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菱

來自 搜狐網的圖片

名稱 :紅菱

產地 :浙江杭州以及嘉興

花色 :白色、淡紅色

紅菱是一個中國特產。菱角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果實紅紫色的多作蔬食,而黑殼者肉色稍黃,多作菱粉。泮塘以紅菱為主,甘甜可口。紅菱從定植至初收僅130多天。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其飲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由於地理、氣候、物產和習俗[1]的差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八大菜系,它們分別是: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和徽菜[2]

特產簡介

菱角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果實紅紫色的多作蔬食,而黑殼者肉色稍黃,多作菱粉。泮塘以紅菱為主,甘甜可口。紅菱從定植至初收僅130多天。菱花入詩自古不少,唐代古鏡帶有菱花形的花紋稱作菱花鏡,駱賓王《王昭君》詩云「古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此果甘、澀、平,無毒。果肉富含澱粉,此外為葡萄糖、蛋白質、維生素(B、C)等。有清暑解熱、益氣健胃、止消渴、解酒毒、利尿通乳、抗癌等功效。鮮菱角生食,能消暑熱、止煩渴,凡暑熱傷津、身熱心煩、口渴自汗、食欲不振者,可作食療果品;菱角熟食性溫,能健脾胃、益中氣,凡脾虛氣弱、體倦神疲、不思飲食、四肢不仁者宜食。適用於胃潰瘍、痢疾、食管癌、乳腺癌、子宮癌及其他癌症的防治。菱、菱殼、菱柄、菱葉等皆可入藥,菱草莖可用於小兒頭部瘡毒,鮮菱柄搗爛敷並時時擦之,可使皮膚性疣贅脫落;老菱殼燒灰存性敷可治黃水瘡、痔瘡。但體虛內寒者不宜生食。

形態特徵

菱為菱科一年生浮葉水生植物,莖、葉、果實相當特殊。主根較弱,長約數尺伸入水底泥中,有固定植株、吸收養分的作用,莖蔓細長完全沉於水中,上有分枝及「須」也能起吸收作用。葉分兩類,聚生於短縮莖上,浮出水面的叫浮葉,倒三角形,相互鑲嵌成一盤狀,俗稱菱盤,每個菱盤有葉40-60片,葉柄粗肥,中部膨大成氣囊,使葉片能浮於水面,沉於水中的葉狹長為線狀,無葉柄和葉片之分。

夏末初秋葉腋開一小花,白或紅白色,花受精後花便向下彎曲,沒入水中,長成果實即為「菱」。等片發育成菱的硬角,按角的有無和數目分為無角菱、三角菱和四角菱。嫩果色澤為青、紅或紫色,老熟後硬殼成黑色,果肉乳白色,食用部分為種子的肥厚子葉。

水紅菱又稱「蘇州紅」,長於河塘水池之中,營養價值很高,含大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菱盤開展度40厘米左右。採收時有葉40片左右。葉片較小,長5.6厘米,寬7.7厘米,菱形,青綠色,近葉柄處為紫紅色。葉面、葉柄及莖均為褐紅色,葉柄長22厘米。

紅菱形態圖(10張)花白色,萼片較長。單個菱盤結果7~8個。果實具4個角。肩角細長平伸,腰角略向下斜伸,果高2.8厘米,寬3.2厘米,鮮紅色,單個重14克,每公斤50~70個。質脆嫩多汁,味甜,品質優良。早熟,供應期長。不耐深水,不抗風浪,只適於淺水栽培。畝產500公斤左右。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不耐霜凍,從播種至採收約需5個月,結果期長1-2個月,因此要求無霜期在6個月以上地區才能獲得豐產。開花結果期要求白天溫度20-30℃,夜溫15℃。

廣泛見於兩湖、兩江、兩廣等區域的淡水流域。既有野生,也有人工品種。野生果小,人工果大。野生果在小暑季節即可採摘嫩果生食用,至秋分後可採摘老果煮食。早熟種,清明播種,立秋開始收嫩菱,處暑、霜降收老菱,一般一畝產800~1000斤。菱肉含水量多,含澱粉稍少,味甜,宜生食。葉柄、葉脈及果皮均呈水紅色。果形較大,每斤25~35個,肩角細長平伸,腰角中長,略向下斜伸,果重與肉重之比約為1.5:1。不耐深水,不抗風浪。

分布範圍

紅菱原產歐洲,中國南方,尤其以長江下游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產於江蘇蘇南、浙江杭州以及嘉興一帶。

繁殖栽培

紅菱為早熟種,清明播種,立秋開始收嫩菱,處暑、霜降收老菱,一般一畝產800~1000斤。

種類介紹

紅菱等片發育成菱的硬角,按角的有無和數目分為無角菱、三角菱和四角菱。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紅菱果重與肉重之比約為1.5:1,菱葉可做青飼料或綠肥。

食用價值

菱肉含澱粉24%、蛋白質3.6%、脂肪0.5%,含大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幼嫩時可當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製成菱粉,風乾製成風菱可貯藏以延長供應,菱肉含水量多,含澱粉稍少,味甜,宜生食,食用部分為種子的肥厚子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