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澎湖原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澎湖原人(學名:Homo tsaichangensis),是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的原始人類,其下顎骨化石具備直立人的特徵,經同位素之放射性定年及冰河時期海平面的升降判斷其生存年代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之間,屬更新世中期,為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這個化石,是台灣首度發現的直立人,將台澎區域的人類活動歷史更往前推進,也使澎湖海溝成為現今直立人在亞洲分布的最東緣[1]

發現與研究

2008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張鈞翔從台灣南部私人收藏家蔡坤育(蔡坤玉)處取得一個人類下顎骨化石標本,該化石打撈自台灣海峽澎湖水道海底,距離台灣西南約25公里海域,屬於亞洲大陸棚的一部分。這塊化石若隨海流漂來必會粉碎,但從其完整程度來看,研判應原本就存在澎湖水道。團隊先確認這是人類化石後,澳洲學者取一小塊作放射性元素測量,從化石骨質膠原中的碳和鈾元素半衰變的濃度變化做定年測量,推估澎湖原人的生存年代,但因化石只有一個,標本量太少,導致定年範圍出現廿六萬年的落差。團隊的四年研究結果,首次發表於2015年1月27日出刊的《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海部陽介及河野禮子、京都大學高井正成、御茶水女子大學松浦秀治、澳洲國立大學Rainer Grün、Les Kinsley等人。 2019年,有人提議將其作為丹尼索瓦人的標本。

體質特徵

直立人的特徵包括發達粗壯的下顎骨和牙齒,且沒有現代人「戽斗」般突出的下巴,從澎湖原人的下顎骨大小進一步推測,澎湖原人的身高約160公分,體重約60公斤[2],化石所屬性別尚難以判斷。團隊從臼齒磨蝕的情況研判,澎湖原人已是成年個體。相對於相似年代在中國大陸各地所發現的直立人,澎湖原人具備較為原始的特徵,有發達粗壯的下顎骨,發達膨大的圓柱型第二臼齒。

研究成果

此條目可能過多或不當地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文字、圖像及多媒體文件。 (2017年11月11日)

請仔細閱讀有關媒體文件合理使用的方針和指引,並協助改正違反規定的使用,然後移除此消息框。在條目討論頁可能有更多的詳細信息。

在人類的演化史中,更新世時期,人類下顎骨和牙齒的大小會隨着時間的進展而有逐漸變小的趨勢。然而,新發現的澎湖原人卻有粗壯的下顎骨與牙齒型態,更甚於約80萬年前印尼爪哇的直立人(爪哇人) ,以及75-40萬年前中國北方的直立人(北京人),澎湖原人因而可能更原始。澎湖原人與爪哇人和北京人很可能有不同的演化起源與路徑。科博館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表示,澎湖原人的粗壯下顎與牙齒型態與40萬年前發現於安徽和縣的下顎骨化石型態相近。目前和縣人的分類親緣仍具爭議,和縣人與澎湖原人很有可能代表亞洲直立人演化未曾被發現的新支系。

張鈞翔進一步指出,冰河時期海平面會隨着天暖、天冷而上升、下降。亞洲大陸北方的動物,包含人類,會往台灣遷徙,所以台灣是早期動物遷徙避寒的桃花源。澎湖原人特徵更原始,顯示在冰河時期,包括直立人在內的動物從歐亞大陸遷徙到台灣時,因為台灣的環境適切,反而讓澎湖原人保留了原始直立人的特徵。由於附近還有大象水牛化石相繼出土,推測澎湖原人應是與其他生物共同過日子。東海大學理學院院長林良恭也表示,台灣具有生物多樣性,澎湖原人的研究也證明台灣是生物演化的避難所,是值得珍惜的寶島。

澎湖原人具有亞洲地區更新世人類化石中,前所未見的粗壯與原始特徵。這次台灣發現的澎湖原人,不但增添亞洲地區直立人演化的特徵多樣性,也擴大直立人區域分布範圍,除了是更新世中期人類演化史中,直立人在亞洲分布的最東緣外,更適切地填補人類化石在亞洲地理分布之空缺,可望讓台灣人類演化史在國際研究上占有一席之地。

視頻

澎湖原人 相關視頻

史前原始人類的生活是怎樣的?考古學家揭開不為人知的秘密
高星: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故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