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清真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福州清真寺,明代古稱真教寺,是福建福州市內目前唯一的清真寺,也是福建現存的四大清真寺之一,始建於628年(唐貞觀二年),明代嘉靖年間重建,寺址位於市中心的鼓樓區南街(今稱八一七北路),坐西朝東,面積2200平方米,採用明代福州傳統建築形式,寺門有現代加蓋的一座三層圓形穹頂的邦克樓。它既是福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福州市伊斯蘭教協會所在地。
建築形式
明朝嘉靖時期建築
明朝嘉靖年間重修後的福州清真寺採用明代福州傳統的建築形式,禮拜堂居中,左側為茶廳,右側是房廊廚舍,殿前樹立有華表,內部裝幀華麗輝煌。寺旁的房產屬於清真寺,被出租給商戶,其收入用於補貼清真寺。
現建築
現在的福州清真寺在鼓樓區八一七北路西側,安泰橋與道山路之間,坐西向東,現建築多為明代所建,維持了明代福州四合院式建築的原貌,一共三進院落,占地約2200平方米,三進皆有封火牆隔開,中辟石框門。臨街為1989年修建的三層圓形穹頂磚石結構的邦克樓,一樓走廊直通第二進的牆門,門額題「尋源」兩個篆字,第三進門額上則嵌有輝綠岩陰刻阿拉伯文,其漢語意思為「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題字皆為民國時所書。[1][2][3]
歷史
福州清真寺始建於628年(唐貞觀二年),到了元代至正年間,原寺因年久失修導致殿堂傾倒,後來由時任福建廉訪使司僉事的張孝思捐獻自己的俸祿銀重新修葺,寺址在福州城南侯邑官賢坊之界,東側為官衢,西側是邑庠,南邊靠民房,北邊依萬壽巷,全寺縱橫為三十多丈,約100多米。到了明朝初年,又按中國傳統寺廟建築形式結合伊斯蘭建築的特點重修,福州薩氏家族的薩琦也有捐資。16世紀嘉靖年間,金陵後學蘭敬一號召集資,購置福州南門兜洗馬橋的鋪面作為清真寺產業,以店面租金用來供給清真寺活動。明朝嘉靖二十年(1541年),原清真寺遭大火焚毀,1541年冬季,在穆斯林張洪的倡議集資下,由身為古里國使臣葛卜滿後裔的文明主持重建清真寺,到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夏季才建成,並立有《重建清真寺》碑。據考證,該寺址原為五代閩國閩康宗王繼鵬(王昶)的太平宮,936年(閩永和元年)王繼鵬即皇位後將宮殿舍為佛教寺廟萬壽院,元代時成為清真寺的地產。
明代時該清真寺主要是給福州的色目人做禮拜用的。重建後的清真寺華麗輝煌,禮拜儀式也非常隆重。清代福州伊斯蘭教較為衰落,清代中前期的福州清真寺主要是由外省來福州任職的穆斯林官員出資修繕、供養並維持伊斯蘭宗教教育。1921年,廈門海關監督唐柯三等人又集資修繕福州清真寺。到了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福州穆斯林多遷往外地甚至海外,福州清真寺衰敗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福州的穆斯林多是由外省遷來的,政府也於1955年出資對該清真寺進行改建,但由於經費有限,僅將原來「回」字形的平面布局修為「工」字形平面,這也引發了福州穆斯林的不滿。文化大革命時期,福州清真寺大殿中的《古蘭經》木刻、匾額、碑石、古鼎等文物都遭到嚴重破壞,直到1979年才在福州市宗教處協助下對該寺進行修繕。因為清真寺位於福州市中心的繁華地段,到了20世紀,寺門已經被沿街的商店所遮擋,不可看見。1989年,在福州市穆斯林的要求下,清真寺前的商鋪被拆除並改建為帶圓形穹頂、三層磚石結構的邦克樓。1983年,福州清真寺被列為福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