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煎餅香(紀昀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煎餅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煎餅香》中國當代作家紀昀清的散文。

作品欣賞

煎餅香

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前夕,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會忙着攤煎餅。整個村莊都會飄起陣陣的煎餅香。

煎餅是我國的傳統食品之一,漢族主食的一種,以山東為盛。煎餅從原料上看,有小麥煎餅、米麵煎餅、豆面煎餅、玉米面煎餅、高粱面煎餅、地瓜面煎餅等等;按口味不同,有咸煎餅、酸煎餅、甜煎餅、五香煎餅等等。人們用麵粉或玉米粉調成糊狀的雜麵,倒入燒熱的鏊子,再用鏟子攤平烙制而成。煎餅不易變質,易保存,食後耐飢餓。煎餅多以粗糧製成,常吃煎餅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益腸胃健康;其次煎餅筋道耐嚼,常吃煎餅有益牙齒健康

關於煎餅的傳說有三個。

一、據說煎餅最早起源與三國時期傳說是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初,兵微將寡,常被曹兵追殺。一次被圍在沂河、沭河之間,鍋灶盡失,而將士飢餓乏困又不能造飯。諸葛亮便讓伙夫以水和麵粉為漿,將金羅置火上,用木棍將麵漿攤平,煎出香噴噴的薄餅。將士們吃後士氣大振,殺出重圍當地人也習得此法,但銅鑼昂貴,且易開裂,人們便用鐵做成羅狀的煎餅烙。從此煎餅在沂蒙大地上流傳至今。赤壁大戰前,諸葛亮到東吳後,孫權設宴款待,周瑜作陪。席面上南北大菜齊備,足顯東吳富足。開宴時,周瑜將東吳的特色菜放在孫權面前,以示固守江東之意。孫權也會意地笑望諸葛亮。諸葛亮命從人取來煎餅,將其餘菜餚捲入而食。周瑜大驚:「先生欲席捲天下乎?」諸葛亮笑着說:「江東獨存。」孫權也取一張煎餅,捲入除川菜以外的菜餚而食,並與諸葛亮會心大笑。自此,雙方聯合大敗曹兵。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山東蒙山一帶雜草叢生,人跡罕至,在蒙山望海樓下,住着巧珍和田壯一家,男耕女織,生活過得比較舒心,勞作之餘,田壯勤學苦讀,成了遠近聞名的土秀才,十里八鄉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都請田壯幫忙;誰家受了欺侮,田壯主動幫助寫訴狀,打官司,因此得罪了當地惡霸王洪三,被關進山間大牢,獄卒們惡狠狠地告訴巧珍:「你們家田壯整天咬文嚼字,專和我們家老爺過不去,老爺吩咐,這次只准送筆墨紙張,不准送飯,關他七七四十九天,看他還寫不寫!」看着自己的丈夫餓在牢房,巧珍三天三夜吃不香、睡不甜,恍惚中,夢見蒙山娘娘向她走來,說:「巧珍,別犯難,我傳授你個法子:你把小麥磨成糊子,在燒熱的石板上攤成餅,不就像紙?再把大蔥作筆,豆醬當墨,還愁您的夫君沒飯吃?」一覺醒來,巧珍照此去做,果然靈驗,連忙帶着自己攤制的煎餅,卷上大蔥和豆醬給田壯送去,看大牢的見是「筆墨紙張」沒多過問,田壯飢不擇食,把它吃個精光,就這樣,喝着山泉水,吃着煎餅,紅光滿面,平安出獄後,發憤苦讀,背着巧珍攤制的煎餅考上了狀元。善良的巧珍,為報答蒙山娘娘的恩德,熱心地給四鄰八舍傳授煎餅技藝,後來一傳十,十傳百,攤煎餅在八百里沂蒙傳開了。人們為了使用方便,把薄石頭打磨的像圓形海龜一樣,再磨製光滑,叫做「鰲子」,後改為生鐵鑄具,也就演化為今天的帶「金」字旁的「鏊子」,巧珍因發明煎餅,被沂蒙山人供奉為「煎餅老奶奶」,煎餅由此又稱「狀元餅」。

[1]

作者簡介

紀昀清,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