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島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石島

行政區類別: 准縣級(政府派出機構)

所屬地區: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

地理位置: 山東膠東半島

著名景點: 赤山風景區、天后宮

石島位於山東膠東半島東南端,瀕臨黃海,因"背山靠海,遍地皆石"而得名。海岸線長88.5公里,與日、韓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韓國最近的地方。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漁港石島漁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石島港。國內外客商來往頻繁。

石島三面環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地勢西高東低,為山地丘陵,西有土步山,海拔411.9米,山峰陡峭,溝谷交錯;北有煙臺頭子山,主峰海拔339米,岩石林立;東臨石島灣,灣內水面寬闊;南臨王家灣,灣內風平浪靜。系建設漁、商、軍港的優良基地。

石島屬溫帶季風型濕潤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溫潤。年平均氣溫12.1℃,年平均無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260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00mm左右。

石島距離威海國際機場45公里,約40分鐘車程;距離城鐵榮成站36公里,約30分鐘車程。區內擁有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石島赤山和石島灣省級旅遊度假區。[1]

歷史沿革

石島自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居住,隋唐時期(赤山浦)就成為東部沿海的重要商埠;明末清初,更是商賈雲集。早在大宋年間(1279年),有幾戶王姓漁民發現今人和鎮碼頭村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即於此設港口村鎮,負責商船停泊與貿易等事宜。碼頭村由此而得名。隨着歲月之推移,水位逐年下降,灘地逐年擴大,港灣條件越來越差。於明末清初,北來的南方商船發現土步山下的一塊退灘地(明末有幾戶王姓居民在此居住,當時稱沙島),港寬水深,天然避風,加之風景秀麗,內地特產豐富,便一起經常停靠落腳,經營生意。1644年,碼頭村港口遷至沙島,隨之帶來了商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小鎮。由於此地背山面海,遍地皆石,故更名為石島。至今,歷經300多年,一直是膠東半島東部的小型商業碼頭。清代中葉,被稱為"黃縣幫"的商業資本進入石島,使這裡的漁業、商業和海運有了較大的發展。

石島建制幾經變更。清末屬雲光都,民國初期屬第六區,1930年屬第七區。1945年9月,膠東行政公署決定建立石島特區,將榮成縣龍山區、甲子山區、斥山區和文登縣的靖海區、人和區劃歸石島特區,由東海專區直轄。1946年11月,石島特區改設為石島市。同時撤銷龍山區,增設鏌鋣島區;轄區含原王連鎮(現王連街道一部分)、原(小)石島鎮(現港灣街道)、原東山鎮(現東山街道及桃園街道部分)、原寧津鎮(現寧津街道及桃園街道部分)、原斥山鎮(現斥山街道)、原人和鎮、原靖海鎮。1948年12月,石島縮小市區,將甲子山區(鏌鋣島區併入)、斥山區劃歸榮成縣,靖海區、人和區劃歸文登縣,石島市只轄原(小)石島鎮(現港灣街道)。

1950年5月撤銷石島市,所轄區域劃歸榮成縣,設立為石島區。1954年4月1日,石島縣成立。將榮成縣十五區(石島區)、十一區(斥山區,包括現斥山街道全部及王連街道、東山街道各一部分)、十二區(甲子山區,包括現寧津街道全部、東山街道一部分及桃園街道)的33個鄉及文登縣十區(人和區)、十一區(靖海區)的22個鄉,共計55個鄉劃歸石島縣。石島縣增設鏌鋣島區,共轄6個區,轄區包括現榮成市石島管理區(除王連街道一部分村外)全部和人和鎮(包括原靖海鎮)。縣機關駐石島鎮,屬文登專區。

1956年2月屬萊陽專區。1956年3月,撤銷石島縣,所轄區域全部劃歸榮成縣。1957年11月改名為石島鎮。1958 年9月,成立石島鎮人民公社,1982年2月,撤銷人民公社改為石島鎮。1998年12月,石島鎮與石島灣開發區合署辦公。2000年6月,石島鎮與斥山鎮合併為石島鎮。2001年,撤銷東山鎮、王連鎮,併入石島鎮。2005年1月石島撤鎮設管理區,榮成市石島管理區,作為榮成市政府的派出機構,隸屬榮成市人民政府,規格為副縣級,將石島鎮和寧津鎮整建制劃歸石島管理區。

民俗文化

石島海文化底蘊深厚,以石島大鼓為靈魂的漁民祭海、娘娘送燈等一系列海文化活動獨具特色;石島民間藝人成就突出,在書畫、奇石、收藏、根雕剪紙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有多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藝術家"稱號;石島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政界省部級以上和部隊軍級以上要員共計六十多人。

