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團福建莆田地區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餡兩部分構成,餡一般有糯米餡、綠豆餡、糯米綠豆餡等,也有咸餡的,是以糯米加入蔥花、香菇蝦皮花生、肉絲等調味食物,紅團是莆田最有特色的傳統喜慶節日食品,按照莆田民間習俗,春節元宵或者結婚、滿月、祝壽、喬遷等喜事都會做紅團 。不但是可口的食品,也用於渲染節日氣氛,還用於祭祀,而且是寓意深刻的饋贈禮品[1]




歷史文化

莆田沿海有"做歲"吃"紅團"、"番薯起"的習俗。"紅團"是沿海人們傳統喜慶節日、過年時不可或缺的小吃,過節特別是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做。在莆田沿海,"紅團"不但是方便美味的特色食品,也可以作為過年送禮的佳品或是祀神祀祖先的供品。
紅團在莆田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它的起源卻很難考證,不過從幾本宋代筆記可以略知一二。浦江吳氏《中饋錄•甜食》"煮沙團方":"沙團入赤豆綠豆煮成一團,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團,蒸成或滾湯內煮,亦可"。這蒸成的沙團,其原料和作法與紅團相同。只不過紅團是用木印印成球冠狀,表面着上大紅色。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里談到"澄沙糰子",歸在"飯後飲食"內。現在我國北方仍有澄沙餡心,如北京澄沙包。其餡心"澄沙"的做法:把紅小豆或紅雲豆煮熟爛成泥,加糖。今莆仙紅團餡心有綠豆、糯米、地瓜干三種(糯米又有甜鹹之分),但主流是綠豆(俗說"紅團綠豆餡"),是用綠豆加糖煮成的澄沙,可以捏成球狀。與《中饋錄》中的沙團一樣。
今上海蘇州一帶,民間在清明節有做青團的風俗。青團也是用糯米粉包豆沙,然後蒸煮成的。製作時在糯米粉中加入了一種可食用的青草汁,表面是青色的。這與莆仙清明節家家戶戶做的"清明龜"相比,原料做法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清明龜"是龜狀的(這也是它同紅團的唯一不同) [2]


做法

團皮

紅米糰製作有兩種:
一種是用糯米舂成細末粉,叫"米祭",曬乾備用,加水一起揉勻,加點食物紅成為粉紅色米糰皮。
另一種是用麵粉勻揉成米糰皮刷紅蒸熟時,也成紅色米糰皮。

餡料

餡一般有紅薯(實心)糯米餡、紅豆餡,綠豆餡、糯米綠豆餡、豬五花肉餡(較少)五種:
糯米餡是把糯米蒸成乾飯後,放入糖水中用文火煮,使它成為又粘又軟的飯糰。
綠豆餡是把綠豆煮爛,放進糖(以文火干),再用勺子把綠豆搗碎,靠糖的黏度黏成團。
糯米綠豆餡是先把糯米炒熟後碾成粉,再把它與煮熟並搗碎的綠豆、糖混和成團狀。
紅薯的則為把煮熟的紅薯搗成薯泥和上等的小麥面揉成團後蒸煮而成。

製作

製作時把餡用手捏成直徑5厘米左右的球狀,即為"紅團餡"。用"皮"把"餡"包起來,放入木質的粿(俗稱紅團印)內,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狀的紅團(曲面上花紋,中間一般印有福、祿、壽、喜、財、丁、貴及雙孩兒、慶豐收等字樣或圖樣)。印好的紅團用洗淨的剪成圓形的雞葉(莆仙人稱雞蕉葉)(姜科類植物艷山姜的葉子)或一種大栲樹葉墊底,置入蒸籠內,用大火蒸。約20分鐘後,打開蒸籠,紅艷艷,香噴噴,亮閃閃的紅團便立刻呈現在眼前紅米糰,是莆田民間習俗食品,人家每逢過年過節祭神祗、祀祖先或結婚等喜慶時,往往製作實心(有餡)的紅米糰,它的特點是"紅"和"米糰",象徵着一家人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榮華富貴[3]


視頻

福建特色小吃-紅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