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德(南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王德(南宋名將)


王德(1087年—1154年),字子華,通遠軍熟羊砦人。南宋名將。

王德為劉光世部下第一悍將,作戰勇猛,殺人如麻,人稱「王夜叉」。

淮西軍變後,率所部八千人歸於張俊部下,改號「銳勝軍」。王德在對金國、偽齊的作戰屢建奇功,官至清遠軍節度使,封隴西郡開國公。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王德去世,年六十八。累贈太保,諡號「威定」。

基本信息

                本 名         王德                 出生時間         1087年
                別 稱         王夜叉                 去世時間         1154年
                字 號         字子華                 籍 貫         通遠軍熟羊砦
                所處時代         宋朝                 官 職         清遠軍節度使
                  諡   號          威定,隴西郡開國公                  追   贈            檢校少保→少傅→太保  

話題

如何評價南宋名將王德? 古代三對父子猛將:一對都被封王,最後一對大小百戰無敗績 王德:成名比岳飛還早的南宋名將,曾一戰大破十萬金兵

人物生平

勇似夜叉

王德以武勇應募從軍,歸於宋將姚古部下。金軍入侵,姚古屯軍於懷、澤之間,派王德前往偵察,他斬殺一員金軍頭目而回。姚古問:「還能再去嗎?」王德率16名騎兵直入隆德府治,活捉金軍委任的太守姚太師,敵軍前往攔截,王德手殺數十人,敵軍驚恐,無人敢再上前。姚古將姚太師解送朝廷,宋欽宗趙桓詢問他情況,姚太師說:「我被擒時,只見到一個夜叉而已。」從此王德就有了「王夜叉」的綽號。[1]

累有戰功

靖康二年(1127年),王德改歸劉光世部下,討平濟南的盜首李昱、池陽的盜首張遇。劉光世征討李成,王德率百名騎兵偵察,到達蔡州上蔡的驛口橋,遇到李成的軍隊。李成的軍隊以為王德是誘敵的軍隊,於是準備向西行。王德突然大呼:「王師大軍到了!」李成的軍隊大驚潰退,王德追擊,斬獲甚眾。李成逃到新息,收拾散兵再戰,見到劉光世張開傘蓋,不穿盔甲,知道是宋軍主帥,率兵圍攻。王德保護劉光世突圍回到軍中,率兵反擊,又擊敗李成,被封為武略大夫。[2]

不久王德被劉光世啟用為前軍統制,受命征討信州變民首領王念經。王德的部隊走到饒州,剛好遇上王念經的部下劉文舜圍城,王德率兵進攻,劉文舜請求投降。王德同意,待他來投後卻將他殺死,但沒有追究他的部下。然後又對部下說:「王念經聽說我留宿在饒州,肯定不做準備。」於是急行軍,一鼓擒獲王念經,以功加武顯大夫、榮州刺史。[3]

建炎四年(1130年),劉光世鎮守京口,以王德為都統制。金軍南侵,劉光世準備退保丹陽,王德請求以死守江,諸將分軍扼守險要,然後渡江襲金軍,收復真、揚數郡。既而又在揚州以北遇到金軍,其中有一個披着重鎧突陣的,王德策馬前往呵斥他,他直取王德,王德一刀就把他砍下馬來。金軍大驚,王德乘機突擊,殺敵數以萬計。 [4]

紹興元年(1131年),王德率軍征討秀州農民軍首領邵青。與其戰於崇明沙,他親自執旗率兵,拔寨柵突入農民軍軍營,農民軍潰敗。不久,農民軍又來挑戰,王德得到情報,知道對方準備用火牛陣,王德笑着說:「這是古代的戰法,可一不可再,敵軍不知變通,必為我所擒。」交戰時,王德先命令前軍拉滿弓,火牛一出,宋軍萬箭齊發,火牛都反向農民軍軍衝去,變民軍被全殲。邵青自縛請罪,被王德獻給朝廷。趙構召見王德,慰勞褒賞,遷為中亮大夫、同州觀察使。[5]

盡釋前嫌

紹興三年(1133年),劉光世被調去鎮守別處,韓世忠受命代替其職,王德受他指揮。王德帶領數十騎去迎韓世忠,看到韓世忠快要到達,他下馬站在路左邊,大聲說:「擅殺陳彥章,王德迎馬頭請死。」韓世忠下馬握着他的手說:「我知道您是好漢,以往的小事我沒有放在心上。」於是設酒款待,二人盡歡而別。這年冬天,知鞏州、熙河蘭廓路兵馬鈐轄。 [6]

