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樹草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稀樹草原
稀樹草原是炎熱、季節性乾旱氣候條件下長成的植被類型,其特點是底層連續高大禾草之上有開放的樹冠層,即稀疏的喬木。世界最大片的稀樹草原見於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印度、緬甸 -泰國地區和馬達加斯加。 中文名 稀樹草原 外文名 savannah 年降雨量 小於1000毫米 土 壤 橙褐色
簡介
=== 稀樹草原 savannah ===在我國雲南南部元江、瀾滄江、怒江及其若干支流所流經的山地峽谷地區,分布着我國最為乾熱的草地,這裡氣候炎熱而乾旱,年降雨量小於1000毫米,集中於雨季,而旱季較長,蒸發量一般大於降雨量的2-4倍,具有非常明顯而特殊的乾熱河谷氣候。土壤是紅褐色的紅壤,多含砂質和石礫或碎石。水土流失嚴重,土層淺薄而貧瘠,在河漫灘以上較低的台地上,首先形成稀疏的旱生草叢,逐漸演化形成稀樹草原。
元江乾熱河谷的稀樹草原,以扭黃茅為主構成草本層,高度達60-80厘米,地面覆蓋度可達到90%。草本層中還有雙花草、小菅草等,灌木生長分散,叢生,高度多在100厘米以下,覆蓋度很小,蝦子花、牛角爪、疏序黃荊、紅花柴、元江羊蹄甲、火索麻、朴葉扁擔杆等有零星分布。稀疏孤立的喬木樹種,一般高3-7米,樹種有木棉、厚皮樹、毛葉黃杞、火繩樹、余甘子、九層皮等。這種稀樹草原多作為放牧場,也種植某些熱帶作物。但由於自然條件較差,土壤貧瘠,所以生產力都較低。[[File:渾善達克稀有草原.jpg | thumb | 500px | left | 渾善達克稀有草原
原圖鏈接 ]]
起源
稀樹草原起於新生代(距今6,640萬年前)期間熱帶周圍地區降雨漸少的時候,特別是在過去2,500萬年期間。禾草類為稀樹草原的主要植物,到約5,000萬年前才出現,但有些沒有禾草的類似稀樹草原植被可能早其出現。南美洲化石記錄為發展良好的植被提供了證據,這類植被富含禾草,被認為與現代稀樹草原一樣,時間確立於2,000萬年前的早中新世。 在此時期,全世界氣候穩定變冷。海面溫度較低,導致水的蒸發減少,引起整個水分循環變慢,雲的形成減少而降水較稀。中緯度地區的植被受到相當大的影響,此區位於潮濕赤道區和涼濕溫帶區之間。 因應長期氣候變遷而浮現稀樹草原的主要地區(熱帶美洲、非洲、南亞和澳大利亞),此時已彼此被海洋隔開。植物無法越過障礙而遷徙,各大陸出現稀樹草原的詳情互不相同。在各區,不同的動植物種類發生進化,占據了新的季節性乾旱棲地。 在犧牲森林的情況下,稀樹草原變得普遍多了,時間是在第四紀(距今160萬年前)漫長、乾冷的間隔時期,與溫帶更新世冰期或間冰期同時。人們研究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各地沉積物中化石化的花粉,為這個觀點提供強有力的佐證。 在非洲,當人類第一次出現時,他們原本占據着稀樹草原。後來,他們善於改造環境以適合自己的需要,因而擴散到亞洲、大洋洲和美洲。他們把對稀樹草原植被的本質和發展的影響強加在大自然模式,在稀樹草原類型中增添了可見的變數。世界上的稀樹草原正進行着另一階段的改變,因為現代人群的擴增衝擊到植被和動物。
稀樹草原如何形成
- 稀樹草原是熱帶亞熱帶較乾燥地區 的一種陽生、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優 勢的,具有散生喬灌木的植物群落(又 稱薩瓦納),是熱帶亞熱帶比較乾燥地 區的一種典型景觀。稀樹草原主要見於 東非、南美巴西高原和印度等地。我國 雲南一帶乾熱河谷、海南島北部和台灣 西南部也有類似的群落分布。
