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醫巫閭山(劉紹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神奇的醫巫閭山》是中國當代作家劉紹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神奇的醫巫閭山
「五一」前夕,應閭山文化研究會之邀,我與妻子去北鎮參加了為期兩天的「閭山文學藝術家讀閭山賞梨花採風盛會」,並一同游閭山、賞梨花。
4月26日上午8時,在北鎮著名作家吳秀春大姐的組織協調下,我們一行40餘人乘大巴從龍崗子站點出發,一路上邊賞梨花邊談笑風生,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閭山腳下,開始了游閭山、賞梨花活動。
這是我第三次游閭山了。記得第一次是在1988年4月底,也是梨花盛開的季節,那時我還在師政治部工作,當時去師高炮團檢查工作,抽空兒與幾位戰友到閭山去了一趟。因為是第一次游閭山,感覺很新鮮,對閭山的印象也很深。第二次是1996年的5月4日,我和家人一同游的閭山。每一次與閭山重逢,她都會以氣魄恢宏的自然景觀和精深渾厚的人文淵源,將我深深地震撼和感動。特別是這一次意義不同,因為是與應邀來閭山採風的幾十位作家、詩人、畫家、書法家等藝術家在一起游閭山,並藉此機會結識了這些藝術家,大家一同體驗了擁有濃郁北方特色的農家院生活,同吃農家飯,同睡農家炕;同觀一處景,同游一座山;同題談文藝,同聚友情濃。大家在一起,既交流了文學創作體會,也暢談了人生五味,既品讀了淵源流長的閭山祈福文化,也分享了魅力閭山香雪海的醉人風景。通過一同游閭山,還結下了難忘的友情,所以感到格外的高興和自豪。
北鎮醫巫閭山古稱於微閭、無慮山、醫巫慮山、扶梨山,是古代東胡語音譯,意為大山。它歷史悠久,早在唐堯虞舜時期,就已聞名於世了。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曾對閭山抒發情懷「朝發軔於太儀兮,夕始臨乎於微閭」。《全遼志》記載:「山以醫巫閭山為靈秀之最」,譽為東北三大名山之首。正是閭山的神聖靈秀,成為中國歷史上歷代封建王朝推崇的聖地,被封禪諡號,視若神明,成為數千年來封建帝王祭祀山神和佛、道、儒修身養性的絕佳之所。
歷史上,曾經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先後十二次到醫巫閭山祭拜山神巡遊覽聖,也留下了許多墨寶詩篇,後來醫巫閭山的神位一直保留着而且神位的上面都有皇帝的像。更有無數文人墨客遊覽此地並留下墨寶詩篇,有的還留下了感人的故事。閭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一山一水,都凝聚着世世代代北鎮人的智慧。因此,閭山被譽為神山、聖山,祈福的聖地。
閭山集山、石、松、水、洞為一爐的自然景觀,妖嬈壯美、秀麗多姿。閭山的奇峰怪石比比皆是,峰巒峻峭、山石崢嶸、奇特怪異、形態萬千。閭山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其頂峰系由幾塊巨大的花崗岩天然壘成,下有天然石穴。拾階而上可登臨絕頂,南望渤海,水天一色。有名峰百餘座,將軍拜母峰、駱駝峰、三聖峰等千姿百態,令人驚嘆稱奇。閭山植被繁茂,動植物種類繁多,種類達2000多種,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閭山古松的奇特風姿更令人駐足玩味,有乾隆皇帝加封的雲巢松、將軍松,還有因形而得名的迎客松、華表松、姊妹松等形象各異、充滿生機。閭山四季分明,春天萬樹碧綠,梨花飄香,盛夏綠蔭蔽日,溪水潺潺;深秋層林盡染,萬山紅遍;隆冬銀裝素裹,如銀似玉。閭山的石洞景觀獨具特色。洞穴深迥幽奇,令人嘆為觀止。道隱谷、桃花洞、觀音洞、千佛洞等,可謂洞洞顯幽,處處藏奇。
當天上午,我們主要遊覽了閭山風景區。閭山風景區,俗稱大閣。位於醫巫閭山北部景區的東側,距北鎮古城六公里,始建於遼代,明初稱清安寺,後改稱觀音洞。清咸豐年間,為了區別於白雲觀上的觀音閣,遂改稱為大觀音閣,俗名大閣。大閣周圍景點繁多,著名的有三十八景,是醫巫閭山的主要遊覽區,古人稱頌大閣景區是「奇峰插雲,陰水崖懸,右擁層巒,左觀溟海,勒石舊跡,多有可觀」。「望其佳氣,鬱鬱蔥蔥,上插霄漢,下瞰蓬瀛,懸瀑飛流,喬橋盤蔚」(清康熙皇帝祭《北鎮廟碑文》)。清江蘇詩人沈荃也有詩曰:「山閣履層架石樑,洞口處處瀑飛涼;攀蘿直上三千尺,鳥語花香白晝長」。著名的大閣八大景:道谷隱、聖水盆、曠觀亭、呂公岩、桃花洞、望海寺、雲巢松、南天門都在這一帶。