破齊敗金

紹興四年(1134年)春,金軍在江北掠奪,攻破滁州。王德渡江襲擊,追至桑根,擒獲女真萬戶盧孛一人,千戶十餘人。

紹興六年(1136年)冬,偽齊皇帝劉豫派其子劉麟、劉猊率兵30萬,分東西二路攻宋,楊沂中張宗顏田師中、王德等分兵抵禦,於藕塘大敗劉猊兵,劉猊單身逃走;劉麟聞訊也逃走。王德追至壽春,沒有追上,繳獲了糧船400艘,論功行賞時,王德被拜為相州觀察使。 [7]

紹興十年(1140年),張俊命王德取宿州。王德率軍從壽春馳至蘄縣,金軍遊騎兵也到城下,王德於是入城,偃旗息鼓,金軍見狀退去。王德立刻急行軍到宿州,於夜半抵達金軍營外。金軍將領高統軍壓汴水布陣,馬秦耶律溫率軍三千挑戰。王德策馬先渡河,步騎隨之。他遠遠對着金軍叫道:「我和金人大小百戰,名王貴酋無不被我打得粉碎,你們又能幹什麼?」金軍大批投降,馬秦、耶律溫逃回城中。王德來到城下,呼叫馬秦,曉以大義,馬秦縋城而下。王德又命其子王順攻城,先登。馬秦又帶耶律溫歸降。王德乘勝直趨亳州,和張俊於城父會師。當時叛將酈瓊屯軍在亳州,聽說王德到來,對手下說:「夜叉可不容易抵擋。」於是率軍逃走。王德進入亳州,對張俊說:「現在兵威已振,請乘着破竹之勢,進取東都。」張俊認為太困難,於是班師。王德此戰居功第一,被拜為興寧軍承宣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又晉升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受封隴西郡侯。 [8]

大破宗弼

紹興十一年(1141年)正月,完顏宗弼岳飛軍受宋朝廷之命、被迫回軍之機,率騎兵號稱10餘萬入侵,渡淮河、破壽春,長驅直入,遊騎兵甚至到達長江。宋朝廷命楊沂中、劉錡和張俊北上迎敵。張俊準備分軍守南岸,王德說:「淮河是長江的屏障,棄淮河不守,這是唇亡齒寒啊。敵軍從數千里外遠來,糧道肯定不繼,趁他們尚未準備好進攻,可以挫他們的士氣;如果耽誤了戰機,淮河一帶就非我們所有了。」張俊猶豫不決。王德堅持說:「我父子願意先渡江,待攻下和州後北渡。」張俊於是准許王德立刻渡江,張俊率軍隨後。王德在渡江時說:「明天在和州吃早飯。」果然在夜間攻下和州,早晨迎接張俊大軍進入。金軍退保昭關,又被王德打得敗逃。追至柘皋,與金人隔石樑河對峙。當地地勢平坦,利於騎兵作戰。適逢大雨,河水暴漲,金軍毀橋以阻宋軍渡河。[9]

二月十七日,劉錡軍進到河東,即命士兵架橋。次日,宋軍各部齊集,準備攻擊金軍,唯獨張俊軍未到。統制田師中準備等張俊到達後才發動進攻,王德大怒說:「這是極好的戰機,錯過了就再也等不到了!」自己上馬率軍準備進攻。完顏宗弼以騎兵分左右兩翼,夾道而陣,企圖合擊宋軍。楊沂中揮軍從上游渡河,進擊受挫。王德見狀說:「金軍右翼為勁騎,我親自攻擊。」隨即揮師過橋猛攻。一名金軍軍官躍馬出陣,王德一箭將他射死,乘金軍陣勢混亂之機衝殺。金軍以其勁旅「拐子馬」抵抗,楊沂中令萬餘士兵手持長斧,如牆而進,奮力斫殺,大破「拐子馬」。金軍敗逃至壽春紫金山,王德又追擊破之。劉錡大為折服,對王德說:「早就聽說您勇猛如神,現在親眼見到了。我願意以兄禮事您。」宋軍接着又在店步擊敗金軍,乘勝收復廬州。柘皋之戰,宋軍斬殺金軍萬餘人,阻止了金軍南下,僅傷亡九百餘人。[10]

歷官去世

紹興十二年(1142年),王德被召為清遠軍節度使、建康府駐札御前諸軍都統制,歷任浙東福建總管、荊南副都統制等職。 最終官銜為清遠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荊湖北路馬步軍副都總管,封隴西郡開國公。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王德去世,享年六十八歲。獲贈檢校少保,後加贈少傅。累贈至太保,諡號「威定」。[11]

