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詩稽古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詩稽古編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毛詩稽古編

時期;清

作者;陳啟源

分為;三十卷

有《四庫全書》本,《皇清經解》本。[1]

毛詩稽古編〗三十卷。

陳啟源撰。啟源字長發,江蘇吳江人。康熙時諸生,博通經學,著有《尚書辨略》、《讀書偶筆》、《存耕堂稿》等。是書成於康熙二十六年,卷末自記說:用十四年時間,三易稿乃定。朱鶴齡作《詩經通義》,陳氏實多與參正,然《通義》兼權衡眾說,而是編則訓訪一準諸家《爾雅》,每詩篇義一準諸《小序》,詮釋經旨,則一準《毛傳》,以鄭玄《》注佐之,名物多以陸璣《》為主。名曰《稽古編》,以表明為唐以前專門之學世。所辨正者,以朱熹《詩集傳》為多,歐陽修《詩本義》、呂祖謙《讀詩記》次之,嚴粲《詩輯》又次之。所抨擊者。惟劉瑾《詩集傳通釋》為甚,輔廣《詩童子問》次之。前二十四卷,依次解詩,但不載經文僅標存篇目而已,無所論者,連篇目也不存。凡前人論說已明而不需複述者,也置之不論。次為《總詁》五卷。分有舉目、考異、正字、辨物、數典、稽疑六子目。末為附錄一卷,綜論《》、《》、《》之宗旨。其堅持漢人之說,不容一語有出入,雖未免或失之拘緊,然引據賅博,疏正詳明,俱為有本所言,非臆斷諸家可比,即清初徵實之學,也以此書為盛。

參考資料

  1. 《毛詩稽古編》與清代漢學的展開,道客巴巴 , 2016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