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爾雅(中國第一部詞典) 《爾雅》是辭書之祖。《爾雅》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但未載作者姓名。書中收集了比較豐富的古漢語詞彙。它不僅是辭書之祖,還是典籍——經,《十三經》的一種,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1] 《爾雅》是第一部詞典,「爾」是「近」的意思(後來寫作「邇」),「雅」是「正」的意思,在這裡專指「雅言」,即在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都合乎規範的標準語。《爾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釋古漢語詞、方言詞,使之近於規範。
中文名 | 爾雅 | 位 置 | 儒家的經典之一 |
類 型 | 一部解釋詞義的書 | 著 錄 | 《漢書·藝文志》 |
意 義 | 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 | 成書時間 | 上限不會早於戰國 |
目錄
- 歷史定位
- 全書目錄
- 成書時間
- 主要內容
- 作品評價
- 作者探考
- 注釋版本
▪ 版本概覽 ▪ 新爾雅
歷史定位
在歷史上,《爾雅》備受推崇,這是由於《爾雅》匯總、解釋了先秦古籍中的許多古詞古義,成為儒生們讀經、通經的重要工具書。學習《爾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識鳥獸草木蟲魚之名,增長各種知識。在漢代《爾雅》就被視為儒家經典。唐文宗開成年間刻開成石經時,列入經部。到宋代被列為十三經之一。事實上,《爾雅》並不是經,也不是某一部經書的附庸,它是一本獨立的詞典。人們藉助於這部詞典的幫助,可以閱讀古籍,進行古代詞彙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會,增長各種知識。
歐陽修《詩本義》說:「考其文理,乃是秦漢之間學《詩》者纂集說詩博士解詁。」朱熹則說:「《爾雅》是取傳注以作,後人卻以《爾雅》證傳注。」 [2]
而李學勤先生認為:《爾雅》作為「經」,不是偶然的,並不是湊在經部里的。古代的「經」,有的如《詩》、《書》、《易》的經文、《春秋》的經文等,是自古流傳的基本文獻,當時教育所必需的,有的則是解說引申上述文獻的,如《易》的十翼、《禮》的《禮記》,《春秋》的三傳等。《爾雅》是周代以至漢初歷世學者解經的一種匯編,號稱解經的鑰匙。[3] 《爾雅》在中國語言學史和詞書史上都占有顯著的地位。《爾雅》首創的按意義分類編排的體例和多種釋詞方法,對後代詞書、類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人模仿《爾雅》,寫作了一系列以「雅」為書名的詞書,如《小爾雅》、《廣雅》、《埤雅》、《駢雅》、《通雅》、《別雅》等等,而研究雅書又成為一門學問,被稱為「雅學」。
《爾雅》目錄 | ||
爾雅·釋詁第一 | 爾雅·釋言第二 | 爾雅·釋訓第三 |
爾雅·釋親第四 | 爾雅·釋宮第五 | 爾雅·釋器第六 |
爾雅·釋樂第七 | 爾雅·釋天第八 | 爾雅·釋地第九 |
爾雅·釋丘第十 | 爾雅·釋山第十一 | 爾雅·釋水第十二 |
爾雅·釋草第十三 | 爾雅·釋木第十四 | 爾雅·釋蟲第十五 |
爾雅·釋魚第十六 | 爾雅·釋鳥第十七 | 爾雅·釋獸第十八 |
爾雅·釋畜第十九 |
成書時間
《爾雅》成書於戰國或兩漢之間,上限不會早於戰國,因為書中所用的資料,有的來自《楚辭》、《列子》、《莊子》、《呂氏春秋》等書,而這些書是戰國後的作品。書中談到的一些動物,如狻猊(suān ní,即龍九子之一,形如獅子),據研究,不是戰國以前所能見到的。也有認為《爾雅》成書的下限不會晚於西漢,因為在漢文帝時已經設置了《爾雅》博士,到漢武帝時已經出現了犍為文學的《爾雅注》。
主要內容
《爾雅》全書收詞語4300多個,分為2091個條目。本20篇,現存19篇。它大約是秦漢間的學者綴緝先秦各地的諸書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的。這些條目按類別分為「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yuè)」、「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chù)」等19篇。
