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攻百越之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攻百越之戰,或稱秦越戰爭,第一次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領50萬大軍南下攻擊嶺南,秦朝占領了南越地區,設置了南海郡;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西甌,又稱為秦甌戰爭[1],該戰結果為秦朝占領了西甌之地,設置桂林及象郡兩郡。此次戰爭使到嶺南地區首度被中原王朝納入版圖。

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戰

秦軍情況

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以屠睢為將,發兵50萬,分為五軍。根據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記載,秦軍這次戰爭所動用的部隊是以滅楚國的部隊為主力,但是為了適應南方作戰,這50萬大軍中也有不少於10萬人為原楚國部隊。這批秦軍大多由「逋亡者、贅婿、賈人」組成。

南越情況

南越人大多未有成形態的國家,而是以部落形式組織。西甌部的最初首領是西甌國君主譯吁宋。

戰爭過程

秦軍兵分五路,越五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越城嶺而下。第一路在餘干(今屬江西省)集結,進攻閩越地區(主要在現在福建),攻陷後設立了閩中郡。第二路在南野(今江西省南康市南)扼守,對閩越和南越形成壓迫之勢。第三路占領了南越的番禺。第四路在九嶷山(今湖南省寧遠縣南)駐守,第五路在鐔城(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西南)附近的越城嶺駐守,準備一起進攻西甌。其最西兩路首先擊潰了西甌的抵抗,殺死西甌君譯吁宋。第二年,秦軍已全面深入南越腹地,在珠江口南武城之處、廣西北部、越南與廣西交界處分別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作為建制基礎。

秦軍在開始時期是屠睢一路和趙佗一路這兩路一共20萬人馬最先發動進攻。剩下的30萬人應該在前線部隊陷入戰爭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寫部隊缺糧的戰報給秦始皇以前就出動了,因為在屠睢寫的信中說到了自己的「五十萬大軍已經傷亡甚重」。

秦軍士兵多為北方人,大部分都為現在陝西山西及河南等地人,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士兵中瘟疫橫行,直接影響了秦軍的戰鬥力。在河流與群山之間善於水戰的越人令秦軍一籌莫展。

西甌軍在譯吁宋的率領下與秦軍進行了慘烈的激戰,譯吁宋戰死後,選了新的將領桀駿,並且全線退入山地叢林中與秦軍繼續作戰,及偷襲又切斷秦軍的糧道,迫使秦將屠睢上報秦始皇秦軍糧草已經不足。為了補給日漸吃緊的南越前線,秦始皇被迫派遣史祿負責運送糧餉,史祿不得不率領士兵在湘水和灕水之間開始修築靈渠,溝通長江珠江流域,保障秦軍的後勤供給,卻仍不能挽回敗局。

大致在前218年左右,百越軍對秦軍發起了反擊,秦軍大敗,根據《淮南子》記載,越軍「夜攻秦,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秦軍總指揮官屠睢在現在的廣西桂林一帶被一支百越軍夜襲部隊擊斃[2],迫使秦軍「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終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

戰後

屠睢死後,他的副手趙佗接替了他的位置。秦軍陣亡約30萬人,剩下20萬人全部退到嶺南北部邊界;西甌軍的傷亡同樣慘重,沒有力量繼續發動進攻,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秦軍徵發了更多罪犯戍邊,五十萬「謫徙民」被秦派往南越「與越雜處」。對峙持續了3至4年。

由於許多來到嶺南的北方人沒有娶妻,趙佗向秦始皇請求派遣三萬女子南下,而秦始皇卻僅派遣了一萬五千人。因此他們中的許多人娶越人女子為妻。在趙佗的主持下,秦軍停止了屠殺政策,並開始緩和越人與統治者間的關係。隨着通婚規模的擴大,北來戍邊者亦變得日益越化。

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戰

史記·秦皇本紀》相關記載如下: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前214年,秦始皇在靈渠(建於前219年至前214年)糧道全面開通且糧草充足之後,徵集「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萬加上原先剩下的20萬秦軍部隊,秦軍再次集中了30萬大軍向百越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

秦軍幾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深入嶺南,並且設置了南海、桂林及象郡等三郡,其中象郡實際上的行政可能仍然由地方土酋控制。

視頻

秦攻百越之戰 相關視頻

歷史 五千年:秦攻百越之戰(二)#歷史 #歷史五千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