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網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網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湖北網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鄂東南陽新縣境內,長江中游南岸、富水河下游,東臨長江,西靠陽新縣城,西北與富興公路緊鄰,南與黃石-九江公路隔山相望。

目錄

簡介

地區位於東經115°14′00″~115°25′42″,北緯29°45′11″~29°56′38″。保護區國土總面積20495hm2(枯水期水域面積8300hm2),其中核心區6886hm2,緩衝區4593hm2,實驗區9016hm2。包括陶港、楓林、木港、富池、興國、半壁山、綜合等7個鄉鎮(管理區),共涉及23個村。2001年6月25日,陽新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縣級網湖濕地自然保護區,2004年3月13日黃石市人民政府批為市級保護區,2006年晉升為省級。屬自然生態系統類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永久性淡水湖泊生態系統及珍稀水禽,尤其是約3600隻的小天鵝越冬種群(湖北省最大的越冬種群)。

地理氣候

保護區處幕阜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系富水河入江口處的匯水區,為地質運動和泥砂沉積形成的內陸湖泊。保護區主要由網湖、朱婆湖、寶塔湖、絨湖、賽橋湖、良薦湖、石灰賽湖、下羊湖等富河下游大片低洼湖泊群組成。湖底海拔為7.3m,最高海拔45m。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均溫21.5℃,最熱月均溫29.6℃,極端高溫41.4℃,最冷月均溫4.1℃,極端最低溫-14.9℃,平均無霜期265 d。年均降水量1385.2mm,年均蒸發量1568.0mm。每年4~7月為網湖豐水期,10月至翌年3月為枯水期。洪水泛濫期間,保護區的多個湖泊與富河河道連成一片,水深5~8m;枯水期則水退,出現大片沼澤草甸,形成淺湖與沼澤草甸相連接的濕地生態系統,出現五爪嘴、五百畝兩個較大的灘涂,為越冬水禽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環境,尤其是涉禽。

生物資源

據調查,浮游植物5門46屬,浮遊動物4大類34屬(種)(其中原生動物9種,輪蟲17種,枝角類7種,橈足類1種),底棲動物4大類30種(其中軟體動物中腹足類10種,瓣腮類7種,環節動物5種,節肢動物7種,線蟲動物1種)。我國特有淡水經濟蚌類——絹絲麗蚌(Lamprotula fibrosa Heude),其貝殼殼厚、堅硬和皎白,是製造可溶性鈣粉和珍珠核的特優材料,因而經濟價值極高,在我國淡水水域中可廣泛地進行移植、增殖和養殖,網湖的絹絲麗蚌生物量居世界第2位。魚類9目15科53屬74種,兩棲類1目6科14種,爬行類3目8科19種,鳥類15目38科152種,獸類6目9科24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3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東方白鸛、黑鸛、白鶴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水獺白琵鷺白額雁小天鵝大天鵝鴛鴦灰鶴黑冠鵑隼雀鷹松雀鷹大鵟普通鵟白尾鷂白頭鷂游隼灰背隼紅隼白鷳勺雞小鴉鵑草鴞紅角鴞領鵂鶹班頭鵂鶹鷹鴞長耳鴞短耳鴞草鴞30種。浮游植物5門46屬;維管植物141科257屬591種(其中蕨類植物21科31屬50種,裸子植物4科10屬13種,被子植物116科147屬528種);濕地植被主要有苦草、蘆葦、輪葉黑藻、細果野菱、短穗石龍芮等,以苦草占絕對優勢。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2種,即蓮和樟樹。[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