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綿竹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綿竹中學的前身為紫岩書院,始建於1316年(元延祐三年),系追念南宋抗金名將張浚(紫岩先生)而由元帝賜名初建。1907年改辦新學,迄今已近百年歷史

學校1982年被首批命名為四川省重點中學,1985年被命名為省「文明單位」,2002年升格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學校為國內外各高等院校輸送了優秀畢業生近萬名。學校聲名遠播海內外,與清華附中、上海華東師大一附中、美國加拿大芬蘭澳大利亞等國內外知名學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17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占地150畝,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有教職工220人,教學班55個,學生3199人。

硬件設施

有天文圖書館、閱覽室、室內體育館、實驗室、學生餐廳、教室、閱覽室、宿舍、操場、食堂等設施。

師資力量

據2017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220人,專任教師186人,其中四川省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18人,正高級教師1人(全綿竹教育系統目前僅有一人)。四川省骨幹教師12人,德陽市學科帶頭人 、骨幹教師38人。

四川省特級教師(3人):朱鵬飛、鐘鳴、龔志華、王澤

四川省骨幹教師(不全):朱鵬飛、鐘鳴、王軍、鄧興龍、呂杲等

辦學成果

2014年高考,學校本科上線883人,上線率73.77%,本科一次性上線率居德陽市第一,重本上線率同樣居德陽市第一,這也是學校高考本科上線率連續六年高居德陽市第一。600分以上特優學生43人;重點本科上線271人,重本上線率31%,居德陽市第一。

2015年高考,學校本科上線864人,上線率71.64%,其中本科第一批上線348人,上線率28.86%;本科第二批上線516人,上線率42.79%。學校上線重本率40.3%,居德陽市第一;應屆本科上線率71%,居德陽市第一。

2016年高考,學校本科上線940人,上線率77.49%,位居德陽市各類高中學校之首。本科第一批上線426人,上線率為35.12%;本科第二批上線514人,上線率為42.37%[2]

素質成績

2014年11月,在2014年德陽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音樂節合唱比賽中,學校合唱團獲中學組一等獎。

2015年4月,在四川省第30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學校學生兩個項目參加答辯並獲得一等獎。

2016年4月,在第11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總決賽中,學校一名學生獲本屆大賽全國一等獎、「恆源祥文學之星」提名獎和「文學之星最佳表現力」三個獎項。

2016年11月,在德陽市第十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中,學校一名學生的作品《安倍力定量探究儀》獲德陽市科技創新市長獎表彰。

視頻

綿竹中學 相關視頻

四川省綿竹中學《初心》
我的大綿中—綿竹中學的生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