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泰國印象(林長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泰國印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泰國印象》中國當代作家林長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泰國印象

若說東南亞國家,最有特色的該是泰國了。別國有的,泰國都有;而泰國有的,別國未必有。因此2010年7月下旬(7.22—7.28),學校組織我們高三老師去那兒旅遊。雖然在泰國只呆了一個星期,但不少情景至今仍令人難以忘懷。

飛機從咸陽機場起飛,經過近四個小時抵達泰國曼谷素萬那普機場。甫出機場,接我們的大巴就到了。泰方導遊很熱情,是一位大約三十歲左右的女孩,她先自我介紹,讓我們叫她「小毛」。接着給我們每人送上一串茉莉花胸鏈,並一一戴上,完了雙手合十,說一句泰語「薩瓦迪卡」(歡迎光臨)。新鮮的茉莉花綠蒂白花,清香撲鼻,聖潔而別致,小毛又虔誠莊重,讓我一下子對泰國之行有了信心。

上大巴車,司機是位中年男士,車子徐徐啟動,目標曼谷市中心酒店。小毛這時才正式致歡迎詞,她的普通話相當純正,先給我們講這次泰國旅遊的行程安排及注意事項,再介紹泰國的主要特點,包括它的君主立憲制,普密蓬國王與他信總理,經濟與民生,佛教與民俗等等。尤其對中泰友誼的一些大事了如指掌,如數家珍,說話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又聲音柔和,彬彬有禮,讓我一下子對這位導遊有了好感,不由得端詳起她來。小毛屬於典型的東南亞人,個子不高不低,人精神,單眼皮,由於地處熱帶,皮膚呈小麥色,長得不算漂亮,但溫厚可親,一臉福相。後來聽說她畢業於泰國一所不錯的大學,我不禁對她肅然起敬,對這次泰國之行更充滿期待了。

去泰國旅行,第一站當然是泰王宮,又叫大皇宮。它位於曼谷中心的湄南河東岸,是當今曼谷王朝拉瑪一世至八世的皇宮建築群。從1782年開始建起,直到上世紀中期結束,共有「三殿一寺」四個建築群。但有一半景區並不向公眾開放,遊客能看的僅是玉佛寺及節律宮一部分區域。

第二天上午上車前,小毛向我們簡要介紹了泰王宮及玉佛寺,特別告誡我們參觀寺廟時衣服要穿戴整齊,不能露肩露腿,更不能在殿內拍照等。然後將我們帶到寺門口,買了票。這時從大門裡出來一位年近不惑,西裝革履,又高大俊偉,儀表堂堂的男士,小毛說泰王宮管理嚴格,這位仁兄是宮內的專職導遊,畢業於台灣大學。這不禁讓我對泰王宮更增添了一份敬畏感。

參觀泰王宮要先看玉佛寺。如同我們的雍和宮,玉佛寺也是皇家寺廟。走進寺廟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形制迥異,金碧輝煌的建築群,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玉佛寺的得名緣於寺內大雄寶殿正中的黃金寶座上供奉着的那尊真人大小的翡翠坐佛,據說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的聖物,整個泰王宮鎮館之寶。泰國跟東南亞許多國家一樣,深受佛文化影響,從國王到民間都篤信佛教,僅曼谷就有佛廟上萬間,被稱為「千佛之國」。但就佛像而言,我覺得所有塑像都大同小異,區別僅僅是所用材質不同而已,因此我雖然看過很多,終究不甚着迷,反倒對與佛像有關的東西比較感興趣,比如羅漢、天王、神將及建築裝飾之類的。乍一看,泰國的殿宇造型都特別誇張,重檐層架,脊角高聳,尤其顯得輕靈飛揚,與我們追求的厚重莊嚴明顯不同;裝飾又過於繁冗,極盡鋪張豪華之能事,牆面嵌寶石,金箔包塔身。但其實它骨子裡仍然深受我國文化影響,同樣屬於東方建築體系。以玉佛寺大雄寶殿為例,殿頂雖然有三層木製重檐,但依從的還是人字形狀,屋脊高聳,檐牙高啄,藍色屋瓦飾以紅黃色邊框,邊檐上也以龍首、龍鱗、鳳尾等構件裝飾。其他如先王殿、法藏殿、佛骨殿等也都有類似特點,只有藏經閣、鐘樓及金塔等附屬建築與我們迥然不同,泰式風格鮮明。

