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89年由國家計委批准立項,1991年開始籌建,1995年10月建成並通過驗收投入開放運行。依託單位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作為我國西北地區在通信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1],並取得了許多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有的在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驗室業已成為國內信息與通信領域基礎研究的重要基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發展歷程

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1989年立項,1991年籌建,1995年運行,期間使用世界銀行特別提款權進行建設,是中國通信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研究方向:新一代通信網絡的理論及關鍵技術。

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於1989年由國家計委批准立項,1991年開始建設。1991-1995年利用世界銀行貸款108萬特別提款權(當時折合為140萬美元)和1:1的國內配套資金,建設和改善實驗室的環境和研究條件。實驗室於1995年10月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投入開放運行。第一任實驗室主任是劉增基,學術委員會主任是樊昌信。1996-2001年爭取到國防科工委技術改造項目投資1500萬元對實驗室的條件進行提升,2002年第一次通過國家評估,成績良好。

在評估期(2002-2006年)內,實驗室利用「十五」「211工程[2]建設經費、科技部儀器設備更新補助費、科技部重點實驗室運行補助費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提供的運行費,新增儀器設備價值1556.3萬元,構建了4個研究實驗平台:「通信系統的測試和研發試驗平台、高速信息網絡的性能測試和研發試驗平台、通信系統仿真平台以及高速計算平台」;實驗室新增科研場地3700平方米,總面積達到6200平方米。

學術團隊

通過多年的培養和建設,實驗室構成一支精幹的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現有固定研究人員47名。固定研究人員中教授15名(博士生導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1人,占33%。此外每年還有15名左右的客座研究人員,包括博士後、訪問學者、某些開放課題的負責人、來實驗室進行科技合作的人員等。學科和學術帶頭人有肖國鎮、樊昌信、王育民、王新梅、吳成柯、劉增基、李建東、易克初、常義林、葛建華、張海林等。此外,李紅濱是863-300專項總體研究組副組長。

在人才培養方面,1997~2001年期間共培養博士70名、碩士244名,博士後出站7名。2000年在讀博士生107人,在讀碩士生246人。

實驗室積極爭取主管部門和依託單位的支持,堅持「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的作用,充分發揮學術帶頭人的作用。開展了比較廣泛的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

視頻

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20年招生宣傳片之《選擇》


通信技術領域的趨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