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泰山天外村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溪谷口,大眾橋西側,為西路登山之始。路口巨石上書「天外村」。北為黑龍潭水庫,1942年建,蓄水36萬立方米。又北有建岱橋,1964年建。建岱橋東南側是香油灣。2000年開始對天外村路進行綜合治理,首先建成「天圓地方」廣場,這裡既是山城結合部,也是環山公路與西溪遊覽公路的交匯點和遊客集散地。廣場建成後,使天外村不僅成為集交通組織、信息展示、售票檢票、遊客購物和景觀效果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示範景區,而且與周圍道路相連,成為景區與城市交匯的重要交通樞紐[1] 

目錄

廣場簡介

「天圓地方」是「天人合一」之意,古代帝王封禪大典即是在泰山極頂設圓壇以告天,然後在山下設方壇以祭地,以示「天圓地方」。廣場占地總面積3.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方形廣場和圓形廣場,方形廣場邊長為36米,面積1000多平方米;圓形廣場直徑為108米,面積1萬多平方米,全部用泰山花崗石材鋪裝,在兩廣場連接通道兩側,安置12根高7.2米、直徑0.9米的龍柱,表示從秦始皇乾隆皇帝曾有12位帝王祭告泰山。在連接通道中央安置長27米、寬3米的以唐玄宗封泰山為內容的浮雕。方形廣場四周欄板刻制歷代名人關於泰山的名言名句,並對廣場及其周圍實施綠化。在圓形廣場內建六個售票亭、配備建設門禁系統、實行刷卡檢票,有序乘車;內圈為行車道,能同時停靠12輛旅遊車,每小時發送遊客8000多人,可滿足旅遊高峰期遊客乘車需要。泰山西溪谷闊幽奧,峻峰簇擁,林木蔭翳,清泉奇石,因而被稱為曠區。從泰山西溪的天外村路登山,蜿蜒盤旋的遊覽公路全長14.35公里,是1985年建成的。[2]

交通指南

  • 乘坐3路、K3南路至【天外村廣場站】,步行215米可達;
  • 乘坐49路、k49路、37路、k37路至【天外村站】,步行320米可達。[3]

周邊景點

龍潭湖

天外村之北是龍潭湖,日軍侵華時於1942年建造,庫容量約36萬立方米,壩長165米。原來這裡是一片景色奇絕的大石坪,有劍匣石、仙人石、惠我泉等景觀,並有馮玉祥先生在泰山時,為了反對日軍侵華而書刻的《墨子》中的《非攻篇》。水庫構成山間平湖,山色湖光,相映成趣。每當夏秋時節,水從壩上溢出,形成瀑布,令人心曠神怡,是遊人休閒避暑的好地方,也是冬泳夏遊的露天游泳池。過了水庫迎面而來的是東西向建岱橋,泰山林場於1964年建,取建設泰山之意。橋東頭是遊人進山的售票處。[4]

香油灣

橋的東南側溪谷內有一個小水灣,裡面常年飄浮着一層層油花,人們叫做「香油灣」。相傳泰山腳下有一位賣油郎,當進山賣油走到這裡時,見到兩位老翁在下棋,就袖手旁觀,霎時太陽已壓山,老人說:「年輕人該回家了吧!」賣油郎回頭一看挑油的扁擔和油桶都已腐爛了。回村後,村人皆不相識,只聽老人們說幾百年前有一賣油郎進了泰山,再也沒有回來。賣油郎方知誤入仙境,返回此處仙人卻不見了,只見西北方向的飛鴉峰上,有呂洞賓張果老的仙人影,東西對拱而立,如今仍歷歷在目。

白龍池

在建岱橋北的溪谷內是著名的白龍池。相傳此處是東海龍王的小兒子小白龍在此潛居鎮山治水。這裡上有百丈崖懸流下擲,似玉龍騰飛,順着峽谷穿山越澗瀉入池內。池北有巨石,層崖峻削,若圭若舟,上刻「玄圭石」。每當山洪暴發,巨石如舟在激流中飄行;而雨過天晴,它又象巨龜出池,伏岸曬背,所以又叫「石舟」,俗稱「晾龜石」。石之東側,山崖如削,石峽中穿,北為三元石,上刻「白龍池」、「龍潭」等大字。此石與玄圭石上遍布題刻,清初史學家顧炎武曾在此考得宋人題名15首,後來又有人考得16首,大部分尚存。