總之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方面,玉佛寺都滿足了我對泰王宮的所有幻想。此外我們還遊覽了泰王宮另一大建築群——節基皇殿,那是一個以西洋建築風格為主的園林式花園,但並沒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人抱怨泰王宮沒有全面開放,但假如那樣你可能會走馬觀花,印象也會模糊。在經典景觀前長時間徜徉欣賞,是我以靜制動,以少勝多的旅遊經驗。唯一的嘆息是遊人太多,有時難以做到全神貫注而已。

下午游湄南河。這樣的安排很好,先欣賞了曼谷最重要的皇家宮殿,再去看曼谷灣兩岸景色及市民生活。而且不必再走路,一直都在船上。泰國地理位置優越,不必說東邊位於國際河流湄公河下游,形成千里沃野,單說西邊那條發源於泰國北部,流經全境的母親河湄南河,就給沿岸造就了17萬平方公里的平原水鄉,河運又帶動兩岸工業發展,最後注入曼谷灣,匯入黃海。首都曼谷正位於湄南河進入海口形成的曼谷灣兩岸,這裡河汊密布,百舸爭流,橋樑飛度,樓宇林立,向來被人們稱之為「東方的威尼斯」。

游湄南河最好是晚上,想那槳聲燈影,浮光躍金,涼風習習,邀三五男女,品當地傳統美食,看兩岸五彩繽紛。但白天也有白天的好處,上下天光,一碧萬頃,遠近景物一覽無餘。湄南河上的船隻各種各樣,簡單地說,分為大船和小船。大船豪華,但行動不便,宜觀遠景;小船簡陋,卻輕便自如,可以近距離訪幽,有親切感。好在這兩種船我們都坐了,在曼谷市內水域坐的是小船。開始是在湄南河主幹道上,天水一色,煙波浩渺,兩岸寺廟、高樓、橋樑熠熠生輝,公主號遊輪及各種船隻破浪前行,大有一種「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快感。不久我們的船隻拐入一處河汊里,左邊堤岸較高,岸上點綴有鮮花,有供人下河的台階。右邊則比較寬闊,身邊不時飄來一艘艘雙人舴艋小舟,有的停歇在椰樹蕉林下,有的正劃向遊船兜攬生意。婦女們或在她們小小的舢舨上賣水果、泰式點心、鮮花等,或者賣扇子、涼帽、衣褲之類的,花花綠綠,琳琅滿目。在一段水域居然還看見一綹水上人家,各種小房子一律用木柱支撐在水上,可以看見裡面的人及部分生活用品。對於我們北方人而言,所有這些都是難得的見聞,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泰國居民水上生存的世俗生活。事實上普通居民才是城市充滿活力的源泉,他們的打拚與奮鬥,還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才是最讓人感動的所在!

不過那天最愜意的要算在湄南河上餵魚了。臨行前小毛告訴我們帶上餵魚的麵包,起初並不見魚,後來不知誰喊了一聲「有魚」,轉身一看,果然是魚!我們趕緊掏麵包,手快的先扔下一片,立刻就有上十條魚圍攏上來,好大的魚啊,差不多都長得一樣大,每條足有六七斤重!接着大家都開始投喂,一時船兩邊全是魚,人的歡叫聲,魚跳躍的「潑剌」聲,蓋過了水聲和發動機聲。激動之下,一位老師將一個大麵包揉碎後一次投下,瞬間又引來一大堆魚!不知這魚是什麼品種,嘴兩邊各有一根彎着的硬須,當它們張着大嘴,嗷嗷待餵時,看着居然有些害怕。我有些好奇,忙問小毛有沒有人撈魚,想不到她說,泰國人相信這裡的魚有神靈,保護還來不及呢。我一時沉默,心想要是在咱們那兒又會怎麼樣呢?

