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沒有一棵樹的城市(劉上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沒有一棵樹的城市》中國當代作家劉上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沒有一棵樹的城市

如果聽說一個城市沒有一棵樹,人們一定會驚愕得瞪大不相信的眼睛。

作為人類聚居的城市,怎麼能離得開樹呢?就是迪拜這樣建在沙漠上的城市,還要不惜一切代價植樹造林,讓其變得綠意濃濃。

樹是人類的氧吧,是生命的象徵。沒有一棵樹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在西藏自治區的那曲,全城就看不到一棵樹。

帶着一種好奇和困惑,去年9月中旬,我們踏上了前往那曲的征程。

天蒼蒼,野茫茫。火車沿着天路從拉薩向北風馳電掣般奔馳。在過了一條峽谷之後,進入了一片寬闊的草原。時值初秋,草原展現出耀眼的金黃,一直鋪向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腳下,同山頂的皚皚白雪遙相輝映,勾勒出一幅壯觀的雪山草原圖。一群群的氂牛和綿羊在低頭吃草,那專注的神情似乎忘記了周邊的一切。間或有清澈的小河彎曲在草原上,看上去就像巨幅金黃綢緞上繡出的藍色哈達。一些藏族村落或房屋稀疏地撒落在草原上,給這偌大的空曠平添了幾分充實。原以為在列車的呼嘯聲中這片草原會很快拋向身後,然而整整一個上午,極目之處,除了金黃還是金黃,而且越往前面,這金黃越來越寬,越伸越遠,直到兩邊的群山在天際線消失了為止。這時,金色的草原和湛藍的天空融在了一起,讓人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博大無窮,人類的任何偉大在這裡都變得十分渺小。也就在這時,你也會不知不覺地感到自己在進行着一場無拘無束野性十足的心靈放牧。

這草原,便是著名的藏北羌塘大草原。

列車的速度漸漸慢了下來,不一會停在了一個不大但很精緻的車站裡。原來是到那曲了。

這是一個約有2.5萬人的小城市。若是在內地,只能算是一個規模較小的縣城,但在地廣人稀的西藏,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城市了。它既是那曲地委和行署的所在地,又是那曲縣的縣城。果然是這樣,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在機關宅院,我們都沒有看到過一棵樹,整座城市就像一片水泥森林孤零零地豎立在茫茫的草原上。

真是好一座名副其實的裸城!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那曲連一棵樹都不能生長呢?是因為這裡海拔太高?或是因為這裡氣候太冷?也許是的。那曲不僅海拔高達4500米,而且冬天經常遭受暴風雪的襲擊,氣溫有時降至攝氏零下40度,氧氣也只有內地的50%,屬於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區。在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地方只能長草,連灌木都無法生長,更不用說是樹了。但仔細想想也不完全是如此,因為在同那曲地理環境相似的西藏其他地方,只要有人居住,也可生長少許的樹木。如果是一座人口相對集中設施相對較好的城鎮,那樹木就更加可觀了。據說,為了讓那曲有一片綠蔭,當地的幹部群眾曾經多次試着在城裡植樹,儘管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最後無一成功。沒想到栽活一棵樹是如此的艱難,竟然成了那曲人永遠實現不了的一種美好願望。

原來,那曲不能生長樹木,根子是地下的凍土層在作怪。別看這裡的地面青草茵茵,無邊無際,但在距離地面1.5米至3米以下的地方,全是一片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任何樹木一栽下去,起初枝繁葉茂,然而當主根一深入到冰雪層,馬上就被凍死,這樣整棵樹也就枯萎了。據介紹,這隱藏在地下的凍土層,不僅是樹木的無情殺手,也是地上建築的無形陷阱。特別是一些負重很大的建築,如果把基礎打在了凍土層上,那無異於冰山上的樓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轟然一聲坍塌,以至造成十分可怕的悲劇。正因為如此,前些年在修建青藏鐵路的時候,有關部門就曾組織若干專家進行技術攻關,終於解決了凍土層這個隱患,使列車能夠在這條世界屋脊的天路上安全順利地飛馳。

我們原以為,在這樣一個連一棵樹都長不了的地方,一定是缺乏生機的,一定是非常貧困落後的。但沒想到的是,那曲人卻以頑強的意志,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這片沒有樹的草原上,描繪了一幅蓬勃發展的動人圖景。

