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建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建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南平市光澤縣清溪流域上游。地處武夷山腹地,由武夷天池景區、大岐山景區、龔家灣景區和臥牛山景區等四個景區組成,總面積2525.27公頃。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9℃,7月平均氣溫27℃左右,森林植被類型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1],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2.0%。

內有着名的諸母崗山峰,武夷天池以「碧水丹山」、「閩邦鄒魯」、「茗茶故鄉」着稱。2013年1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福建武夷天池國家級森林公園,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7°28′51″~117°32′45″,北緯27°44′55″~27°41′15″之間。境域涉及武夷山脈支脈的寨里鎮境內高家和霞陽兩個中型庫區周圍、寨里鎮茶富村龔家灣以及司前鄉岱坪村大岐山等三個片區,由武夷天池景區、大岐山景區、龔家灣景區和臥牛山公園等四個景區組,總面積2525.27公頃。

地形地貌

福建武夷天池國家級森林公園園區內山巒重疊,群山林立,其間多為北北東向和北西向的斷谷所分割,形成高山深谷地貌。組成山嶺的岩石主要是南園組火山岩和燕山早期的花崗岩。

氣候特點

福建武夷天池國家級森林公園地處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9℃,7月平均氣溫27℃左右,1月平均氣溫8℃。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截至2012年,福建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蘊含維管束植物資源207科570屬1196種,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2]、鍾萼木、銀杏、金錢松等30餘種,省級保護植物南方鐵杉、三尖杉、沉水樟等60多種。另有花櫚木、香樟、福建青岡和黃山木蘭等。

動物資源

截至2012年,福建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內陸生脊椎動物有23目55科171種,其中,不僅有省重點保護動物眼鏡蛇、黑斑蛙、白鷺等,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蟒蛇、黑麂;重點保護動物有:獼猴、短尾猴、黃腹角雉、穿山甲、寬尾鳳蝶等;兩棲類:虎紋蛙、大鯢、棘胸蛙等。

主要景點

武夷天池景區

武夷天池屬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方圓15公里,有大小山峰近百座。縣境第二高峰、十八排山嶺組成的諸母崗山峰就在這裡,有古道通往武夷山、建陽等地。閩江源頭、富屯溪上游的北溪,起源在這不遠的縣境第一高峰、華東第二高峰,海拔1930米的香爐峰上。

高家水庫

這是清溪流域的第一級電站,地處原高家自然村,建於1977年,是一座集發電、旅遊、觀光、休閒為一體的國家中型水庫。四面環山,從北面而來的溪流經這裡兩山夾口處,一座高大的石壩橫截攔出,擋住直下的溪流,溪水匯聚這裡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工湖,其落差有40多米。

崇仁明清古街

崇仁明清古街在光澤縣崇仁鄉崇仁村,呈南北走向,全長約1.5公里,古時號稱「5里長街」、古街總的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閩江的源頭——富屯溪從旁而過,古街東面隔河與着名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馬嶺商周遺址和崇瑞寺遙相對應。

崇仁明清古街是縣城通往江西等地的交通要道,古時每日商賈往來,舟車穿行常。現古街還較完整地保留着鵝卵石鋪就的街面,街道兩邊仍保持着明清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築。

大岐山景區

大岐山景區大岐山峽谷是光澤縣一個重要的景區,位於光澤城北百里的司前鄉岱坪村境內,大山連綿聳立,峽谷寬約20米,長達10多公里。西南岱坪村這面進口,東北出口面是江西的鉛山縣和武夷山。一條大溪從峽谷中緩緩流出,這是閩江支流富屯溪的北溪源頭,大岐山系由數十座高山組成。

臥牛山公園(又名獅山公園)位於316國道右側的福建省光澤縣鸞鳳鄉,地處光澤縣城以東。臥牛山(獅山)系閩北武夷山風貌,是富屯溪的源頭。2004年6月奠基動工,獲資助款387萬餘元,用於洪光塔和臥牛山(獅山)公園建設及其它各項基礎設施完善,於2005年12月竣工並對外開放。

洪光塔

洪光塔,位於臥牛山(獅山)公園景觀休閒區的中心,塔體全部用花崗石砌築,內置樓梯,盤旋而上,塔頂噸銅上金;夜景由輪廓燈和射燈合成。塔體內外壁裝飾將中華傳統文化和光澤的歷史文化相結合。外牆第一層的「處世勸導篇」主題,分別以《臥冰求鯉》、《舉案齊眉》、《孔融讓梨》、《程門立雪》、《臥薪嘗膽》、《磨杵成針》、《一諾千金》組成;第二至七層分別以《生態定位篇》、《區位季節篇》、《山野花卉篇》、《偶蹄動物篇》、《縣域碩果篇》和《願景祈福篇》為主題組成。

視頻

福建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 相關視頻

探秘福建最大天池,地勢險惡全是懸崖,形成原因至今成謎
昶昱東山洪光塔(美麗鄉村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