但大船卻不是在湄南河上乘坐的,而是當天下午去參觀桂河大橋時在桂河上使用的。嚴格地說,那是一種水上的混合載體。下面是用巨大的竹子做成的竹筏,很大,四四方方,上面卻是一間寬敞的房子,彩鋼瓦搭頂,四面皆空,內中有一二百平方米的活動場地,彩燈、麥克風音響俱全,周圍木欄,圍着一圈桌椅。可歌可舞,可跳可坐。雖然簡陋,但很適合在寬廣水域使用。我姑且把這種極具地方特色的航運工具稱之為「船房」。它靠的是一隻電機動力船牽引控制,大多情況下都是讓它在大河上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桂河素有「小桂林」之稱,這裡遠離大都市,天朗氣清,風煙俱淨,惠風和暢,山水一色,周圍靜得只剩下細微的水聲。人在這種環境特別容易放鬆,同事們有的引吭高歌,有的翩翩起舞,不過大多都在談笑風生,間或會有掌聲。我則依欄而坐,靜靜地享受着這一片異域風光。

泰國的第二天上午是去曼谷的野生動物園,位置在郊區的明汶里區。珍稀動物多,園子很大,環境與自然界相仿,綿延達八公里之長。我們僅去了幾個具有泰國地方特色的場館,如大象館、鱷魚館和毒蛇館。

首先是大象館。泰國人中,僧侶地位特殊;而在動物界,大象最重要。在泰國歷史上,大象曾用以抵禦外侮,生活中用來耕作和運輸,現在則靠它表演賺錢。在全國各地,有關大象的雕塑與工藝品比比皆是。所以從某種程度說,大象是泰國人心中的圖騰,泰國也因此被稱為「大象之國」。

在動物園,大象分為兩類,少數是圈養的,跟獅子老虎長頸鹿一樣供人欣賞,屬於半野生狀態。另一類則是用來表演賺錢的,這類大象都是經過馴象師調教好的。我們先參加親象活動,在馴象師的監護下,你可以撫摸大象,接受大象親吻,甚至坐在象鼻上被抬到空中,然後再騎乘大象在既定路線上轉一圈。騎乘象一般都非常高大,體格健碩,讓人望而生畏。接下來是觀看大象表演節目。我們來到附近的另一個場地,觀眾很多。只見穿着紅馬夾的馴象師們每人牽一頭大象魚貫而入 ,在各自位置上面向觀眾站定後,有馴象師用泰語高喊了一句什麼指令,於是眾大象同時前腿雙舉,鼻子高豎,吼了一聲,算是集體向觀眾問好了。我驚奇地睜大眼睛,大家更報以熱烈的掌聲。與用來騎乘的大象比,這些表演象要小很多,好處大約是比較靈活,便於完成一些高難動作罷了。象們依次表演了後腿直立、長鼻套圈、走繩索、舞彩帶、踢足球、按摩、飛鏢扎氣球等節目。最後的壓軸戲則是大象畫畫了。這項活動技藝難度較高,工作人員先支好畫架,固定好畫夾,然後馴象師另牽出兩頭大象來,只見馴象師先給它遞上碳素筆,大象便用鼻子捲住,在畫板上畫一隻小象,類似素描,用筆相當簡潔,頭、身、腿,最後點眼睛,三下五除二,一隻小象栩栩而立。人群中有女孩驚嘆聲,但大多都屏氣凝神。大象並不換筆,接着在前方畫一棵大樹的樹幹和樹枝。這時馴象師及時遞給它一把小刷子,大象換筆後蘸了點綠色顏料,不多不少,先塗樹葉,再在地面上點綴綠草,畫面一下子變得春意盎然。最後一次換筆,蘸紅色顏料,給草地再補點小紅花。於是一幅「小象春風圖」大功告成,人群中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與大象互動之後,又看了鱷魚和玩蛇表演。後來我才知道,所有動物表演的背後其實都充滿了血腥。因為這些用來表演的動物原來都是野生的,你要讓他按人的要求做違反其天性的動作,必然要用各種殘酷的方法馴服它。只不過與西班牙鬥牛不同的是,這種馴服是我們通常看不見的而已。以大象為例,小象剛一生出,就強迫讓它與母象分離。我們知道大象是群居動物,一般雄象要和象群共同生活十七八年才離開。離開母親的小象被裝在鐵籠里餵養,以消磨它的野性。長大後馴象師還要用特製的鐵製象鈎訓練它,稍不順意就用象鈎啄它的耳朵,常常鮮血淋漓。此外還有其他種種懲罰。所以從泰國回來後我再也不看類似的動物表演了。[1]

作者簡介

林長宇,早年畢業於延安大學,1992年入職實驗至今,工作之餘,喜忙別人之閒: 讀書、思考、找廢墟和看博物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