人物評價

  • 姚古:止見一夜叉耳。[12]
  • 韓世忠:知公好漢。 [12]
  • 劉錡:昔聞公威略如神,今果見之,請以兄禮事。 [12]
  • 傅雱:公每臨機應變,至與孫吳暗合者不可概舉。制勝之中,非學而能然。察酈瓊之必叛,若衛公知君集之為奸,不染合肥之逆。邀循王以必戰,如公謹決孫江東迎敵之策,卒收柘皋之功。戰必勝,攻必取,國士無雙,誠類乎韓淮陰。求其忠勁特立,抗志不回,過信遠甚。……唯公為將,威名震動鄰國,隱然如長城,樹申,於君臣之際,終始如一,人無間言。其豐功偉績,致主中興,與夫子孫蕃衍盛大,抑汾陽之亞歟。[13]
  • 脫脫:王德素有威略,蚤隸劉光世,審其不可恃;晚從張俊,竟以功名顯,其知所擇哉。[12]
  • 黃道周:王德夜叉,太師就縛。擒賊四方,如草被削。詔擊苗劉,受當韓約。欲自立功,殺人而作。按法當誅,帝原編漠。光世憐才,空敕補爵。妖賊念經,信州肆虐。一鼓擒之,罪以功脫。光世鎮江,金人南掠。德請捍之,殺賊賊卻。水賊邵青,戰敗計錯。思用火牛,射回自著。事急方降,上獻俘惡。道見世忠,請死如昨。下馬笑攜,好漢之略。再破麟猊,追瓊入豪。名王皆靡,何有微弱。守淮守將,氣方不奪。崛起英雄,古今誰若。[14]

有關爭議

關於王德的卒年,史料分別有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十月、十二月及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三種說法:

  1. 據出土的《王德神道碑》記述:宋興一百九十餘載,上即位紹興二十四年十月,……王公寢疾,終於荊南官舍……。 [13]
  2.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則稱:(紹興二十四年)十二月……清遠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荊湖北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王德薨於荊南府,贈檢校少保,後諡威定。[15]
  3. 宋史·王德傳》記載為:(紹興)二十五年,卒,贈檢校少保,再贈少傅。 [12]

相較於元人所修的《宋史》,《王德神道碑》及南宋李心傳所撰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的記載應更為準確,故王德應卒於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只有確切月份有十月、十二月兩種說法。

古墓遺蹟

今天南京的燕子磯,有一代猛將南宋王德的墓,是南京唯一留有神道像的宋代古墓。

史書記載

  •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七》[12]