黑龍潭

由此順谷而上就是黑龍潭。潭之北高崖聳立,絕壁環圍,這就是東百丈崖。中溪之水自崖巔懸流下瀉,似天河落地,直衝崖下石穴,如虎嘯龍吟,濺珠迸玉,又是一番奇觀,人們稱它為「老龍窩」;又因瀑流好似古代士大夫的垂紳,又名「天紳泉」。長瀑下流之水,又順峽谷直瀉黑龍潭。石潭因常年溪水衝擊,腹大口小,形若瓦壇,深廣數丈,傳說與東海龍宮相通,所以被稱為「黑龍潭」。龍潭之西有西百丈崖,再往南又有南百丈崖,每年夏秋之季陰雨連綿,三條瀑流猶如玉龍從雲中凌空而降,古稱「雲龍三現」,是泰山十大自然景觀之一。因此泰山人有諺語:「冒雨游山也不嫌,游山遇雨景更添。」2000年盛夏,《泰安日報》社某記者,在老龍窩的百丈崖上發現了眾多的天然壁畫:天馬行空、美女出浴、鯉魚跳龍門、猛虎出山及著名世界油畫蒙娜麗莎頭像等。

陰陽界

由於橋北澗底平緩,溪水潺涓而來,驟然飛落絕澗,似銀河倒流,生雲化霧,氣勢磅礴。在大型花崗岩的崖邊上,有侵入岩脈,形成幾條白色的平行紋路橫貫東西,如果遊人冒險越過此線,定會滑下深澗而喪生,因名「陰陽界」。據傳,這裡就是奈河以西陰曹地府的北界。為防意外,馮玉祥先生在泰山時曾在界北設鐵欄防護,後來鐵欄被沖毀,今又重設護欄。

無極廟

從長壽橋西頭北行是無極廟,1925年張宗昌督魯時,兗州鎮守使張培榮封其夫人為無極真人,就在這裡創建此廟,供奉無極真人。[5]

扇子崖

再向上又見一怪峰,如同巨扇,故叫扇子崖。明代人楊博在此題書「仙人掌」。其峰峻拔奇特,丹壁如削,驚險難攀,望而生畏。元初通慧律師行全僧,曾在此築茅屋修行。明代舉人王無欲又在崖巔修建石屋讀書修身,後來又在崖下建了一間茅草屋,自號「西山別業」。據考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當年進京趕考遊覽扇子崖受到啟發 把這兒的許多景物寫進了故事裡。扇子崖就是鐵扇公主的扇子,傲徠峰是傲徠國原址,還有魔王洞、石猴觀海等1995年迎勝村為了開發旅遊資源,在扇子崖上修建了鐵梯;在崖前創建了閣樓式茶舍和餐館。在山口前有扇子崖廟,明代王無欲創建。原有石廟,名為無梁殿,祀玉皇大帝,後來坍毀。民國年間道士梁鴻峻重修,1995年迎勝村又進行了重修,並且重塑了神像。東院內有正殿三間,無梁殿與拜棚相連,供奉着元始天尊及眾天神;殿前有平台,台上設石桌、石凳。

天勝寨

從無極廟西北行,不久就是天勝寨遺址,這裡是西漢末年震驚全國的大型農民起義軍赤眉軍的根據地。它東臨深谷,高岸陡絕,僅有天然石門可通,地勢十分險要,岩壁上書刻着「寨門」二字。門內尚存柱窩及旗杆座,北崖上還有金貞佑三年即公元1215年的題刻:「公府東至大灘,寨部領人夫勾當使州,委差修完山。」西行後忽見地勢開闊坦蕩,這裡有石台、石凳及房基等遺蹟。北面有一洞,門額稱「玉皇洞」,因在洞中可窺天三處,故又名「三透天」。 洞前有當年赤眉軍在此留下的張旗石、柱窩、石臼等。西南山崗上是跑馬場,與此相隔一深澗,赤眉軍官兵曾將千日砍伐的柴草填平深澗後作為馬道,一旦發生戰事,所以自古至今泰山周圍有「千日打柴一日燒」的諺語。玉皇廟東北有一高崗,傳為點將台。台北有山坳,西有三座石洞,其一門額稱「仙陽洞」 石洞都很寬闊,中間有石牆相隔,為民國年間道姑修行處。[6]

視頻

個人拍攝泰山天外村天地廣場


參考文獻

  1. 泰山解說詞天外村,泰山風景名勝區官網
  2. 天外村,驢媽媽旅遊
  3. 泰安市泰山腳下天外村遊玩,百度,2017-05-04 06:10
  4. 泰山天外村,豆丁網
  5. 泰山天外村攻略,豆瓣,2016-02-23,16:21:25
  6. 攜程旅行網,天外村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