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坐落在禮縣體育場西側,與赤土山園林遙相呼應,是蘭倉大地上的一道紅色景觀,是禮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基地。

簡介

近年來,禮縣以紀念館為依託,不斷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充分發揮了黨史資政育人作用。

走進龍池灣戰役紀念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序廳雕塑。雕塑為一組奮勇殺敵的紅軍戰士形象,通過一組組栩栩如生的雕塑模型、一幅幅承載着輝煌歷史記憶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全面記錄和展示了從1936年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禮縣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前赴後繼,百折不撓,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偉大勝利的英雄畫卷,為愛國主義教育[1]、黨史教育、國防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提供了形象鮮活、詳實感人的歷史教材。

展館展廳

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解說員馬阿蘭說:「主要的呈展內容分為三大展廳,第一展廳是紅軍長征過禮縣,主要以禮縣在紅軍長征兩次過境時的歷史故事為基礎。第二展廳是中共組織在禮縣,主要呈展了禮縣地下黨革命時期的一些歷史人物及事件,還有一些地下組織。第三展廳是禮縣兒女迎解放,主要是以解放戰爭時期禮縣大地上的一些故事為基礎。」

禮縣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29年以來,許多仁人志士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據統計,紅軍長征一過禮縣時,成立了禮縣抗日救國會,創建隴南革命根據地,2000餘名熱血青年參加了紅軍;紅軍長征二過禮縣時,在血戰龍池灣戰役中,100多名紅軍指導員壯烈犧牲。從禮縣開展秘密活動,到抗戰勝利的1945年底,發展黨員270多名,黨組織遍及10餘個鄉鎮。

為紀念在革命戰爭中犧牲及為革命事業獻出生命的烈士,特別是為紀念在龍池灣戰役中戰鬥的勇士,禮縣修建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2]。2013年,龍池灣戰役紀念館確定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2015年,被確立為第一批甘肅省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2017年,被確立為隴南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龍池灣烈士陵園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優質的紅色陣地資源。禮縣政府出資和群眾捐資修建了總面積3300平方米的烈士陵園,樹立了2塊紅軍烈士紀念碑,修建了龍池村至烈士陵園的道路2公里。

如今,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已成為學生、黨員、幹部、職工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在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已成為宣傳禮縣紅色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同時也是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了廣大黨員幹部及青少年群體來進行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主要陣地,今年的黨史教育活動開展以來,我館接待單位已多達五十多個,接待人次已超過一萬多人。」馬阿蘭說。

視頻

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 相關視頻

青春向黨·勇敢築夢 | 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百年紅色經典誦讀
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歡迎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