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服務
![]() |
社會化服務是指由社會各類服務機構為農業生產提供的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綜合配套服務。這些服務旨在幫助農業生產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增加收入[1]。
主要內容
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
物資供應 :包括種子、肥料、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
技術服務 :提供農業技術諮詢、病蟲害防治指導等。
金融服務 :如農業保險、貸款等資金支持。
信息服務 :提供市場信息、政策解讀等。
加工與銷售 :涉及農產品的加工、包裝、運輸和銷售等環節。
其他服務 :如農產品質量檢測、農業機械租賃等。
農業社會化服務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環節,能夠整合各種資源,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服務。然而,當前我國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影響了農業現代化的推進步伐4。
建議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以更好地滿足農業生產者的需求,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
相關諮詢
社會化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的中和農信探索
2023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並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2024年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3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展示了過去一年我國在糧食生產、鞏固脫貧成果、科技和裝備、現代化農業建設等六大方面取得矚目成績。
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特別是產業振興,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路徑。得益於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農業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躍遷,農業生產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要部署,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三農」工作須臾不可放鬆。
據有關部門的數據,2022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現代農業技術,包括作物栽培技術、畜禽飼養技術、作物節水灌溉技術、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生長調控技術等,對農業綜合生產力貢獻率已經達到了62.4%。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劉永功認為:「從以上這些評判標準來看,目前的中國已經初步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發展,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提高了農業的綜合生產力,這是了不起的成就![2]」
參考文獻
- 移至 ↑ 好的服務必定是超前的(2):三大服務層級 ,搜狐,2022-06-17
- 移至 ↑ 辰頤物語: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搜狐,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