- 這些地區 終年溫暖,但雨量分配不均勻,年均溫度 18 -24^ ,年降雨量500 -1500毫米。 散生在草原背景中的旱生喬木矮小、多 枝,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傘形樹 冠,葉多堅硬,常為羽狀複葉,芽有鱗片 保護,樹皮厚,樹幹內貯有大量水分。
- 灌 木的地下部分發達。藤本植物極少,幾 無附生植物。草本植物占優勢的是高達 1米左右的大型禾本科植物,葉具有旱 生結構;雙子葉植物多屬小型葉,堅硬或 完全退化。比如,在我國雲南南部元江、 瀾滄江、怒江及其若干支流所流經的山 地峽谷地區,分布着我國最為乾熱的草 地,這裡氣候炎熱而乾旱,年降雨量小於 1000毫米,集中於雨季,而旱季較長,蒸 發量一般是降雨量的2 ~4倍,具有非常 明顯而特殊的乾熱河谷氣候。
- 土壤是紅 褐色的紅壤,多含砂質和石礫或碎石。 水土流失嚴重,土層淺薄而貧瘠,在河漫 灘以上較低的台地上,首先形成稀疏的 旱生草叢,後逐漸演化形成稀樹草原。比如,元江乾熱河谷的稀樹草原以扭黃 茅為主構成草本層,高60 -80厘米,地 面覆蓋度可達到90%。
- 草本層中還有 雙花草、小菅草等,灌木生長分散,叢生, 高度多在100厘米以下,覆蓋度很小,蝦 子花、牛角爪、疏序黃荊、紅花柴、元江羊 蹄甲、火索麻、朴葉扁擔杆等有零星分 布。稀疏孤立的喬木樹種,一般高3 ~7 米,樹種有木棉、厚皮樹、毛葉黃杞、火繩 樹、余甘子、九層皮等。
- 由於禾木草的生 產力高以及植被稀疏開曠等特點,在干 擾較少的熱帶稀樹草原中常有大量有蹄 類食草哺乳動物,如非洲薩瓦納群落中 的斑馬、羚羊、長頸鹿等,還有一些大型 食肉動物(如非洲獅豹、鬣狗等)。稀樹 草原通常根據氣候特點區分為濕性稀樹 草原(具有2。
- 5 ~5個月旱季)、乾性稀 樹草原(旱季7。 5個月)與具刺灌叢稀 樹草原(旱季7。5 ~10個月)。人類的 火燒、農墾和狩獵對稀樹草原生態系統 有很大影響,使之受到嚴重破壞,大量野 生動物也因此從許多地方消失。[1]
動植物
稀樹草原的動植物反映出地區動植物的出處,所以,各區種類不同。不像非洲和大洋洲的稀樹草原,亞洲和熱帶美洲的稀樹草原最好看作漸狹的雨林,其動植物與同區較近赤道而較濕環境的種類有密切關係。這些稀樹草原里的喬木通常是落葉的,乾季時樹葉掉落。非洲稀樹草原生物基本上是草原動植物的集合體,附加一些疏落的喬木。
=== 植物 ===不同地區稀樹草原內有各群突出的植物。在熱帶美洲稀樹草原大片地區,最常見的闊葉樹屬於Curatella、Brysonima和Bowdichia屬,在某些季節性積水區,正被Copernica屬和莫里茨棕屬(Mauritia)棕櫚樹取代。禾草包括Leersia屬和雀稗屬的種類。在阿根廷,最常見的木本植物是與豆類相關的牧豆屬(Prosopis)。 在東非洲較干地區,金合歡屬和風車藤屬(Combretum)種類是最常見的稀樹草原喬木,某些地區顯見粗乾的猴麵包樹(Adansonia digitata)、茁壯的扇椰子或大戟屬(Euphorbia)肉質樹種。在較乾的稀樹草原,特別常有各式各樣的針刺灌木。最普及的禾草是須芒草屬(Andropogon)、苞芽屬(Hyparrhenia)和菅草屬(Themeda)的種類。在較濕的稀樹草原,短蓋屬(Brachystegia)喬木生長於底層3公尺(10尺)高的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之上。西非洲稀樹草原最常見的喬木為榆綠木屬(Anogeissus)、風車藤屬(Combretum)和馬錢子屬(Strychnos)。 在印度大部分地區,稀樹草原植被一直廣受人類活動影響,人類活動也擴大了它的範圍。