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鹼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鹼淖,「淖」是蒙古語「淖爾(湖泊)」的簡稱,湖岸及淺灘的沙子呈淡紅色(鹽類表色),湖水為鹹水,含有鹼,所以取漢語紅鹼二字,稱紅鹼淖。位於中國陝西省北部毛烏素沙漠內的一個淡水內流湖,也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淡水湖,面積67平方公里,屬神木市爾林兔鎮管轄。
紅鹼淖水源來自木獨石犁河壕賴河七卜素河營盤河拖河蟒蓋兔河爾林兔河等七條季節河,最大水深15米,平均水深8.2米,總蓄水約8億立方米。紅鹼淖內主要有16種淡水魚類生長,湖邊發現有世界上最大的遺鷗種群。

地理

紅鹼淖,是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共有湖泊,位於陝西省神木縣西北部爾林兔鎮東北角、中雞鄉、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東部札薩克鎮交界之處,交界地段全長32公里。紅鹼淖總流域面積1500平方公里,在內蒙古境內的流域面積為748平方公里。紅鹼淖由沙漠窪地積水而成,有12條常流水和季節性河流補給,這些河流都是內陸性小河流,河流短、補給條件差,均為季節性河。1980年代該湖總面積達54平方公里,湖岸周長50公里,水面達10萬畝,蓄水量達7億立方米,最大深度15米,平均水深4米,成為陝西省最大的內陸湖。狀似三角形。由於水源減少及蒸發等原因,水面呈縮小趨勢。1997年,紅鹼淖面積尚有57平方公里,到了2015年僅剩31.51平方公里,縮水44.7%。紅鹼淖水面高程1222米,平均水深15-16米,最大深度20米,總水量為8.1億立方米。是陝西省貯水最多的湖泊。

生態資源

紅鹼淖是清代起逐漸積水而成的年輕湖泊。21世紀初,因旅遊開發及生態問題受到關注。同時,紅鹼淖是當地主要漁場,湖水也可為陝北煤田開發提供水源,因此對陝北經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生物資源主要是水生生物。紅鹼淖水質微咸,宜於魚類生長。該湖水產主要有鯉魚鯽魚鰱魚草魚扁魚鮊魚麥穗魚餐魚泥鰍花鰍等。除魚類外,浮遊動物主要有蚤屬裸復蚤屬秀體蚤屬基合蚤屬鏢蚤屬劍蚤屬枝輪蟲屬腔輪屬撓足類。生物以無柄種型科為多。輔之以櫛毛蟲屬、浮游植物,以絲狀綠藻、水棉花及部分雜草為多,交混沉浮在距湖面1.5米的淺水中,不利於漁業養殖和捕撈。 全球90%的世界瀕危鳥類遺鷗集聚於紅鹼淖棲息繁衍,目前紅鹼淖的成鳥數量大概有八千餘隻。紅鹼淖流域內共有七條河流,其中三條河流流經內蒙古,在2006年時,最大的注水河營盤河被築壩攔截,蟒蓋兔河也在2009年被截流建造水庫,因而造成湖面積嚴重縮小。 截至2012年1月,由於人為因素影響和自然降水的減少,紅鹼淖湖面萎縮水位急劇下降,水質持續鹼化,PH值達9.6,魚類近乎絕跡。 [1]

參考文獻

  1. 中國最大沙漠淡水湖鹼化或將乾涸 魚類近乎絕跡. 搜狐. 2012年1月14日 [201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