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維克多·特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特納,來源:pinterest

維克多·威特·特納Victor Witter Turner,1920年5月28日-1983年12月18日),蘇格蘭人類學家。以象徵儀式與通過儀式的研究作品而知名。除了人類學,還涉足宗教研究、文學、戲劇、民俗、心理學、人體神經學等其他學科研究,從非洲的部落社會儀式談到美國紐約百老匯的實驗劇場,研究涵蓋主題甚廣,被歸為象徵人類學的代表,曾被亞當·庫帕(Adam Kuper)譽為「銜接英美人類學界重要的橋梁人物」[1]。其妻子伊迪絲·特納也是名人類學家。

生平

1920年特納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父親為電器工程師,母親為劇場工作者、演員,特納晚年曾說自己繼承了父親科學家的天性,和母親於戲劇上的天賦[2]。18歲時特納進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古典文學和詩歌,但之後由於二戰的爆發而不得不中斷學業,作為文職軍官在英國軍隊服役[3]

在服役的五年期間,他的工作是挖出未爆彈,接觸了勞工,同時也閱讀不少人類學家的作品,如瑪格麗特·米德芮克里夫布朗,在戰爭結束後,他回到倫敦大學拿到人類學學士,畢業後離開倫敦,到曼徹斯特大學,加入葛拉克曼(Max Gluckman)新創的人類學系所[4]

1950年至1954年,特納接受葛拉克曼的安排,與妻子伊迪絲·特納(Edith Turner)至非洲中部贊比亞,進入羅德斯-利文斯敦學院(Rhodes-Livingstone Institute),對恩丹布部族(Ndembu)進行調查研究,兩年半後,在1955年獲得曼徹斯特大學學位,並在1957年出版了博士論文《一個非洲社會的分裂與延續》,被認為是曼徹斯特學派的代表作[4],由於特納已注重「儀式」,卻受到指導教授葛拉克的制止,葛拉克漢曾說:「除非你已能完全掌握社會組織的層面,否則你沒有任何立場分析儀式。[5]」兩人因而有了齟齬,1961年特納曾至美國加州史丹佛的行為科學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一年,深受美國學術圈的自由開放吸引,因此在1963年,他接受美國康乃爾大學的聘任,自由進行象徵與儀式的研究,出版了《觸動傷痕的鼓擊》、《象徵的森林》、《儀式的過程:結構與非結構》等代表作[6]

1968年,他到芝加哥大學任教,開始進行跨領域的研究,在1973年創立主編象徵、神話與儀式系列叢書,共出版17本書之多,並參與了六人委員會,成員包括小說家索爾·貝婁、哲學家漢娜·萼蘭、藝評家哈羅德·羅森堡,開啟了特納未來跨領域學術研究的發展[7]

1977年特納以小威廉·R·克南講座教授身分,受聘維吉尼亞大學,除了延續在芝加哥時發展的興趣,如各種象徵、儀式的研究外,進一步對表演和經驗做連結,針對紐約百老匯實驗劇場和南美嘉年華慶典研究,在劇場理論和文學批評上有不少成果,並開展了他所謂的「後設性評論」[8]。1983年12月18日因心臟病逝世[9]

研究與影響

特納的儀式研究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范甘內普(Arnold Van Gennep)對「通過儀式」的開創性研究。范甘內普首次提出(宗教)儀式中普遍存在「通過儀式」,眾多不同的 「通過儀式」有一個共同的結構,即前閾限、閾限、後閾限3個階段[3]。特納指出,在閾限期(liminality),轉型狀態位於前後兩個階段之間,個人處在懸而未決的狀態,既不再屬於從前所屬的社會,也尚未重新整合融入該社會。閾限期是一個臨界邊緣,一個模糊時期,以謙卑、遁世、測試、性別模糊以及共同體(communitas)為主要特徵。

特納也是一個專心致志的民族志研究者(ethnographer),他不斷沉思他的書籍與文章中的撰寫技巧。他兼容並蓄從其他理論家借來的各種概念,他熱切地要求他所發展的思想,能呈顯民族志資料;他並不是一位為了理論而提出理論的學者。關於他的這個態度,有一個強力的例子,可見諸於下列這本書的第一段:《戲劇、田野與隱喻:人類社會中的象徵行動》(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1974)。他在那裡寫道,

