然與讀者無緣。對於自己一生不被正規的文學學術界接納這一事實,穆齊爾不無怨懟之情,從他晚年的日記中我們便能充分感受到他的滿腹怨艾和牢騷憤恨(《日記》第一卷,921頁)。

事實上,即使在生前,穆齊爾也不能算是那種典型的「不能被同代人理解的作家」。在他生命的晚年就已經有「穆齊爾協會」成立,他曾獲得過各種文學和戲劇獎項。但他最終沒有逃脫經濟上的貧困和精神上的孤獨,也沒在廣泛意義上得到應有的重視。他大概沒有想到,自己的這部作品在去世後會獲得那麼大的讚譽。同為德語作家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表示:「在當代德語作品中,我從未如此有把握確信後世的判斷。《沒有個性的人》毫無疑義是最偉大的……這本書的生命將會超出這幾十年,並會在未來獲得崇高的榮譽。」

中國緣

穆齊爾生前對中國文化也較有了解。他閱讀過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翻譯的老子《道德經》(耶拿,1921年),還為由衛禮賢翻譯、心理學家榮格注釋的《金花的秘密》(1929年)撰寫過書評。

1938年9月,德意志第三帝國與奧地利合併,穆齊爾被迫離開家園,經意大利流亡到瑞士蘇黎世。自1939年起,他的代表作《沒有個性的人》和散文集《生前遺稿》在納粹第三帝國被列入「有害的不受歡迎的作品」清單,遭到禁止。

隨着歐戰局勢的發展,流亡到瑞士的穆齊爾越發感覺歐洲非久留之地。為安全起見,他準備流亡上海。1939年正月三日,中華民國駐蘇黎世領事館為他開具了簽證。根據影印的照片資料得知,該簽證是由三等秘書李潤民簽署,可多次出入境,一年內有效,有效期至1940年1月2日,但只適用於中國的商業港口。

後來的事實表明,穆齊爾未能將他流亡中國的計劃付諸實施,雖然持有簽證,但他沒有能夠來到遠在東方的上海。他在日內瓦繼續着他的巨著《沒有個性的人》。1942年4月15日,穆齊爾即逝世於此,未能看到和平的曙光。

羅伯特·穆齊爾的意義

穆齊爾反對那種「認真」。他認為孩子般的認真是技術時代的面孔,而那種幼稚而認真的「兒童政府」是強加給人類的兒童理想。這是有理性的成年人的地獄。

穆齊爾的意義也許就是用最大的努力使小說擴大它的源頭,使技術時代的讀者放慢閱讀速度,讓其他的藝術向小說致敬。這個世界永遠都不會知道穆齊爾寫這麼一部與眾不同的小說究竟出於何種目的,也許,只有在閱讀中才會生髮出真實的意義,而意義,也不會僅僅是一種。[1]

參考來源

  1. 羅伯特·穆齊爾的意義, 詩生活, 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