那曲城郊的歐瑪亭嘎村就是這樣一個縮影。這裡的110多戶人家,過去他們的祖祖輩輩過的都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哪裡有水草就把牛羊趕到哪裡,他們的帳篷也就搭到哪裡。一頂頂「夏不遮雨,冬不避寒」的破爛帳篷,就是他們的棲身之所。如今,由於黨和政府實施牧民定居工程,家家戶戶都建起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同以前相比,這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在村里,我們同一個名叫索朗扎西的牧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他今年28歲,全家4口人,夫妻倆帶兩個小孩。高原的陽光雖然把他曬得黑乎乎的,但目光中卻透露着一股年輕人的朝氣。他的新房面積115平方米,總計花了6萬元,其中政府資助了1.5萬元。房子裡面布置得十分漂亮,不僅樑柱和四面牆上都繪滿了五顏六色的吉祥圖案,而且還擺放着冰箱、彩電等家用電器。而更讓索朗扎西自豪的,是他現在共養了33頭氂牛,按目前市場行情,每頭氂牛的價值至少在1萬元以上,再加上每年還有近萬元的奶製品收入,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啊!因為在西藏有個傳統,就是衡量一戶人家富不富,不是像內地那樣看有多少土地,而是看有多少牛羊。哪家的牛羊多就說明哪家富,也就越受到大家的敬重。所以過去在藏區有些地方,幾個同胞兄弟共娶一個妻子,目的就是為了不分家而不減少牛羊的數量。我們邊喝着熱騰騰香噴噴的酥油茶邊聊着,都為索朗扎西家發生的嶄新變化而感到十分的高興。近些年來,在那曲縣共有16000多戶遊牧民像他這樣建房定居,過上了安定和美的生活。有些家庭還辦起了小商店、小茶館、小飯館和小旅館,使廣袤的草原又汩汩流淌着現代商業氣息。

在那曲地區現代草原畜牧業示範基地,我們又親眼目睹了那曲人在長不了樹的草原上發展生態經濟的生動實踐。這個占地3450畝的基地,分為現代高效養殖示範場、高寒草地科技生態園和放牧實驗示範地等三個區域,主要從事氂牛和綿羊的良種選育和推廣、天然草地的保護、優質牧草的種植以及草地放牧的承載強度的科學研究。緊靠示範基地旁邊,是西藏牧工貿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生產和銷售牛羊奶產品的企業,年產酸奶2000多噸,這種酸奶外表看起來有點像內地的豆腐,又有點像國外的奶酪,如果加上一點白糖,吃起來香甜可口。這兩家單位,就像兩個龍頭,一個為牧民培育輸送良種牛羊並指導他們科學放牧,一個將牧民的牛羊鮮奶收購上來進行加工,這樣既延長了產業鏈,又充分利用和保護了草原,還從上下兩頭解除了牧民的後顧之憂,為草原牧業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嶄新的大道。

在回到那曲城裡的時候,已是下午4點,然而由於時差關係,太陽還剛剛偏西不久。雖然陽光有些火辣,但街上依然人來人往。人們或戴着藏式氈帽,或戴着各式太陽帽,其中不少人還戴着墨鏡,在街邊盡情地逛着。特別是在一些擺滿當地草原特色產品或佛教飾品的小店和小攤前就更為熱鬧,許多人都在精心地挑選和購買自己喜愛的商品,也有一些年輕人在裝修華麗的飲食店裡悠閒地喝着咖啡和酥油茶。看得出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外地來的。地區的同志告訴我們,自從通了鐵路那曲被確定為西藏開放旅遊區以後,來這裡旅遊觀光的人與日俱增,尤其在一年一度的賽馬節期間,每天的遊客有近萬人。旅遊這門「無煙工業」正在成為那曲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新型產業。望着這一派繁榮興旺的圖景,大家又情不自禁地談起了這次那曲之行的感受。談着談着,大家的心裡忽然一亮:誰說那曲沒有一棵樹?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難道不就是在那曲這塊大地上一棵棵蓬勃生長的樹麼?而且這是一棵棵可持續發展的樹。只要不斷地科學澆水和施肥,這些樹最終會匯成為一片鬱鬱蔥蔥的大森林[1]

作者簡介

劉上洋,男,1951年8月出生,江西安義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