四月的閭山,陽光明媚。我們沿着修砌整齊的青石鋪就的石階走進山門,抬眼望見山勢挺拔的閭山,座座山峰手挽手,連綿起伏,朝霞輝映,格外美麗動人。山門前有一眼清泉,青山綠水,可謂生機盎然。
踏着青青山路,聞着誘人的花香,人們好像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據說這山上植的樹以梨、松、杏為多,每當春日融和,杏花、梨花競相開放,漫山皆白,與蒼松翠柏掩映成趣。而當秋日朗朗,便有滿樹碩果,芬芳四溢。
經過山門,繞過玉女洗頭像,便進入了閭山風景區。大家邊走,邊看,邊聽……滿眼的碧綠欲滴,是畫師的彩筆也無法調處的;滿耳的泉水叮咚,是樂師的樂器也無法奏出的。
繼續前行,一路上松濤轟鳴,奇松怪石,古樹蒼鬱,秀拔凌霄。轉過山坳,嘩嘩的流水聲震耳欲聾。定睛一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莫不是到了廬山瀑布?噢,非也!是到了閭山的石棚飛瀑。當泉水從岩前飛流而下時,恰如碧玉珠簾,凌空抖落,迎着朝霞現出霓虹色彩,美其名曰:「水簾洞天。」走進天然形成的大石棚,那裡霧氣繚繞,冬暖夏涼,乃勝地仙境也。每當秋季風清日朗之時,樹影映入聖水盆中,泉水飛迸水面,濺波躍珠,恰似無數條金龍狂舞。清高宗乾隆皇帝到閭山遊覽時,大加讚美此絕景,作一七言絕句,名曰《聖水盆》:「垂崖迸水落絲絲,冬不凝冰事匪奇。應為仙家修養法,將臨玉女洗頭時。」
離開飛瀑石棚,再行百餘步,秀麗清幽的觀音閣便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此為閭山風光之最。環繞觀音閣,清代乾隆帝點題的「閭山八景」便可歷歷在目:道隱谷、聖水盆、望海寺等,每一個景致都有一個引人入勝的美麗傳說。道隱谷遠望猶如一怪獸張口狂嘯,這是一個天然的石窟,可容納數百人,谷頂部石壁有「古洞天」、「醫閭佳勝」等古匾。每到雨季,清泉從棚頂滴落,意趣盎然。
走出觀音閣,來到曠觀亭。曠觀亭又稱六角亭,位於觀音閣東側,相傳這裡原是遼太子、東丹王耶律倍遊覽讀書之所。朱紅色的圓柱,支撐着黃色琉璃瓦的亭頂,昂然屹立在三面絕壁的岩石之上,在亭中憑欄遠望,「海闊天空」之感,則從心底油然而生。在此觀景,展望群峰,奇石插空,造型各異,妙不可言。而遠望雙塔倩影,古城英姿,千里風光盡收眼底,真是壯美異常。
揮手告別六角亭,繼續向前遊覽。隨着山勢的不斷升高,爬山的路也愈來愈艱險,大家都沒有畏縮,信心百倍,互相鼓勵,互相幫助,繼續向上攀登。時而匍匐而行,時而行岩走壁,令人望而生畏。一路上,耳聽風聲濤聲、百鳥鳴唱,沐浴在香氣花海中,使我們這些久居斗室與鬧市的人心裡一下子清淨豁達、舒暢淋漓起來,大家有說有笑,真是悠哉快哉!漸漸地,越爬越高,最後我們終於爬到了山頂。當到達山頂望海寺的時候,真是「別是一番妙感在心頭」。站在頂峰極目遠眺,心中便有一種飄飄欲仙之感,一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浩瀚之感悠然而生。大家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拍照,並在一起合影留念。
從望海寺下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然聳立的萬年松,至今已生長了一千多年,乾隆來此遊覽時見此松冠蓋如雲,軀幹挺拔,枝繁葉茂,封為「雲巢松」並把詩一首「雲巢真可號,龍種是誰栽。」當此時,已近午時,站在樹下,沿着枝幹望去,萬年松是在與彩雲爭高下,與太陽比雌雄。它勃勃的生機展現在此,顯示出它不老的骨氣與傲氣。
人都說閭山是座龍山仙境,凡是到過這裡的人都會神清氣爽,增添一股靈氣。這次游閭山,確實愉悅了心情,感受了「從善如登」的真諦。「從善如登」石刻是閭山另一經典之處。它是閭山石,也是閭山魂。佛、道、儒家皆可為箴言,做人、做事之根本。縱觀全國名山大剎,所有石刻難比此石刻內涵深刻、精典、百家通用。每每登臨此處,誰不沉思停步?誰不反思向前?雖然前路艱難、步步上坡,但只有向前,才有出路,才有美麗風景可觀,才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之勝境。做人做事更是如此。仁義賢良才能積德長壽,完善人格、完善事業。德者壽,也就不虛此說。登臨此山,增加了精氣神兒,一晚上沒睡覺,我還能輕鬆地登上了閭山的最高峰——望海寺,令人驚奇,莫不是沾了閭山的仙氣?
