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泰山經石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泰山經石峪位於泰山斗母宮東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過斗母宮,有一小徑斜向東北,夾岸桃李,蔚然深秀。初春三月,柳綠桃紅,溪水潺潺與百鳥齊鳴。越小溪拾級而上,有石坪數畝,上刻《金剛經》,字大如,筆鋒縱橫波瀾,蒼勁有力,被譽為「榜書之宗」。這便是享有盛名的經石峪。石坪後依絕壁,壁上刻有「暴經石」三個大字,過漱玉橋、 高山流水亭、神聆橋即至。又俗稱曬經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經摩崖刻石。「經字大於斗,北齊人所書。千年風韻在,一畝石砰鋪。閱歷久愈久,摧殘無代無。只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這是郭沫若先生1961年5月8日游泰山時寫下的《訪泰山經石峪》,短短40字,概述了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的刻寫年代、占地面積、歷史滄桑和解放後的保護情況。經石峪四面環山,深谷幽奧。龍泉峰聳峙於東,銳若茁筍;炮高嶺橫亘於西;澗水自東北三叉溝亂 石中泠泠而出,繞龍泉峰流入中溪。[1]

滄桑歷史

經石峪的緩坡石坪上,鐫刻着北齊天保年間(551-559)的大字《金剛經》,又名《泰山佛說金剛經》,該經刻字面積約2064平方米。因字大徑尺,即字徑平均約在50厘米左右,大多數字豎高約35厘米,橫寬40-60厘米,故被康有為稱為「大字鼻祖」,被包世臣稱為「榜書之宗」。 楊守敬的《學書邇言》中則稱頌曰:「擘窠大字,此為極則。」

南北朝是歷史上著名的尚佛時代,不但建造了大量的寺院,還建佛窟、塑佛像、繪壁畫、抄佛經。 與北齊(550-577)對峙的北周武帝(543-578)宇文邕時,因佛教勢力過於強大,就於建德三年(574)下令推行滅佛政策;

建德六年(572)北周滅北齊後,仍令毀滅齊國境內的佛教。這就是佛家所說的「四大法難」之一。滅佛期間,僧侶財產被沒收,佛塔被毀壞,佛經被焚燒,僧侶們或還俗,或逃往山林。道宣《續高僧傳》記載僧慧思的話說:「我佛法不久應滅,當往何方以避此難?」反映的就是當時的情況。

鑑於大量佛經被焚燒的事實,為了弘揚佛法,使佛經能「逢劫火而莫燒,對炎風而長住」,以安道壹為首的僧人們抱着「縑竹易銷,金石難滅」的傳世想法,開始了在山崖上鑿刻佛經的巨大工程。

鄒縣四山(鐵山、鋼山、尖山和葛山)摩崖經典和本文講述的泰山經石峪《金剛經》,都是當時摩崖刻佛經的代表。[2]

1967年,為使經刻免受沖刷,在崖北築 砌石壩一道,改水道於刻石西側。 1982年又撥款在石坪周圍築石欄,以免遊人任意捶拓或踐踏。此刻為省級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經刻北斷崖若斬,溪水漫石而下,似橫闊短簾,名水簾泉。崖上有「 枕流漱石」、「千古奇觀」、「冷然 清韻」諸刻。西側石上有宋政和年間 陳國瑞題刻。

石坪東北原有明人刻 《大學》,俗稱大學聖經。萬曆年間都御史 李邦珍在東側巨石上大書「經正」,並有注語,勸人棄釋歸儒。《大學》經刻於清康熙年間毀。

經刻西北有巨石,高約5米,寬約13米,石闢為兩半,上題「 試劍石」,又名仙峽石。 明隆慶六年(1572年), 都察院右僉 都御使總理河道提督軍務萬恭依崖築高山流水亭。

石刻來歷

關於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的書刻者,歷來也有不同的說法:除了不着邊際的王羲之說和唐人說之外,目前較大的爭議有三種,之所以相持不下,是因為這三種觀點都使用了同一種推斷方法——比較法,而且,他們所爭議的所謂書丹者也都是北齊人。

羅列如下:

  • 一是明代孫克宏認為的韋子琛說,原因是經石峪《金剛經》的筆法與鄒縣北齊韋子琛刻經如出一手;
  • 二是清代聶劍光主張的王子椿說,原因也是《金剛經》與王子椿書丹的徂徠刻石經如出一手;
  • 三是現代人王恩禮、賴非主張的安道壹說,原因是此刻石與北齊僧人安道壹題刻的鄒縣鐵山摩崖經刻如出一手。北齊時期的安道壹,就是滅佛期間隱居山林的僧侶之一,也是中國古代著名「四大僧侶書法家」之一。

通過綜合比較,我更傾向於最後一種說法,因為經石峪《金剛經》與安道壹的筆跡最像,況且安道壹還是個當地人。

歷史考究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所採用的經文,即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本5127字,但當時刻在經石峪上的卻只有2799字,而且,此刻石最後第15行的十幾個字,只有雙勾描紅的輪廓,並沒有真正地刻寫。這透露出一個信息,即這個佛經的刻石工程是被迫中斷的,而中斷的原因,工程浩大是其一,但更大的可能是迫於北周武帝的滅佛運動。

本來就未刻完的一部佛經,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雨剝蝕、洪水沖刷和數百年的遊人踐踏及反覆錘拓後,現存的文字,包括可釋讀的殘字和雙勾字在內,也只有1069個了。需要說明的是,民國十八年(1929)曾經有一個960餘字的統計,但其中說的是完整無殘缺的字。

