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火雞(學名:Meleagris gallopavo):亦稱吐綬雞。體長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體重2.5-10.8千克。嘴強大稍曲。頭頸幾乎裸出,僅有稀疏羽毛,並着生紅色肉瘤,喉下垂有紅色肉瓣。背稍隆起。體羽呈金屬褐色或綠色,散布黑色橫斑;兩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駁,末端稍圓。腳和趾強大。體羽從乳白色至棕灰色至黑色褐黑色,閃耀多種顏色的金屬光澤。頭、頸上部裸露,有紅珊瑚狀皮瘤,喉下有肉垂,顏色由紅到紫,可以變化。雄火雞尾羽可展開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

是在墨西哥瓦哈卡地方首先馴化成家禽的,時間大約相當於歐洲的新石器時代(歐洲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五千年)。火雞於十五世紀末輸入到歐洲,引入中國的時間更晚。火雞現在北美洲的南部還有野生的。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顏色較不鮮艷。火雞翼展可達1.5-1.8米,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火雞共有六個亞種,現代的家火雞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馴化當地的野生火雞而得來。

中文學名: 火雞

拉丁學名: Meleagris gallopavo

別 稱: 吐綬雞,普通火雞、七面雞、七面鳥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目: 雞形目

科: 雉科

屬: 火雞屬

種: 火雞

英文名稱: Turkey

形態特徵

火雞體型比家雞大3-4倍,體長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體重2.5-10.8千克。嘴強大稍曲。頭頸幾乎裸出,僅有稀疏羽毛,並着生紅色肉瘤,喉下垂有紅色肉瓣。背稍隆起。體羽呈金屬褐色或綠色,散布黑色橫斑;兩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駁,末端稍圓。腳和趾強大。體羽從乳白色至棕灰色至黑色褐黑色,閃耀多種顏色的金屬光澤。頭、頸上部裸露,有紅珊瑚狀皮瘤,喉下有肉垂,顏色由紅到紫,可以變化。雄火雞尾羽可展開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

頸、足像鶴,嘴尖冠紅且軟,毛色如青羊,腳有兩指,爪甲鋒利,能傷人至死。墨西哥的普通火雞亞種與美國東南和西南部的普通火雞在羽毛斑點和腰部顏色上稍有差別,但羽衣基本上均為黑色,並帶有虹彩光澤的青銅色和綠色。成年雄體頭部裸露,有皮瘤,一般情況下呈鮮紅色,但興奮時變成白色,帶亮藍色。普通火雞的其他明顯特徵是從額至喙有一個長形紅色肉質飾物;喉部有肉垂,胸部具有一個黑色、質地較粗、似被毛的羽簇,稱為髯,有腳距突起。雌鳥的重量一般只有雄鳥的一半,頭部的皮瘤及肉垂也較小[1]

棲息環境

火雞原產於美國墨西哥。棲息於溫帶亞熱帶森林中。野生火雞喜棲息於水邊林地。

生活習性

喜歡群居生活,性情溫順,行動遲緩。以植物的莖、葉、種子和果實等為食,也吃昆蟲等,偶爾也吃蛙和蜥蜴。它們受驚時會迅速跑到隱蔽地方,飛翔力較強,能飛500-2000米遠。平時棲於地面上,發咯咯聲,覓食昆蟲、甲殼類、蜥蜴以及穀類、蔬菜、果實等。夜間結群宿在樹上。

分布範圍

原產地:加拿大墨西哥美國

引進: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夏威夷群島

繁殖方式

火雞求偶時,雄鳥展開尾羽,翅膀下垂,抖動羽翈作聲,縮頭闊步行走,並發出急促的「咯咯」叫聲。早春繁殖。築巢於地面上。一隻雄鳥配一群雌鳥,每窩產8-15枚淡褐色有斑點的卵,卵產於地面低洼處;孵化期28天。

由於鳥類、兩棲類及魚類的性別由卵子所攜帶的性染色體決定,所以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以進行孤雌生殖,而火雞在這方面的能力比較強。在缺乏雄性的情況下,雌鳥生產的未受精卵亦可孵化,而其所孵出的後代通常虛弱,並幾乎都是雄性。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文化內涵

感恩節食火雞

傳說養火雞可消除火災,俗稱「火雞」。 感恩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屆時放假三天,合家團聚。在節日宴會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烤火雞」。感恩節吃食火雞,要從感恩節的由來說起。1620年,英國一批主張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而退出國教,自立新教,此舉激起了英國當政者的仇恨。這些清教徒們不堪承受統治者的追殺和歧視,先逃到荷蘭,9月初,乘船遠渡重洋,準備流亡美國。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漂泊了65天,於11月終於到達了美國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敦港登陸。當時,此處還是一片荒涼未開墾的處女地,火雞和其他野生動物隨處可見。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着他們的生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他們送去了火雞等食物,並送給他們一些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還幫助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園。

這些英國人在安頓好新家以後,為感謝在危難之時幫助、支援過他們的印第安人,同時也感謝上帝對他們的「恩賜」,在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將獵獲的火雞製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並與他們進行聯歡,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除招待印第安人食烤火雞外,並在一起舉辦射箭、跑步、摔跤等體育競賽,夜晚還圍着篝火盡情歌舞,共享歡樂。此後,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都要舉行這樣的慶祝活動。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從此,這一節日在西方國家流行開了。

聖誕節食火雞

吃火雞的歷史已經有近四百年了。這個象徵豐收團圓的感恩大餐「Christmas Dinner」和「Thanks giving Dinner」中的「Dinner」原本並非指晚餐。而應該在中午吃。由於感恩節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經非常接近聖誕節這個一年中的大節日。而聖誕節正是感恩耶穌降臨的日子。因此,象徵感恩的火雞大餐便延伸到了聖誕節。在聖誕大餐里,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乾、布丁、水果餅、雞尾酒之外,當然少不了火雞。

經濟價值

營養

火雞肉鮮嫩爽口,野味極濃,瘦肉率高,蛋白質含量豐富,膽固醇低、脂肪少。蛋白質含量高達30.5%,而且富含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蛋氨酸和賴氨酸都高於其它肉禽,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也含量豐富,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肉性溫微熱,味甘香,滋補作用較強,對怔忡心悸、頭暈目眩、脾胃虛寒、食欲不振、久病體虛、腰膝乏力等有良好的功效。

醫療

1、健脾:適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2、養胃:暖胃,治療胃寒症。

3、止泄:適宜脾虛型腹瀉患者,症狀是:久瀉不愈、面色萎黃、食慾減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4、調經:調理經期過長(短)或是月經過少(多)。

5、補腎虛:症狀為「熱」,主要有腰酸、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的腎陰虛。

6、通乳生乳:有開胃健脾、消除寒氣、催生乳汁之功效。

7、其他功效:用於虛損羸瘦,病後體弱乏力;脾胃虛弱,食少反胃,腹瀉;氣血不足,頭暈心悸,或產後乳汁缺乏;腎虛所致的小便頻數,遺精,耳鳴耳聾,月經不調,脾虛水腫,瘡瘍久不癒合等。

視頻

老外叢林狩獵火雞,方法實在讓人想不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