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斯·貝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斯·阿爾布雷希特·貝特(德語:Hans Albrecht Bethe,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德國美國猶太裔物理學家,對於天體物理學量子電動力學固體物理學有很重要的貢獻。由於恆星核合成理論研究成果,他榮獲了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2]。1936~1937年期間,貝特及其兩個合作者在美國《近代物理學評論》上發表了總結原子核物理學的長篇著作,成為其後幾十年間供後人參考引用的標準文獻。在這一著作中,他澄清了當時的核力理論、核結構理論及核反應理論。

成就

漢斯·貝特於1906年出生於德國斯特拉斯堡(二戰後劃歸法國至今)。後在德國法蘭克福接受教育,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學習理論物理。為逃避納粹迫害,貝特於1935年離開歐洲來到美國。貝特因在1938年解釋了為什麼恆星能夠在長時間裡向外釋放如此之多的能量而獲得諾貝爾獎。二戰期間,貝特受奧本海默之命負責原子彈研發的理論物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計算核武器效率的公式就叫貝特-費曼公式.貝特晚年還研究了太陽中微子失蹤問題.他對問題採取刨根問底的研究方法,有"戰艦"的暱稱[3]

生平

  • 1906年7月2日生於德意志帝國的斯特拉斯堡(今屬法國)他在法蘭克福大學學習物理,在慕尼黑大學研究理論物理學,並於1928年在慕尼黑大學獲博士學位。他的論文是關於電子衍射理論的,迄今仍有重大價值。1929年研究晶體中能級的劈裂,指出晶體中的對稱電場對其能級的影響。1930~1933年在慕尼黑大學和蒂賓根大學任教。在這段時間內,他曾赴英國隨歐內斯特·盧瑟福及赴意大利隨恩利克·費米進行研究工作。1933年離開德國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布里斯托爾大學,1935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任教。1941年入美國藉。
  • 1936~1937年期間,貝特及其兩個合作者在美國《近代物理學評論》上發表了總結原子核物理學的長篇著作,成為其後幾十年間供後人參考引用的標準文獻。在這一著作中,他澄清了當時的核力理論、核結構理論及核反應理論。
  • 1938年貝特推測太陽能源可能來自它的內部氫核聚變成氦核的熱核反應,但直接反應是不可能的,他提出了「碳循環」的解釋,即1個碳-12相繼地與3個氫核(質子)反應,形成氮-15,再通過與第4個氫核聚變釋放出1個氦核(α 粒子)和最初的碳-12而產生出能量。主要由於這一貢獻使他獲得了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貝特在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發展了電子對產生理論和研究了各種物質阻擋高速帶電粒子的本領。1947年他最早用重正化理論計算了蘭姆移位,準確地解釋了這個一度使人困惑的實驗。他和E.E.薩耳彼特提出了著名的貝特-薩耳彼特方程,在輕核理論、介子理論和合金的有序-無序態理論等方面也有貢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貝特任曼哈頓計劃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理論物理部主任,負責設計原子彈。原子彈的研製成功和在廣島、長崎相繼投下原子彈,使他產生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提醒人們注意核威脅的存在和需要對核武器加以監督。
  • 1954年貝特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長,1957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和美國科學院院士。1961年被授予費米獎。1970年貝特回到天體物理問題的研究。他和一些合作者計算了中子星內部的物質分布,說明了中子星的最大可能質量小於太陽質量的 2倍。1978年他研究了巨星引力坍縮所引起的超新星爆炸 。理論、核結構理論及核反應理論。

參考資料

  1.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漢斯·貝特簡介
  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7
  3. 陳蔭民. 《中國大百科全書 物理學Ⅰ》.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2-4-1: 第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