畫村

牧雲庵,是遠近聞名的漁民畫村,家家戶戶牆壁上繪刻着巨幅壁畫,如色彩絢麗的宮殿;揚帆遠航的大展宏圖,滿倉而歸的喜樂圖等。村中專設一個常年開放的"美術展覽室",展示近200多件作品,其中有國畫油畫年畫連環畫書法和剪紙等,它只是村民幾十年創作的一個縮影。該村有80多幅作品參加了市、省級及全國的美術畫展,有20作作品獲獎,有20多幅年畫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有400多件美術作品在各級報刊上發表。剪紙在該村也有悠久歷史。隨着改革開放的發展,他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美的同時,也在追求着精神生活的美,把舞文弄墨當作一件高雅事。

花村

車腳河,是名揚海內外的花村,其位於法華院東。這裡由於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上覆蓋着砂質黑土,山泉四季潺潺,十分適宜花卉栽培和生長,因此山上有數不盡的野生花卉。車腳河的養花歷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已開始了有規模的庭院養花,經歷300多年的發展歷程,花卉種植已成為村里主要經濟支柱。該村花卉以杜鵑、茶花、雲松為主,品種繁多,僅杜鵑茶花就各達近百個品種。其自行培植的"桃紅"杜鵑在全國園藝博覽會上獲銀獎。現已是山東省最大的杜鵑、茶花養植基地。"人人是花匠,戶戶有花房"是這裡的真實寫照,該村現戶平均養花在800株以上。

杜鵑花

早春的石島,漫山遍野都盛開着野生的杜鵑紅花,遠遠望去,好象一片紅色的海洋,所以石島人又習慣稱之為"映山紅"。早在18世紀初,石島人就有人工栽培杜鵑的習慣。到20世紀20-30年代,石島盆栽杜鵑就已經進入商業開發時期,或在商號里掛牌交易,或作為禮品饋贈賓朋好友。新中國成立後,石島的杜鵑花栽培獲得了較快發展,大量的新品種不斷問世,並自成體系-石島杜鵑。石島杜鵑主要品種有毛葉子、石榴紅、白杜鵑、五寶珠、富貴姬、玉翠錦、錦風、粉天惠,小桃紅、西洋鵑等20多個。其中,西洋鵑是20世紀80年代成功引入石島並廣為普及的。石島人喜愛杜鵑的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即使在"文革"期間,種草養花被視為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時,石島人仍然鍾情於杜鵑花的培育,一大批優秀的杜鵑品種,就是當年痴心的石島人通過多種形式培育並保留下來的。當時,在民間留下了許多育花、護花、獻花的佳話。曾經有多批石島杜鵑"奉調入京",見證了那段歲月中發生的一些重大外事活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石島杜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杜鵑栽培,已成為石島的一個特色產業。石島173個自然村中,大規模栽培杜鵑的有68個,年生產石島杜鵑900萬盆以上,主要銷往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昆明、大連青島煙臺等地。石島杜鵑在花卉界聞名遐邇,多次獲得展評大獎。其中,盆景杜鵑在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花卉盆景大獎賽中獨占花魁;小桃紅杜鵑在1998年"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榮獲二等獎。

漁村

大魚島村依山傍海,是我國最大的自然漁村,也是我國漁村風貌最突出的地方,早期的海草房(海草做頂,青石為牆,冬暖夏涼)及漁村部分舊貌保留完整。早在六十年代,大魚島人耕海牧魚,艱苦奮鬥,在全國響噹噹地樹起"海上大寨"、"海上明珠"的牌子,改革開放以來,大魚島村居民文化福利設施健全完善,有"中華第一漁村"的美譽。

石島大鼓

石島漁家大型鑼鼓始創於明末清初,是從民間發展起來的。原各村有一兩面大鼓,多在出海之前、海市之前,尤其是在天后宮廟會時演奏。過去的鑼鼓十分深沉、舒緩,甚至有些蒼涼,演奏中休止符的使用,使人感到對未來充滿着懸念。1993年,石島鎮文化站壯大鑼鼓隊伍,並對大鼓的曲調進行了改進和完善:一是變單打為群打;二是去掉了每套的手鑼、小鈸等小件,增加了鑼、鈸各一的組件;三是根據時代精神,加強了水斗中歡樂氣氛;四是改二鈸指揮為一人總指揮,從而使鑼鼓的音樂性進一步發展和完美,陣容更加宏大,氣勢更加壯觀。它主要表現出石島人民在同大自然、特別是與風浪鬥爭中堅韌不拔的鬥志、頑強拼搏的精神及敢打必勝的信念。如今,這裡已培養出一支以石島中學300多名漁家弟子為骨幹的新一代"石島漁家大型鑼鼓隊",並多次在省、市組織的大型活動中一展風采。

石頭樓

石島除了擁有極具民俗特色的海草房外,石頭樓也是其最有代表性的建築。走在石島街頭,古樸莊重的石頭樓時常跳入眼帘,矮的二層,高的四五層,在使用現代化建築材料的樓房中顯得別有一番風韻。建造石頭樓的石料就地取材,大多來自石島山。這座山屬槎山山系,著名的"石島紅"大理石就出自這裡。"石島"也是以這座山得名。

