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沙湖 - 河南省禹州市白沙水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南省禹州市白沙水庫

中文名;白沙湖

拼 音;bai sha hu

所在地;新疆哈巴河185團三連

特 征;蒸發量比較大

湖面面積;0.5平方公里

滾滾沙山環抱一泓碧水,湖面平滑如鏡,湖中蓮花朵朵,蘆葦搖曳,擲石子於水中,鸕啼鳧飛,熱鬧異常,湖邊樺挺楊秀,花妍草青,如在空中俯視,宛若寶鏡鑲翠,在岸邊林中尋覓,可見各種菌類爭相生長,如雨後游汕湖,能看到彩虹飛架,恰似人間仙間,好一幅大漠水鄉的畫面。

白沙湖,位於一八五團東北部的三連境內,距離團部25千米,西北距中哈邊境2千米,有公路相通,內有專車往返相送。白沙湖位於沙漠之中,海拔650米,南北長約2100米,東西寬1300米,被稱為"沙漠奇景",水面約10公頃。無論春秋冬夏,湖水始終不增不減,不凝不濁,此水來自何處,又為何能常年保持常態?這是纏繞在人們心中的一個疑問,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這也正是白沙湖充分魅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據史書記載,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親率蒙古鐵騎大舉西征,蒙古軍隊從貝爾加湖南面的蒙古國都喀拉和林出發,沿蒙古大草原經烏里雅蘇台,在阿爾泰山脈東面的科布多翻越秦萊克烏兒莫該台山峽到達克蘭河源。然後順流而下,於1219年6月駐蹕也爾的石河畔(現稱為額爾齊斯河)。沿北而行到此安營紮寨,停歇飲馬,故被譽為"成吉思汗"的飲馬池。

序言介紹

白沙水庫因水庫與白沙村相毗鄰而得名。發源於少室山的潁河,自登封群山之中蜿蜒東去,出逍遙嶺經白沙橫貫禹州全境。自古以來,潁河既孕育了禹州古老燦爛的華夏文明,也曾瘋狂地吞噬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在毛澤東主席「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號召下,由國家投資,省政府牽頭組織禹縣、葉縣、魯山、登封、密縣等14個縣的民工10多萬人興建白沙水庫,1951年3月破土動工,歷時兩年多,水庫於1953年8月開始攔洪蓄水。1956年又進行了擴建改造,才形成今日水庫的規模。白沙水庫是解放後河南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是一以防洪為主、兼興水利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白沙水庫庫容為8000萬立方米,可調節庫容2.95億立方米,控制上游徑流面積985平方公里,可攔蓄潁河上游蛟河、石中河、四里河等支流水源,使其不能形成洪峰,對下游構成威脅。水庫建成以後,先後修建了南乾渠、北乾渠、東乾渠和新北乾渠四條乾渠。灌區面積達600平方公里,形成了30萬畝的高效豐產田,極大地促進了禹州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水庫的建成,也為發展水產養殖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水庫共有水面19平方公里,其中可養殖水產面積10平方公里,年產鮮魚150萬尾。

地理位置

白沙水庫位於東經113度26分,北緯34度34分左右,地址在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

旅遊景區

白沙水庫,不僅是河南省屈指可數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而且還成為禹州一大自然景觀。白沙水庫大壩全長1316米,壩高47.88米,壩頂寬6.6米的台階式大壩,西接逍遙嶺,東抵二龍山,像一條巨龍橫臥於潁河河谷中。站在壩頂極目遠眺,一座巨大的人工湖便呈現在人們眼前,煙波浩淼,水天一色。幾葉扁舟馳過,蕩漾起道道波紋。遠山倒映在水中,似隱似現,令人心曠神怡。水庫周圍的山坡上是一望無際的果樹林,春來花團錦簇,金秋果實纍纍。庫區山水渾然一體,相映成趣,儼然是一幅巧奪天工的水墨畫。[1]

白沙湖歷史景觀密布,為思古都登台覽勝,撫措嘆今提供了好去處。站在東嶺關,可遙想當年關雲長橫馬立刀過五官嶄六將時「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雄姿;置身於玉溪垂釣處,可臨姜太公「願者上鈎」的釣法;嘆幽者可身臨鬼谷洞演澤鬼谷子出奇制勝的韜略;獵奇者可聆聽「要外潭」、「鬼修城」、「黑龍潭」等處離奇傳說。

相關視頻

禹州白沙水庫貨車漂移失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