在我(的研究興趣)從社會生活的經驗,轉移到概念化與思想史的這個過程中,我幾乎依循了各地人類學家的路徑。雖然我們將理論帶到田野研究中,但這些理論只有在足以呈顯社會現實,才會變得有所關聯。此外,我們往往經常發現的是,足以呈顯事實的並不是一位理論家的整個理論體系,而是他分散的概念,他的一閃而過的洞察,這是從有系統的脈絡中所抽取出來的,並且適用於分散的資料。這樣概念具有其本身的特性,並可能會產生新的假設。它們甚至呈現分散的資料如何被有系統地連結!透過某些龐大的邏輯系統而被隨機分派,這些概念類似在一個尚無法食用的麵團之中,具有營養的葡萄乾。這些直覺洞察,並不是連結它們彼此的邏輯細胞,而是在田野經驗中,往往會存續下來的東西。


特納的儀式研究作品,已成為二十世紀人類學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但最近這個「特納學派的理論典範」已受到挑戰。約翰·艾德(John Eade)與麥可·沙諾(Michael J. Sallnow)在他們的作品《爭論神聖性》(Contesting the Sacred)(1991),援引特納的集體中介性概念,直接反對它(簡言之,將這個概念視為理想化的概念);最近一本由約翰·艾德與西蒙·寇曼(Simon Coleman)所編的朝聖研究論文集:《重新建構朝聖:移動中的文化》(Reframing Pilgrimage: Cultures in Motion)(2004),暗示特納的作品已使得朝聖這個議題受到忽視,不再是人類學的一個研究領域,這是因為特納的主張,朝聖,由於其本身的中介性本質,是超乎平常的,而且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因此並不構成日常社會的一個成分)。

另外,在特納研究生涯的最後數年中,對表演和戲劇表現出了莫大的興趣。他認為實驗戲劇是閾限的一種現代形式,其中,日常現實被轉化為象徵經驗。1982年,他根據這些思考發表了《從儀式到劇場——人類表演的嚴肅性》[3]。表演研究(Performance studies,又譯為「人類表演學」)學者李察·史切契納(Richard Schechner,台灣譯為理查‧謝喜納)引用了特納對於社會劇與中介性的理論,直到特納去世之前,兩人曾協同工作。特納的作品(連同其他學科)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已重新浮上檯面,已被證實是社會科學的一個重要部分。

作品

  • 《象徵的森林:恩丹布人儀式諸面向》The Forest of Symbols: Aspects of Ndembu Ritual (1967),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0 paperback: ISBN 0-8014-9101-0
  • 《一個非洲社會的分支與延續》Schism and Continuity in an African Society (1968),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1969), Aldine Transaction 1995 paperback: ISBN 0-202-01190-9
  • 《戲劇、田野與隱喻:人類社會中的象徵行動》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 (1974),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 paperback: ISBN 0-8014-9151-7
  • 《基督教文化的意象與朝聖》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1978), Edith L. B. Turner (coautho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aperback: ISBN 0-231-04287-6
  • 《從儀式到劇場:人類表演的認真程度》From Ritual to Theatre: The Human Seriousness of Play (1982), PAJ Publications paperback: ISBN 0-933826-17-6
  • 《中介狀態、卡巴拉與媒體》Liminality, Kabbalah, and the Media (1985), Academic Press
  • 《人類學的表演研究》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1986), PAJ Publications paperback: ISBN 1-55554-001-5
  • 《人類學的經驗研究》The Anthropology of Experience (1986),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1 paperback: ISBN 0-252-01249-6

關於特納的書

影片

特納夫婦的相關訪談、互動影片剪輯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Adam Kuper. Anthropology and Anthropologists. Rouledge and Kegan Paul. 1983: 188. 
  2. TURNER, Victor.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mance. PAJ Publications. 1987: 9. 
  3. 3.0 3.1 3.2 黃劍波. 特納:神秘主義者和聖徒都是閾限狀態的典型代表. 中國民族報. 2012-01-10. 
  4. 4.0 4.1 黃應貴主編,何翠萍著 . 當代人類學家-見證與詮釋. 正中書局. 1992: 287–288. 
  5. Edithe Turner ed. On the Edge of the Bush: Anthropology as Experience.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1985: 6. 
  6. 黃應貴主編,何翠萍著 . 當代人類學家-見證與詮釋. 正中書局. 1992: 289. 
  7. Manning, Frank E. Victor Turner's Career and Publications. Indiana University. 1984. 
  8. 黃應貴主編,何翠萍著 . 當代人類學家-見證與詮釋. 正中書局. 1992: 290–291. 
  9. Barbara A. Babcock. Obituary: Victor W. Turner (1920-1983).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984, 97卷 (386期):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