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麟鵝膏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剌鱗鵝膏菌(學名:Amanita echinocephala)是一種擔子菌門真菌,隸屬於鵝膏菌屬。這種真菌是一種體形較大,顏色為白色或象牙色的蘑菇,其特徵為刺狀或疣狀的菌蓋。
白剌鱗鵝膏菌主要在白堊質土壤上的山毛櫸下生長,並且早於大多數南英格蘭蘑菇出現。這種真菌經常以單獨或一小群的形式出現,因此獲得「孤獨的鵝膏菌」(The Solitary Amanita)或「孤獨的歐洲鵝膏菌」(European Solitary Lepidella)。這種真菌非常耐旱。孤立鵝膏菌(Amanita solitaria)是這種真菌的異名。
特徵
白剌鱗鵝膏菌的菌蓋直徑能達15厘米(6英寸),顏色為白色、象牙色或銀灰色。其菌蓋呈凸面狀,並且滿佈錐體疣,且其數量會隨著接近邊緣而減少。[1]這些疣是早期覆蓋著這種真菌的的殘餘物。年輕的白剌鱗鵝膏菌顏色較深,且有時候形狀猶如一個兩層麵包,並且有一個凸起的環形底部[2]。 啽 菌柄圓柱形,長8–16厘米(3–6英寸),2–3厘米(0.8–1.2英寸)厚,向下漸粗,基部膨大,被絮狀或顆粒狀鱗片。並且在其底座上有幾個菌環。這種真菌能夠深深紮根,通常在地表下橫向生長。其菌環很薄,並且非常脆弱,並且經常連接著菌柄。
其菌褶呈奶油色,但有時候有著淡淡的綠色,大部份菌褶是自由下垂的。其菌肉呈白色,並且有著難聞的氣味。
孢子印白色,孢子寬橢圓形,光滑,無色,7.5-9.5μm×7-8μm,糊性反應。
分類
白剌鱗鵝膏菌最早是由意大利真菌學家卡羅·維塔迪尼 (Carlo Vittadini)於1835年描述的,其學名為白剌鱗傘菌(Agaricus echinocephalus)。
後來,法國真菌學家呂西安·克萊(Lucien Quélet)將其學名改為現名。這種真菌的學名中的「echinocephala」 源自古希臘文「echino-」的意思是「刺蝟」,而「kephale」的意思則是「頭」。而讓·巴蒂斯特·弗朗索瓦·皮埃爾·比利亞爾(Jean Baptiste François Pierre Bulliard)和埃利亞斯·馬格努斯·弗里斯則將其命名為孤立鵝膏菌。[3]
分佈及生長環境
白剌鱗鵝膏菌主要分佈在歐洲、西亞和北美。這種真菌主要在夏季至初秋期間在闊葉林和針葉林[中出現,並且會在輕盈乾燥的石灰質土壤上或硬木上生長。這種真菌經常生長於山毛櫸、椴樹和松柏下,並且是很耐旱的,因此能夠抵禦西亞和北美西部的乾旱氣候。
類似物種
因為生長環境相同,所以松果鵝膏菌(Amanita strobiliformis)和白鱗粗柄鵝膏菌(Amanita vittadinii)在過去一直被誤以為是白剌鱗鵝膏菌。
- 松果鵝膏菌與白剌鱗鵝膏菌的生長環境相同,並且不時在同一時間出現。松果鵝膏菌是一種更堅固的蘑菇,其菌蓋寬大厚實,但呈扁平狀。其菌蓋寬邊緣也有著一些菌傘膜殘餘物,並且擁有很多菌環。
可食性
部份食評家認為白剌鱗鵝膏菌是可供食用的,但是為了避免誤吃外觀相似的其他有毒鵝膏菌屬真菌,所以大部份食評家均不建議食用的這種真菌。
另外,這種真菌也是罕見的,並且是受保護的,因此不應食用。近來,有研究顯示這種真菌能夠生物累積銀,但是銀是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毒性的,因此這種真菌仍然是無毒的。
參考文獻
- ↑ Amanita echinocephala Leif Goodwin Photography
- ↑ Amanita echinocephala, Solitary Amanita mushroom First Nature
- ↑ Rogers Mushrooms Amanita echinocephala Mush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