在改變最少的地方,印度稀樹草原通常包含金合歡屬、含羞草屬、棗屬(Zizyphus)有刺喬木,這些樹長在主要由溝穎草雙屬(Sehima)和雙花草屬(Dichanthium)組成的草地上。 在澳大利亞中緯度地區,稀樹草原的植物類似其他硬葉植被的植物(厚實木本植物,有含水少的粗葉),動物和植物都不是獨有的稀樹草原類型。大部分澳大利亞稀樹草原喬木是常綠樹,不靠落葉而靠減少本身水分散失來度過乾季。新幾內亞南部和澳大利亞稀樹草原的主要樹種是桉屬各個種類,也常見金合歡屬、羊蹄甲屬(Bauhinia)、露兜樹屬和其他高大灌木。在澳大利亞西北部分地區,格雷戈里猴麵包樹(Adansonia gregorii)是最常見而顯著的稀樹草原喬木。高大的茅草(黃茅屬〔Heteropogon〕)或袋鼠草(菅草屬)主宰了大片潮濕稀樹草原的底層。多刺的三齒稃草(Plectrachne和Triodia屬)在較乾旱區占有優勢地位。澳大利亞稀樹草原大部分喬木和灌木是明顯的硬葉植物。以稀樹草原為主的地區各處出現小片季風雨林和其他種類的植被,在對乾季火災有某種防護程度的地方存活下來。
=== 動物 ===稀樹草原為各種不同的動物提供生境,其中有些動物藉啃食、吃草、傳粉、養分循環、種子散播而造福植被。許多地區的稀樹草原如今受到管理,以供養大型食草哺乳動物,例如非洲本地的動物,或者大洋洲、南美洲、中美洲用於商業生產的牛。小型無脊椎動物較不突出卻很重要,例如,蝗蟲和毛蟲是底層樹葉的主要消費者,白蟻則是木材等死亡植物的重要消費者。 最著名的稀樹草原動物可能是非洲的動物,因為其中有大型哺乳動物。這些大型哺乳動物基本上是草原群落的一部分,儘管環境中出現了低矮喬木。動物大致仰賴植被的禾草成分,像食草的水牛、斑馬、角馬、河馬、犀牛、羚羊一樣,直接把禾草和灌木當作食物,或像捕食這些食草動物的食肉動物或食腐動物一樣,間接把禾草作為食物。僅少數(大象,長頸鹿,)較為依賴通常有刺的喬木的樹葉或果實。 大型哺乳動物不常見於澳大利亞的稀樹草原,主要以袋鼠科的袋鼠、沙袋鼠等幾種動物為代表。然而,在人類首先抵達後,數千年前此區各式各樣的極大哺乳動物和爬蟲類絕種了。如今,它們被人類引進的馴養及野生動物取代,其中主要是牛,但也包括馬,較具地方性的是駱駝、驢和印度水牛(Bubalus bubalis)[2]
生物產能
與任何時候植被的真正生物量(有機物質的無水重量)相比,稀樹草原有相當高水準的初級淨產能。這種產能大致集中於緊隨濕季之後的時期,此時植物可自由地用水;這個時候,稀樹草原的產能可匹敵或超過森林產能。地上生物量的季節性最高值從較干地區每公頃0.5~11.5公噸(較高值測於降雨充足的年分)到較濕地區每公頃5.5~20.8公噸。所測得地下生物量的值常較低,但典型情況下等於或大於地上的值。初級產能的值較不易測得,但在塞內加爾和西非洲乾燥部分曾測到每年每公頃3.6公噸乾燥物質的比率,在更南的潮濕地區曾測到每年每公頃21.5~35.8公噸的值。在印度不同的稀樹草原曾獲得一定範圍的值,低從較干地區每年每公頃1.6公噸,高至較濕地區每年每公頃45.5公噸。 此外,可作動物糧食的植被通常品質較高。一大部分(從15%到90%以上)是禾草,這是可口而好消化的,尤其是與主宰森林生長的木本植被相比時。比起大部分熱帶森林喬木葉子,禾草葉也包含少得多的不可口化合物,因此比較容易攝食和消化。稀樹草原里許多灌木和喬木的葉子被食草哺乳動物吃掉,也被無脊椎動物吃掉。種子和地下器官為許多動物提供了重要的乾季糧食。 稀樹草原里乾燥的禾草和枯木主要藉由白蟻或焚燒而迅速分解,放出礦物質養分,再用於後來的生產。這快速的養分轉換有助於解釋產能為何相當高,進而解釋稀樹草原典型的豐富而多樣性動物區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