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作城隍三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薛福成故居(倉廳)原圖鏈接來自 美篇網 的圖片

生作城隍三日》節選於晚清政論家薛福成《庸庵筆記》[1]的下卷。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號庸庵。江蘇無錫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自幼即受時代影響,廣覽博學,致力經世實學,不做詩賦,不習小楷,對八股尤為輕視。先以副貢入曾國藩幕,後隨李鴻章辦外交。歷任浙江寧紹台道、湖南按察使。晚年任出使英、法、比、意四國大臣。又有《庸庵文編》、《海外文編》、《出使日記》、《浙東籌防錄》諸書。事跡見《清史列傳》卷五八、《薛福成年譜》[2]等。

原文

嘉興石蓮舫廣文(中玉)於同治壬戌移居上海三林塘,病中夢有相迓者,出則旌仗喧闐,隸役擁衛,掖之升輿。視轎前兩提燈,則淮安城隍府也。及至署,南面高坐,判官及諸隸役以次參拜。

判官捧公牘請判,堆積盈案,茫然不知牘內何詞,判官摘紙尾,但令畫行標朱而已。判畢,階下眾囚環列,分起就訊。廣文不知所為,目視判官,判官曰:「杖。」則杖之。曰:「鞭。」則鞭之。曰:「付某獄。」即牽去。

廣文偶舉首,見對面一戲台,其台上聯額,皆默識之。凡在署理事三日,始送之歸。未至家數武,有一廟,廟門新貼上海縣令告示,廣文命停輿視之。俄至家忽蘇,則病已三日不食矣。呼其子芳采曰:「上海縣令新出告示,其詞云云,盍往視之?」芳采往視,果一宇不差。乙丑歲,廣文公車北上,過淮安,入城隍廟,視戲台聯額,一一如夢中所見。嘉興人趙桐生太守(銘)為余言之。

人物故居

無錫薛家花園是薛福成的大型官僚宅第[3],坐落於無錫市中心鬧市區,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清廷特賜「欽使第」一座以褒獎其歷史功績。至今,由光緒皇帝御筆親題的藍底金字「欽使第」一豎匾仍懸掛在薛府將軍門門額之上。

薛家花園是薛福成在出洋之前親自籌劃,親勾草圖,籌足建設經費七萬二千元大洋,由其長子薛翼運(字南溟)具體負責建造,歷時四年(1890-1894)。

薛家花園前四進(門廳、轎廳、正廳、後堂)均為九開間建築。薛家花園前四進的家具陳設、楹聯匾額、雜件器具的擺設均按原樣復原,充分體現了晚清豪門世家的官宦文化,而轉盤樓、後花園、傳經樓、東花園則充分體現了晚清官僚宅第的家居文化。

它填補了我國近代建築史上的空白,有着重要的歷史價值、研究價值和旅遊價值,200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薛家花園自從2003年元旦向廣大遊客開放以來,先後接納國內外遊客十多萬人,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容基李瑞環吳官正李長春錢其琛回良玉華建敏等先後視察薛家花園。

視頻

生作城隍三日 相關視頻

旅遊|尋訪江南園林式建築薛福成故居
江南第一豪宅-薛福成故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