閭山以它的美麗和神奇為我們打開了視野,閭山松更以它頑強的生命力和高風亮節,使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誰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只要我們以良好的心態勇敢面對,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用我們的真誠和善良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你就會得到真心的回報。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拋棄,不放棄」,你就會成功。不追求浮華,活出灑脫真實的自己,這才是人生的真境界,再苦再難的生活也會變成人間樂土。這樣,你就能超然人生,清淡出塵。
游盡美景之時,正值中午艷陽高照,在燦爛陽光照耀下的閭山更添了幾分嫵媚。告別了神奇的醫巫閭山,當我踏上了歸途,一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秀美的山川,這樣奇妙的構想與建築,不僅是因為有大自然這位能工巧匠,更是因為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才使幽州鎮山——醫巫閭山更加璀璨奪目!
閭山賞花行
四月的閭山,春光明媚,梨花飄香,神奇的醫巫閭山這位滄桑老人,身着潔白的盛裝,歡笑着張開雙臂迎接着我們的到來。
坐在大巴上向外觀望,沿途道路兩旁一大片雪白的花團錦簇撲面而來。再往遠看,坡上崖邊、溝壑谷岔,漫山遍野梨花盛開,一片香雪海的景象。只見那密匝匝的梨花順着山坡向下鋪展,浩浩蕩蕩,無邊無際,隨風飄過一陣陣淡淡的花香,讓我們禁不住為眼前如詩如畫的美景而驚呼,置身於此美景之中,宛入夢境,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又好像置身仙境一般,頓時心曠神怡。這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梨花競相綻放的景象。
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物。清人徐燦的一句詞忽然閃入腦際「芳草綻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梨花就是這時這裡的春魂,以白色為主旋律,綠色和各種顏色為背景,襯托出一幅生機盎然、五彩斑斕的聖潔畫卷,真真實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滿山遍野的梨花,千樹芬芳,萬樹披白,雪海一片,把秀美的閭山裝綴得風情萬種,分外妖嬈。
梨花,素潔雅致,志趣高雅。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寫詩賦詞。它有一種純淨之美,冰清玉潔,素而靜心。當它用單一的白花瓣真誠的捧起一顆心時,千萬朵花都有了高貴的靈魂,坦誠的面對世俗,生命的起落。它淡泊名利,卻贏得了高貴的敬仰,用那微不足道的生命常態開出了讓人受益和感動的花朵,讓我的心和春天有了親密的接觸。
大片的梨園,梨樹一棵挨一棵,一枝壓一枝,萬千梨花競相盛開,一團團,一簇簇,花潮湧動,梨花開的像雪一樣的潔白,亦如珍珠般透明。那姿態猶如冰清玉潔的仕女含羞微吐的樣子。潔白的梨花,有的伸張舒展,掛在枝頭上伸向高處,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更顯得潔白無瑕;有的擁擠在一起,一簇簇清一色的淺素嫩白,純潔的美令人心顫;一朵朵,一簇簇,一串串競相怒放,潔白無瑕的花瓣上,晶瑩欲滴的露珠映着清晨的陽光,流光溢彩,更顯得梨花像俏姑娘撩起綠紗巾,靦腆地探出笑盈盈的臉,潔白純淨,鮮紅的梨蕊點綴其間,真是嬌若天仙,楚楚動人;再細看每一朵梨花,都是五瓣組成,似白色的綢緞一般柔軟,有的是淡綠的花心,粉紅的花蕊;有的是淡黃的花心,也是粉紅的花蕊,白嫩嫩的花瓣隨着春日裡的微風顫抖着,似乎在唱着戀春的歌,和梨花叢中的一個個時尚女子,共同構成了鏡頭中最聖潔的美景。潔白清新的梨花,雖沒有牡丹、玫瑰那樣艷麗嬌媚和雍容華貴,但天然質樸的美,沒有一點雕琢和嬌飾,有的只是一種淳樸健美的風韻,惹人憐愛。梨園隨處可見,梨花就在眼前、手邊,一路走一路觀,梨花美的動人心魄。我都被梨花的美陶醉了,梨花的美呀,真是讓人難以描畫!梨花的香啊,沁人心脾;梨花,你是春天的使者,一年的春華秋實從這裡開始!
