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熱帶果園間作柱花草綠肥提質增效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熱帶果園間作柱花草綠肥提質增效技術熱區高溫多雨,高溫時間長,常年雜草叢生,需要不斷打除草劑來壓制雜草,導致除草成本很高,並且農藥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微生物群落遭到破壞,土壤結構不良,土壤板結,土壤不斷退化進而作物產量與品質不斷下降,再加上熱區土壤多為酸性土壤[1],普遍存在有機質缺乏等問題,需要施用有機肥培肥土壤以提高作物的產量與品質。

一、技術名稱

熱帶果園間作柱花草綠肥提質增效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熱區高溫多雨,高溫時間長,常年雜草叢生,需要不斷打除草劑來壓制雜草,導致除草成本很高,並且農藥的大量使用,導致土壤微生物群落遭到破壞,土壤結構不良,土壤板結,土壤不斷退化進而作物產量與品質不斷下降,再加上熱區土壤多為酸性土壤,普遍存在有機質缺乏等問題,需要施用有機肥培肥土壤以提高作物的產量與品質。而這些地區是我國熱帶水果的種植區,隨着國家化肥農藥減施以及綠色生產、提質增效政策的實施,為落實這一系列措施,熱帶水果產業的發展急需一套優良技術來滿足產業發展的新需求。豆科綠肥不僅可以增加土壤碳的含量,還可通過生物固氮增加氮素含量,因此,間作豆科綠肥柱花草不僅可以有效壓制雜草生長並通過固氮增碳為土壤提供大量氮與有機質,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並有效提高水果的產量與品質,進而提高產業的經濟效益。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1.在海南等冬季低溫不明顯區域可選擇熱研2號柱花草,在冬季低溫較明顯的廣東等地區可選擇熱研5號柱花草、在炭疽病嚴重的區域可選擇熱研10號柱花草、在乾旱較為嚴重的地區可選擇熱研25號柱花草。此外,在不願意刈割利用的果園還可選擇一年生的有鈎柱花草作為覆蓋作物。

2.柱花草播種一般有2種方式:直播與育苗移栽。直播播種量為1 kg/畝,育苗移栽播種量為0.1 kg/畝。直播是目前生產上大面積播種的主要方式,可大幅降低用工成本。

3.播種前要整地,起到平整地塊松地的作用,並除去已有雜草,起到提高柱花草競爭力的作用。

4.儘量減少對主作物的負面影響。所種植的柱花草要與主作物保持一定的距離,通常種植在樹冠或者滴水線以外的行間,隨着種植年限的增加,也要注意適時清除影響主作物生長的柱花草。

5.熱區土壤普遍存在缺磷的情況,要注意施用磷肥以幫助柱花草提高成活率、增強與雜草競爭力的作用。為減少用工,磷肥[2]通常與種子混勻播種,這樣做也可使種子播得更加均勻。

6.選擇雨季來臨前的春夏季節播種。如果是旱季,在管理前期(1~2個月)要適度澆水並注意除雜草,以保證柱花草的成活率與覆蓋度,降低雜草的競爭力。

7.柱花草要及時利用(一般在80~150 cm高時刈割利用),以免柱花草底部老化、生長過高影響果樹的生長發育,可通過壓青或者死覆蓋作為綠肥施用,為主作物的生長提供有機肥。

作為多年生豆科綠肥,柱花草一年可刈割3~5次。刈割宜選擇在雨水較多溫度較高的夏秋季節,對較冷的冬季以及乾旱的春季,不宜刈割;刈割要注意留茬高度(25 cm以上),不要留茬太低,否則會割掉生長點而導致柱花草死亡;也不宜留茬過高,以免造成下次刈割時下部老化生長點太高易被割掉死亡。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核心技術「熱帶果園間作柱花草綠肥提質增效技術」單獨作為核心內容2021年被遴選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目前,已在我國南方的海南、雲南等熱帶地區已經累計推廣應用20餘萬畝。間作豆科綠肥柱花草每年可提供5噸左右綠肥/畝,可減少有機肥投入1噸,累計節約有機肥施用成本1.6億元,還可減少30公斤/畝尿素等化肥的施用成本,累計節約1.08億元成本。此外,壓制雜草每年可節約300元/畝的雜草壓制所需花費的農藥、人力成本,累計節約成本0.6億元。綜合節約成本3.28億元,此外,果品的提升還可提升經濟效益4億元。

三、適宜區域

在我國南方的海南、雲南等熱帶果園種植區。

四、注意事項

1. 柱花草種子有休眠特性,一般利用80℃熱水(水燒響即可,無需溫度計測量)浸種3~5分鐘即可打破休眠;

2. 種子催芽處理時注意水質純淨,不要有油等,不然會發霉,不易出苗;

3. 秋季播種可有效降低除雜草的成本,主要原因在於這時一年生雜草逐漸死亡,再加上氣溫較低,雜草生長緩慢;

4. 柱花草綠肥的病蟲害比較少,偶爾會感染炭疽病,可通過噴打多菌靈的方法來治理;

5. 刈割後如果行間雜草過多,應該注意除草,以免影響後期的生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