為什麼說此刻石經歷了如此長時間的洪水沖刷呢?原來,此前經石峪《金剛經》的刻石之處,正好處於泰山一處瀑布下,所以,千年來,此刻石長期被大水覆蓋。為使其免受沖刷,當地有關部門於1967年在崖北築砌石壩,並更改了水道的位置;1982年又在石坪周圍築石欄,對該刻石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3]

文化鑑賞

該刻經之字體,楷書中兼含篆隸筆意,字勢也各具情態。用筆圓轉,結體寬博;章法密而不緊,厚而不塞。其靜穆雍容、蕭散沖和的宏大氣象,儼然能將我們帶入一種幽深清遠、超凡脫俗的佛家境界。這正如美學家楊辛先生所說:它「顯示了佛法無邊的雄偉氣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的書體與風格,是迥異於同時期的魏碑的,它不險不怪、佛意十足,是一部內容與形式高度完美結合的典範之作。

宋代的蘇軾曾提出過這樣的書法審美思想:「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清人楊守敬說:「以徑尺之大書,如作小楷。」康有為也說:「試觀《經石峪》,正是寬綽有餘耳!」大字遒勁古拙,篆隸兼備,被尊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寶。清人馮雲鵬《金石索》中盛讚:「如印泥畫沙,草情篆韻,無所不備。」王克煜認為,泰山經石峪石刻、天貺殿壁畫、岱頂唐摩崖,可稱為"泰山三瑰寶"。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多有一些不常見的俗字,其中「萬」 、「無」二字,竟與現行通用的簡化字相同。這封於研究我國書體的歷史演變和書法藝術成就,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4]

歷史評價

  • 清包世臣:《泰山經石峪》大字,與焦山《瘞鶴銘》相近,而淵穆時或過之。(《藝舟雙楫》)
  • 清包世臣:北魏書,《經石峪》大字、《雲峰山五言》、《鄭文公碑》、《刁惠公志》為一種,皆出《乙瑛》,有雲鶴海鷗之態。(《藝舟雙楫》)
  • 清康有為:《經石峪》為榜書之宗。(《廣藝舟雙楫》)
  • 清康有為:榜書亦分方筆圓筆,亦導源於鍾、衛者也。《經石峪》圓筆也,《白駒谷》方筆也。然自以《經石峪》為第一,其筆意略同《鄭文公》,草情篆韻,無所不備,雄渾古穆,得之榜書,較《觀海詩》尤難也。

作榜書須筆墨雍容,以安靜簡穆為上,雄深雅健次之。觀《經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圓通,有天下而不與,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氣韻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絕,豈暇為金剛努目邪?(《廣藝舟雙楫》)

傳說

當年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到西天取經,曾路過此峪。當時峪中河水泛濫,波濤如怒,既無橋又無船,四周又空無人家,這可怎麼過?事都出在唐僧這個凡夫俗子身上,不然悟空他們早過河去了。四人正在着急,只見河中有一隻大烏龜飄飄遊來,對唐僧說:「大慈大悲的師父,切莫着急,讓我來背你過河。」唐僧十分感激,忙問道:「你是何人,何以能言語?」烏龜說:「我本是玉皇大帝天蓬元帥,因觸犯天條,被逐出天庭,到凡界托生為龜,求你到佛祖面前,多說好話,把我超度上天,我將感激不盡。」烏龜言辭淒切,說話間已眼含熱淚。

唐僧是佛門弟子,歷來以修好行善為己任,聽他這一說,唐僧真有點同情,莫說還幫唐僧過河,就是不過河也要答應它的要求。

等到唐僧西天取經回來,烏龜已在這裡等待多時了。唐僧一到,便興致勃勃地問:「佛陀答應了嗎?」

卻說唐僧歷盡艱險,一心取經,幾次死裡逃生,差點把命搭上,早把它這茬給忘得一乾二淨了。唐僧見了烏龜米,不禁汗顏,自愧又負於它,連忙賠罪。烏龜本是滿懷的希望,多年被壓在此,盼望今天能有出頭之日,不想唐僧卻又潑了一盆冷水,很不高興,可是見唐僧賠罪那樣心誠情切,也不好說什麼,不過心裡總有點無名之氣,便想略施小計,乘機報復他一下。於是,又叫唐僧上了背。

烏龜馱着唐僧,悠悠擺擺地到了河中,它見已是水深流急,便把身子一晃,將唐僧掀到河中。唐僧哪裡想到烏龜懷此歹意,結果連人帶馬(經卷自不必說)一齊掉進河裡。幸虧有個能鑽天入地、功夫非凡的徒弟孫悟空,才把唐僧救了上來。等到把經卷撈上來,早已在水中泡透了,師徒四人只得把歷盡千辛萬苦取來的金剛經,一頁頁拆開,放在石坪上曬。結果折騰了大半天,等曬乾去收時,才發現經文早已入石三分,貼在石頭上揭不下來了。

以後,人們便把這條峪取名叫「經石峪」,把唐僧師徒曬經的石坪取名「暴經石」。

視頻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參考文獻

  1. 大美中國泰山經石峪,CCTV專區央視網
  2. 泰山金剛經書法,詞典網
  3. 山東泰山,央視網
  4. 經石峪,泰山風景名勝區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