在梨花叢中行走,望着一片美麗的梨花,我忽然想了很多。其實這梨樹與柳樹一樣有着紮根的本領,它的生長也與柳樹有些相似,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它們都可以立足生長。無論是庭院,無論是山坡良田,無論是塞外沙海……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只要能適合它的生長,梨花都隨時隨地為人們盛開。而且是素美無限,潔白無暇,這是心地高潔的象徵。看梨花,讚美梨花,我的心中頓時蕩漾起一片情愫,思緒萬千。是的,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靜思而行,絕不能被紅顏所醉,在純白的世界裡漫遊,會有一種寧靜和心胸開闊的感覺,會有一種平平淡淡見真情的美味。人的精神世界會在一瞬間有一種滋潤和唯美的升華。
世間萬物,凡有生命的都是有靈性的。梨花是有靈性的,在紅塵滾滾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百花爭奇鬥豔的大自然里,「梨花占盡三春色,冰清玉潔不染塵」。它一身素雅,不媚俗,不趨炎附勢,大膽地張揚着清雅純潔的個性,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年年歲歲,豎起人生歲月的一面旗幟。在梨園久了,會感到人在梨園心在仙境,有一種「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脫離塵俗的感覺。
梨花是閭山一件漂亮的春衣,在北鎮歷史上,每逢春暖花開的四、五月間,當地人都有踏青賞梨花的習俗。屆時,來自城裡和各個鄉鎮農村的踏青賞花之人,便陸續匯集到縣城通往醫巫閭山的大路上,他們或乘車而來,或徒手步行,或只身前往,或結伴出遊,或朋友同學相聚,或舉家扶老攜幼,招兄喊弟、呼朋喚友之聲,不絕於途。春和景明中,首尾相接約十二華里遠近的車水馬龍,猶如一道快樂而喧囂的河流,載着五彩繽紛的春天的色彩和暖陽中此起彼伏的歡聲笑語,在一片連着一片,一山接着一山,雪一樣潔白,蜜一樣馨香,天空一樣遼遠的梨花海洋中,緩緩前行。一波緊接一波涌動着的人潮,綿延逶迤直至閭山大閣的最高峰——望海寺。觀賞美麗的梨花,也是人們春遊閭山的一大趣事。
閭山梨花之盛,實際上始於改革開放年代,閭山腳下的遼西農民真正成了土地承包的主人,梨樹種植成了閭山地區的支柱產業,閭山才有了一年更比一年茂盛的梨園,當然也就有了如今閭山梨花的盛世。到今年為止,閭山的「梨花節」已經舉辦了第21屆,成為閭山地區乃至遼寧旅遊業的一大盛事。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爭相前往閭山,參加梨花盛會,觀賞梨花美景,梨花節也推動着閭山逐漸名揚中外。這次有幸來閭山賞梨花,真是格外的高興。
千百年前的數十位帝王,雖然曾經飽覽了閭山松石的俊俏,但遺憾的是並不曾欣賞到如今閭山梨花茂盛的美景;而如今遼西大地的人民,常常可以在春光明媚之時,置身於閭山梨花白色的海,嗅着閭山梨花的清香,這真是一種美妙的精神享受啊!
梨花,是閭山的精靈,也是閭山的春魂。它既有依依柔情,又有烈烈風骨,不喜不悲,把芬芳留給春天,把聖潔留給世界。閭山因梨花「香雪海」而名揚四海。梨花節宣傳了閭山的風景名勝,也成為拉動北鎮區域經濟的一個亮點,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通過兩天的賞梨花、游青岩、登大閣,走森林等採風活動,我深深地被北鎮這塊土地上不斷積澱、傳承下來的鎮山文化感染、震撼。在登山健體、飽覽醫巫閭山秀色和滿韻清風的同時,體驗了北鎮祈福文化的魅力;觀梨花,置身於無邊的花海中,聆聽了梨花悄然綻放的聲音,同時也深刻地領悟了醫巫閭山香雪海的神韻。置身於閭山大地,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的浪漫和愜意。我相信醫巫閭山的文化定會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綻放出更加耀眼奪目的異彩![1]
作者簡介
劉紹泉,男,筆名文思,大學本科學歷。系遼寧省作協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鄭州小小說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