參考資料

  1. 《宋史》:王德,字子華,通遠軍熟羊砦人。以武勇應募,隸熙帥姚古。會金人入侵,古軍懷、澤間,遣德諜之,斬一酋而還。補進武校尉。古曰:「能復往乎?」德從十六騎徑入隆德府治,執偽守姚太師,左右驚擾,德手殺數十百人,眾愕眙莫取前。古械姚獻於朝,欽宗問狀,姚曰:「臣就縛時,止見一夜叉耳。」時遂呼德為「王夜叉」。
  2. 《宋史》:建炎元年,以勤王師倍道趨闕,改隸劉光世,平濟南寇李昱、池陽寇張遇。光世將先鋒討李成,德以百騎覘賊,至蔡州上蔡驛口橋,賊疑為誘騎,擁眾欲西。德麾騎大呼曰:
  3. 《宋史》:時光世屯九江,得楊惟忠所失空頭黃敕,即以便宜復德前軍統制,遣平信州妖賊王念經。行次饒州,會賊劉文舜圍城,德引兵赴之,文舜請降。德納而誅之,自余不戮一人。謂諸校曰:
  4. 《宋史》:四年,光世鎮京口,以德為都統制。金兵復南,光世將退保丹陽,德請以死捍江,諸將恃以自強。分軍扼險,渡江襲金人,收真、揚數郡。既而又遇敵於揚州北,有被重鎧突陣者,德馳叱之;重鎧者直前刺德,德揮刀迎之,即墮馬。眾褫駭,因麾騎乘之,所殺萬計。
  5. 《宋史》:紹興元年,平秀州水賊邵青。初,德與戰於崇明沙,親執旗麾兵拔柵以入,青軍大潰。他日,餘黨復索戰,諜言將用火牛,德笑曰:"是古法也,可一不可再,今不知變,此成擒耳。"先命合軍持滿,陳始交,萬矢齊發,牛皆返奔,賊眾殲焉。青自縛請命,德獻俘行在。帝召見便殿問勞,褒賞特異。遷中亮大夫、同州觀察使。
  6. 《宋史》:三年,光世宣撫江、淮,當移屯建康,命韓世忠代之。德從數十騎自京口逆世忠,度將及麾下,徒步立道左,抗言曰:"擅殺陳彥章,王德迎馬頭請死。"世忠下馬握其手曰:"知公好漢,鄉來纖介不足置懷。"乃設酒盡歡而別。是冬,知鞏州、熙河蘭廓路兵馬鈐轄。
  7. 《宋史》:明年春,知蘭州,徙屯池陽及當塗,為行營左護軍前軍統制。金兵掠江北,破滁州。德越江襲奪之,追至桑根,擒女真萬戶盧孛一人,千戶十餘人。五年,改環慶副總管。六年冬,劉豫遣麟、猊驅鄉兵三十萬,分東西道入寇,中外甚恐,議欲為保江計。殿帥楊沂中、統制張宗顏、田師中及德等分兵御之,大敗猊兵於藕塘,猊挺身走;麟在順昌聞之,亦拔砦遁。德追至壽春,弗及,獲其糧舟四百艘。第功,除武康軍承宣使,真拜相州觀察使。 《宋史》:明年春,知蘭州,徙屯池陽及當塗,為行營左護軍前軍統制。金兵掠江北,破滁州。德越江襲奪之,追至桑根,擒女真萬戶盧孛一人,千戶十餘人。五年,改環慶副總管。六年冬,劉豫遣麟、猊驅鄉兵三十萬,分東西道入寇,中外甚恐,議欲為保江計。殿帥楊沂中、統制張宗顏、田師中及德等分兵御之,大敗猊兵於藕塘,猊挺身走;麟在順昌聞之,亦拔砦遁。德追至壽春,弗及,獲其糧舟四百艘。第功,除武康軍承宣使,真拜相州觀察使。
  8. 《宋史》:十年,解潁昌圍,俊檄德就取宿州。德倍道自壽春馳至蘄縣,與敵游騎遇,遂入城,偃旗臥鼓,騎引去。因潛師宿州,夜半,薄賊營。敵將高統軍詰朝壓汴而陳,偽守馬秦、同知耶律溫以三千人陰水邀戰。德策馬先濟,步騎從之。遙謂賊曰:"吾與金人大小百戰,雖名王貴酋,莫不糜碎,爾何為者。"賊遂投兵降。馬秦、耶律溫馳入,閉門城守。德至,呼秦諭以逆順,乃自縋而下。德叱其子順先登,秦率溫降,遣詣行在。德乘勝趨亳州,俊會於城父。時叛將酈瓊屯亳,聞德至,謂三路都統制曰:"夜叉未易當也。"遂遁。德入亳州,白俊曰:"今兵威已振,請乘破竹之勢,進取東都。"俊難之,乃班師。策功第一,拜興寧軍承宣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再遷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封隴西郡侯。
  9. 《宋史》:十一年,金人自合肥入侵,游騎及江。俊議分軍守南岸,德曰:"淮者,江之蔽也,棄淮不守,是謂唇亡齒寒也。敵數千里遠來,餉道決不繼,及其未濟急擊之,可以奪氣;若遲之,使稍安,則淮非吾有矣"俊猶豫未許。德請益堅,曰:"願父子先越江,俟和州下,然後宣撫北渡。"俊乃許德即渡採石,俊督軍繼之。宿江中,德曰:"明旦,當會食歷陽。"已而夜拔和州,晨迎俊入。敵退保昭關,又擊走之,追至柘皋,與金人夾河而軍。
  10. 《宋史》:諸將帥皆集,惟張俊後至,統制田師中欲待之,德怒曰:「事當機會,復何待!」徑上馬。兀朮以鐵騎十餘萬夾道而陣,德曰:「賊右陣堅,我當先擊之。」麾軍渡橋,首犯其鋒。一酋被甲躍馬始出,德引弓一發而斃;乘勝大呼,令萬兵持長斧,如牆而進。敵大敗,退屯紫金山,德復尾擊之。劉錡謂德曰:「昔聞公威略如神,今果見之,請以兄禮事。」
  11. 《宋史》:​二十五年,卒,贈檢校少保,再贈少傅。
  12.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七》.國學導航.2015-12-20
  13. 13.0 13.1 傅雱撰,楊疇正書並題額,潘壽隆刻:《宋故清遠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虞侯、充荊湖北路馬步軍副都總管荊南駐札、隴西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一百戶、實封一千二百戶、致仕,贈檢校少保、諡威定王公神道碑》
  14. 明·黃道周·《廣名將傳·卷十五·宋》
  15.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六十七》:(紹興二十四年)十二月……清遠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荊湖北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王德薨於荊南府,贈檢校少保,後諡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