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筍殼青貯飼餵湖羊技術應用案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筍殼青貯飼餵湖羊技術應用案例春筍上市旺季,南方多地就會遭遇「筍殼危機」——臨安每年約產25萬噸竹筍,竹筍[1]加工留下的筍殼、蔀頭在發酵腐爛中產生污水臭氣,成了污染村莊和河道的「幫凶」。

如何能讓竹筍既可以幫助農民致富,又不污染環境呢?在這個問題愈演愈烈之時,浙江農林大學的岳萬福博士經過研究發現,湖羊可以充當筍殼污染的「克星」,讓筍殼變廢為寶。

2016年以來,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逸逸村的浙江賽諾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應用本技術,為筍殼飼料化的高效利用和羊的健康養殖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使筍殼變廢為寶,不僅帶動了湖羊養殖的經濟發展,更是實現了生態的良好循環。

目錄

二、主要解決的問題

1、筍殼的利用率較低,大規模丟棄易腐爛,容易造成污染。

2、筍殼的飼料化應用使隨意丟棄或者焚燒填埋處理的筍殼廢棄物「變廢為寶」,既減少了環保壓力,又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為綠色循環經濟又找到了一條可行的途徑。

三、技術要點

通過青貯、發酵、干制等處理方法探究竹副產物成為反芻動物飼料的可能性,以期為新型飼料的研發提供新思路,利於加快發展「節糧型」畜牧業

1、筍殼青貯,解決季節性的問題。筍殼、竹葉雖然是湖羊喜愛的食物,但是一年有四季,只有春季才有大量的筍殼,在很短的時間裡會大量堆積導致筍殼吃不完且易腐爛,而到了夏秋冬三季,湖羊沒有了筍殼,依然需要吃其他飼料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養殖成本,也影響了肉質。

2、密閉發酵,解決雜菌生長問題。密閉發酵的前期溫度可以達到50-60℃,抑制雜菌生長,並通過拮抗作用讓乳酸菌[2]為主體菌,產生香味物質。

3、湖羊育種,使其更適合筍殼餵養。提高湖羊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P=0.065)和血糖含量(P=0.092)的趨勢。

四、應用成效

1、社會效益——湖羊四季吃筍殼試點成功後這種養殖模式開始在浙江迅速推廣。筍殼的密封青貯、竹葉干制技術被順利破解。解決了本地飼料短缺的問題,並為優良品質羊肉生產提供了更好的粗飼料來源,社會效益明顯。

2、經濟效益——100萬隻「熊貓羊」市場大熱2013到2021年這八年時間裡,在技術支持下,現在僅臨安一地就有近十家養殖基地以筍殼為主要飼料,累計養殖湖羊近100萬隻,推動當地養殖業發展和助農增收效果十分明顯。目前項目成果已經推廣應用到山羊及肉牛的養殖中,帶動養殖戶增收翻倍。

3、生態效益——充分利用了當地的筍竹資源。

臨安區素有「中國竹子之鄉」的美譽。據統計,我國每年可產鮮筍殼1570萬噸[1],其中用於罐頭筍和筍乾的加工約占總數的60%以上。筍殼來源廣泛,數量巨大,是急待開發的牛、羊等反芻動物非常規飼料資源。過去筍殼是污染物,現在卻已經成了香餑餑,特別是用作湖羊飼料後,環境負擔減輕了,還實現了生態循環。

五、適用範圍

主要適用於中國南方(秦嶺-淮河以南)產竹子和竹筍地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