石島最早的石頭樓當屬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的天后宮,由山西人王一德所建。260年過去,承載着風雨滄桑的天后宮,依然矗立在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中。清朝中後期,隨着石島的開埠,石島逐漸變得繁榮起來,一些富戶的石頭小樓也在眾多的民房中拔地而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石島石頭樓建設的繁榮期,建造石頭樓的大都是一些機關單位。由於當時石頭價格便宜,從附近山上可以就地取材,這樣既可以節約成本,又富有特色。當年的主要運輸工具是加固型的小推車,一輛能推一千多斤,每天最少能推兩趟,有時候能推三趟,體能付出很大。因為用材多,一些路途較遠的村莊也有用牛車、馬車將石頭運到石島。那時沒有塔吊,建樓房全憑人工搬運。每塊石頭最少也是100多斤,工匠們就是憑着力氣一層層將石塊壘砌起來。當石塊壘至約一人高時,就開始搭腳手架了。腳手架搭建成較緩的台階型,每層腳手架上都有人。地面的人將石頭端到第一層腳手架上,然後一層層地傳遞到最高層。一些分量重且體積大的石塊人工無法搬動時,工匠們就支起滑輪。正是這種"燕雀銜泥"式的施工,使一座座石頭樓拔地而起。

這種外觀沒有任何雕飾的石頭樓,因為牆體厚重,樓內冬暖夏涼,很受人們喜愛。到了上世紀80年代,實心磚廣泛採用後,人們就再也沒有建這種石頭樓了。石島共有石頭樓近20棟,許多石頭樓雖歷經歲月滄桑,但仍然風采依舊。石島政府不斷加大對這一具有地方特色建築物的保護力度,已對現存的石頭樓進行逐一登記造冊,建立詳細檔案,同時要求所有產權單位在修繕時一定要保護好石頭樓的外觀。

港口建設

早在隋唐時期,石島便成為與日、韓交往的重要商埠,貿易、文化往來持續繁榮。清康熙年間(公元1644年)於石島建商港、漁港。孫中山先生曾在《建國方略》中兩次提到石島,將石島與上海廣州並列為中國東方三大港口。

石島以港聞名,以漁強鎮,經濟實力雄厚。地處黃海之濱,是南北海上交通要道。1988年12月5日石島港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一類開放港口,成為膠東半島首批開放的一類對外開放港口。並批准設置海關、邊防、商檢、動植檢、衛檢、港監、口岸辦檢查檢驗機構。石島港原為山東省省屬港口,1993年下放為威海市屬港口。港區面積12萬平方米,碼頭全長1,550米,可停泊1,000-30,000噸級的客貨輪。港池平均水深-9--12米,擁有10,000-30,000噸級的泊位3個,大型門機吊7台,年吞吐能力200萬噸,是船舶停靠和集疏運貨物的理想港口。石島新港屬於國家一類開放港口。始建於1999年。2001年8月,石島新港正式對外啟用。至2006年4月30日已建成為一個集客滾、集裝箱、散雜貨凍品、成品油和船舶修理等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港口。石島漁港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漁港,是我國沿海六省兩市重要的漁業產品集散地,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漁船前來卸魚、補給,能夠提供大量種類豐富的海產品。現代化的補給設施可迅速為靠泊船隻提供水、冰、油等各種船用物資。

區位優越,資源豐富:石島新港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的石島,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國距韓國最近的地方。距離韓國仁川、平澤210海里,釜山428海里,距離日本門司、博多480海里,距離日本關東990海里,關西708海里,距離朝鮮南浦180海里,距離青島128海里,距離丹東230海里,距離泉州892海里,距離廣州1120海里,區域優勢顯著,是海上南北交通的要道。現已開通石島-韓國仁川(華東明珠)客滾航線,每周三班;石島-韓國群山(石島號)客滾航線,每周三班;石島-日本神戶(燕京號)客滾航線,每周一班;石島-韓國平澤、釜山航線每周各一班。石島-韓國釜山、光陽航線每周各一班;石島-日本關東(東京、橫濱)、關西(神戶、大阪)航線每周各一班;石島-日本博多、門司航線每周各一班;石島-朝鮮南浦航線每周各一班。開通了石島-泉州、石島-廣州、石島-廈門、上海內貿線;石島-青島外貿內支線等多條客滾入全集裝箱班輪航線,使石島及周邊地區的貨物能迅速運輸到世界各地。石島新港建立起聯接世界各地的聯運網絡,為石島地區對外開放搭建了一條黃金橋樑,快速促進了石島地區與國際深度接軌,極大地提升了區域綜合競爭力。港口常年有大批船舶在此靠泊,是各種貨物的集散地。與港口相鄰的6家規模較大的修造船企業為國際航行船舶提供了高品質的航修、塢修服務。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