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深溝高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深溝高壘》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續筆》卷九。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

原文

韓信伐趙,趙陳余聚兵井陘口御之。李左車說余曰:「信乘勝而去國遠斗,其鋒不可當。願假奇兵從間道絕其輜重,而深溝高壘勿與戰。彼前不得斗,退不得還,不至十日,信之頭可致麾下。」余不聽,一戰成擒。七國反,周亞夫將兵往擊,會兵滎陽,鄧都尉曰:「吳、楚兵銳甚,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而東北壁昌邑,深溝高壘,使輕兵塞其饟道,以全制其極。」亞夫從之,吳果敗亡。李、鄧之策一也,而用與不用則異耳。秦軍武安西,以攻閼與。趙奢救之,去邯鄲三十里,堅壁,二十八日不行,復益增壘。既乃卷甲而趨之,大破秦軍。奢之將略,所謂玩敵於股掌之上,雖未合戰而勝形已著矣。前所云鄧都尉者,亞夫故父絳侯客也。《晁錯傳》云:「錯已死,謁者僕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為將。還,上書言軍事,拜為城陽中尉。」鄧公者,豈非鄧都尉乎?亞夫傳以為此策乃自請而後行,顏師古疑其不同,然以事料之,必非出於己也。

譯文

韓信帶兵攻打趙國。趙將陳餘屯兵在井陘口(今河北井陘縣西北)抵禦。在陳餘部下有個叫李左車的分析了作戰形勢,並且提出了建議。他說:「現在韓信的軍隊,遠離本國,乘勝而來,要與我軍決戰,其勢銳不可擋。我請求交給我一支精兵,從小道前進,直插交通線上,切斷韓軍的糧餉運輸。然後,動員士兵深挖戰壕,高築壁壘,嚴密防守,使韓軍處於進攻不能靠前,退走無路可還的地步。這樣,要不了十天,韓信的頭就可以掛在將軍您的戰旗之下。」陳餘沒有聽取這一建議,貿然與韓信進行決戰,結果一敗塗地,陳餘本人也成了俘虜。

漢景帝即位三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吳、楚七個王國發動叛亂。景帝派周亞夫率兵前往鎮壓。兩軍在滎陽(今屬河南)相遇。周亞夫部下的鄧都尉分析了作戰形勢,並且提出了對策。他說:「吳楚七國的叛軍,現在士氣正盛,我軍與他們展開決戰,很難取勝。我建議先把梁國之地讓給他們,在昌邑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嚴陣以待。同時派輕兵迅速控制交通幹線,截斷他們的糧餉運送,使他們無法施展威力。」周亞夫聽後,非常高興,採納這一建議,立即做了周密的部署,結果,使叛軍大敗。

李佐車與鄧都尉都是在戰前為其主將獻計獻策的,這一點是共同的。但是採用還是不用,其結果,則是大不相同的。

戰國時期,秦國攻打趙國時,將軍隊聚集在武安(今屬河北)的西面,準備進攻閼與(今山西和順)。趙國派大將趙奢帶兵前往救援,在距邯鄲(今屬河北)30里的地方,安營紮寨,構築工事。一直駐了28天,沒有出擊,並且繼續構築工事,給秦軍造成一種不敢出戰的錯覺。不久,趙軍傾巢出動,發動大舉進攻,來勢兇猛,結果,秦軍被打得落花流水。趙奢的用兵韜略,被人們稱之為「玩敵於股掌之上」,在未進行交戰之前一定取勝的形勢就很明確了。前面所說的鄧都尉,是周亞夫故父絳侯的門客。《晁錯傳》中說:「晁錯死後,謁者僕射鄧公擔任校尉,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中任為將軍。叛亂被平定之後,回京,上書述論軍事,升為城陽中尉。」這裡所說的鄧公,豈不是鄧都尉嗎?周亞夫傳中以為這一策略是周亞夫自己提出而後實行的,顏師古對於此說表示懷疑。然而,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一策略,必定不是出於周亞夫本人。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1],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2]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深溝高壘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