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座談會)原圖鏈接來自 澎湃 的圖片

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副局(廳)級派出機構 [1],單位性質為行政機構。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在所轄淮河流域(含山東半島),負責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方面的生態環境監管工作。

目錄

成立背景

根據《中央編辦關於生態環境部流域生態環境監管機構設置有關事項的通知》和生態環境部行政體制與人事司《關於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試行)的通知》,設立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為生態環境部副局級派出行政機構。

流域概況

淮河流域(含山東半島)位於我國東部,地處長江黃河之間,西起桐柏山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流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與黃河流域毗鄰,流域面積33萬km²。地跨豫、鄂、皖、蘇、魯五省49個市,177個縣(市),人口約2.3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6%,流域平均人口密度為696人/ km²,是全國平均人口密度的4.9倍。

以廢黃河為界,淮河流域分為淮河、沂沭泗河兩大水系,淮河幹流發源於河南桐柏山,向東流經豫、鄂、皖、蘇四省,在江蘇三江營入長江,全長1000km,總落差200m;左岸有洪汝河、沙潁河、渦河,右岸有史灌河淠河池河等,是淮河幹流較大的一級支流;沂沭泗河水系是沂河、沭河、泗河水系的總稱,均發源於沂蒙山區,大都屬蘇、魯兩省。山東半島河流眾多,多為山溪性河流,均直接入海,流域面積在1000 km²以上的有小清河、大沽河等12條。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11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為396立方米,為全國人均的18.8%,屬於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淮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現狀當地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約為45.7%,其中,地表水利用率約為44.4%、地下水利用率約為58.4%。

管轄範圍

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在所轄淮河流域(含山東半島),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生態環境部的授權或委託,負責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方面的生態環境監管工作。

主要職責

(一)組織編制流域生態環境規劃、水功能區劃,參與編制生態保護補償方案,並監督實施;

(二)提出流域納污能力和限制排污總量方案建議;

(三)建立有跨省影響的重大規劃、標準、環評文件審批、排污許可證核發會商機制,並組織監督管理;

(四)參與流域涉水規劃環評文件和重大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查,承擔規劃環評、重大建設項目環評事中事後監管;

(五)指導流域內入河排污口設置,承辦授權範圍內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審批和監督管理;

(六) 指導協調流域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水生態保護、地下水污染防治有關工作;

(七)組織開展河湖與岸線開發的生態環境監管、河湖生態流量水量監管,參與指導協調河湖長制實施、河湖水生態保護與修復;

(八)組織協調南水北調[2]等重大工程項目區水質保障和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

(九)組織開展流域生態環境監測、科學研究、信息化建設、信息發布等工作;

(十)組織擬訂流域生態環境政策、法律、法規、標準、技術規範和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

(十一)承擔流域生態環境執法、重要生態環境案件調查、重大水污染糾紛調處、重特大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的指導協調等工作;

(十二)指導協調監督流域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協助開展流域內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

(十三)承擔生態環境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內設機構

根據生態環境部行政體制與人事司《關於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試行)的通知》,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內設6個機構,分別為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人事處)、綜合處、監督管理處、監測信息處、執法應急處。

視頻

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 相關視頻

淮河流域窪地治理宣傳片
家園守望《江河知道-淮河流域》

參考文獻

  1. 生態環境部職責和組織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2. 什麼是南水北調? ,搜狐,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