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河北豐潤車軸山中學

河北豐潤車軸山中學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河北豐潤車軸山中學始建於1903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光榮、治學嚴謹、人才輩出的歷史名校,是河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現在有5000多名在校生,300多 名教職工。建校百年來為祖國的革命和建設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

「豐潤中學校舊址」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於2006年5月25日。

2019年,車軸山中學進行翻新改造[1]

目錄

簡介

河北 豐潤車軸山中學始建於1903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光榮、治學嚴謹、人才輩出的歷史名校,是河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現在有5000多名在校生,300多 名教職工。建校百年來為祖國的革命和建設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老校友 安體誠,1922 年經 李大釗介紹加入 中國共產黨,1926年被派赴 廣州 黃埔軍校工作,在 周恩來同志領導下任政治教官、校刊主編,1927年5月被敵人殺害於上海龍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吳德,原中顧委委員、鐵道部副部長李頡伯,原河北省省長李爾重等十多名黨和國家高級領導幹部都是30年代從學校畢業後參加革命的。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中共 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榮軒,青海省人大副主任王恩科等都是學校五六十年代的畢業生。此外還有包括著名劇作家宋之的、中國歷史學一代宗師楊向奎在內的一大批專家學者

學校占地308畝,環境優美,校園古樸典雅。從山腳下的 校門口到山頂上的 無梁閣,136級石階把學校分成6 層院落。走進校門,甬路兩旁的6棵已有900餘年樹齡的 古槐,鬱鬱蔥蔥,遮天蓋日。拾階而上,古色古香的學校辦公區、 羅馬建築風格老圖書館和教室……一組組園林式的房舍各具特色,錯落有致。新建的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學生公寓樓、教師住宅樓、科學館、報告廳、 逸夫圖書樓 拔地而起、造型各異,不僅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賦予百年名校一種現代化的氣息。

學校教學設備先進,擁有550多萬元的電教、計算機及現代化 辦公設備,為教師用現代化手段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施 素質教育打下了基礎。學校現有語音教室2個,微機教室4個,10M帶寬光纖專線與Internet相接,千兆主幹百兆到桌面的 校園網絡,每位教師一台辦公用計算機,可以隨時通過Internet查詢或下載有關信息,校內教學網為教師提供了多媒體音頻、視頻信息, TOD點播,教師自製的教學軟件、教案等內容可以共享,通過考試成績分析系統可以隨時查閱考試情況,為領導和教師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學校現為 唐山市 電化教育試點學校。近幾年來,每年都有電子課件、 計算機軟件獲市以上獎勵。有校園廣播站「校園之聲」,每天 廣播新聞和生活資訊。學校科學館內有各種專業實驗室14個,天文觀象台1個,各科實驗教學設備先進,設有學生分組實驗兩套,演示實驗四套,在保證實驗開出率100%的前提下,還能滿足一些課外小組的實驗要求。學校自製教具小組活動經常,成績顯著。學校自製的教具「NO和NO2的製取和性質演示儀」獲全國一等獎,學校被唐山市教委授予自製教具先進單位稱號[2]。逸夫圖書樓內藏書8 萬餘冊、報刊300多種,有專業圖書室4個,兩個教師閱覽室和兩個學生閱覽室。每年春秋兩屆田徑運動會,充分體現了「健康第一, 終身體育」的思想。近年來,為國家運動隊輸送十多名運動員,其中4名同學獲國家運動健將稱號。學校藝術教育按 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正常上課,排入課表,有專職教師上課。

通過鼓勵教師在職進修、招聘名牌師範大學畢業生來校任教、聘請 外籍教師、高校教授、博士生為學校兼職教師等形式改善教師結構,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學校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學術氣氛濃厚,每年都有近百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報刊雜誌和學術會上發表。學校現為中央教科所物理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實驗學校,河北省心理教育示範學校,北師大教育實驗基地。

學校治學嚴謹, 管理科學規範,形成了「立志、嚴謹、求實、奮進」的良好校風。學校注重德育工作,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近幾年高考升學率一直保持在90% 以上,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高考二本上線人數位居全市第一[3]。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車軸山中學連續8年被唐山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1996年以來連續四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學校的德育工作先後被命名為唐山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學雷鋒先進單位。

視頻

河北豐潤車軸山中學 相關視頻

河北豐潤車軸山中學國慶獻禮_我和我的祖國
河北豐潤車軸山中學秀峰七彩屏復播特輯

參考文獻

  1. 唐山:豐潤車軸山中學要翻新改造 ,搜狐, 2019-5-27
  2. 唐山車軸山中學,青川中學,2019-11-29
  3. 唐山市豐潤車軸山中學【學校簡介】,中國高校之窗, 20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