這19篇的前3篇與後16篇有顯著的區別,從內容的類別來看,可以分為六類: 一 專門解釋字義詞義的,有《釋詁》、《釋言》、《釋訓》 ; 二 有關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稱,為《釋親》、《釋宮》、《釋器》、《釋樂(yuè)》 ; 三 有關天文的,《釋天》 ;四 有關地理的,《釋地》、《釋丘》、《釋山》、《釋水》 ;五 有關動物的《釋鳥》、《釋獸》、《釋畜》、《釋蟲》、《釋魚》;六 有關植物的《釋草》、《釋木》。
例如
如、適、之、嫁、徂(cú)、逝,往也。(釋詁) 克,能也。(釋言) 明明,斤斤,察也。(釋訓) 其中「釋詁」是解釋古代的詞,它把古已有之的若干個詞類聚在一起,作為被訓釋詞,用一個當時通行的詞去解釋它們。「釋言」是以字作為解釋對象,被訓釋詞大多只有一兩個。「釋訓」專門解釋描寫事物情貌的疊音詞或聯綿詞。儘管作為語文詞典來說,它的注釋過於籠統,許多條目僅僅是同義詞表,但是遠在公元前3世紀就能產生出這樣的著作,就是在世界詞書編纂歷史上也堪稱第一了。
《爾雅》後16篇是根據事物的類別來分篇解釋各種事物的名稱,類似後世的百科名詞詞典。其中「釋親」、「釋宮」、「釋器」、「釋樂」等4篇解釋的是親屬稱謂和宮室器物的名稱。
例如
謂我舅者,吾謂之甥也。(釋親)
門側之堂謂之塾。(釋宮)
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釋器)大鼓謂之鼖(fén),小者謂之應(yìng)。(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等5篇解釋的是關於天文地理方面的詞語。例如: 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釋天)墳莫大於河墳。(釋地)
絕高為之,京;非人為之,丘。(釋丘)
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釋山)
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溝,注溝曰澮,注澮曰瀆。(釋水)
「釋草」、「釋木」以下7篇解釋的是關於植物動物方面的詞語。
例如
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釋草)
樅,松葉柏身。檜,柏葉松身。(釋木)
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釋蟲)
鯤,魚子。(釋魚)
舒雁,鵝。舒鳧(fú),鶩(wù)。(釋鳥)
羆,如熊,黃白文。(釋獸)
狗四尺為獒。(釋畜)
《爾雅》後16篇相當於百科詞典。在漢代,兒童在完成識字階段的教育後,要讀《論語》、《孝經》和《爾雅》這3部書。儘管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爾雅》的知識容量相當有限,但是在古代已經非常可觀了。所以有人說,《爾雅》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作品評價
《爾雅》被認為是中國訓詁的開山之作,在訓詁學、音韻學、詞源學、方言學、古文字學方面都有着重要影響,其中的今話是漢代的話。
《爾雅》是我國第一部按義類編排的綜合性辭書,是疏通包括五經在內的上古文獻中詞語古文的重要工具書。 由於《爾雅》在文字訓詁學方面的巨大貢獻,自它以後的訓詁學、音韻學、詞源學、文字學、方言學乃至醫藥本草著作,都基本遵循了它的體例。後世還出了許多仿照《爾雅》寫的著作,被稱為「群雅」,由研究《爾雅》也產生了「雅學」。
作者探考
《爾雅》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但未載作者姓名。
它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孔子門人所作,有的認為是周公所作,後來孔子及其弟子作過增補。後人大都認為是秦漢時人所作,經過代代相傳,各有增益,在西漢時被整理加工而成。 大約是秦漢間的學者,綴緝春秋戰國秦漢諸書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的。
《西京雜記》:郭威,字文偉,茂陵人也,好讀書,以謂爾雅,周公所制。而爾雅有張仲孝友。張仲,宣王時人,非周公之制,明矣。余嘗以問楊子云(楊雄字子云),子云曰:孔子門徒游夏之儔所記(儔音酬,輩也。游,子游。夏,子夏),以解釋六藝者也。家君以為外戚傳稱:史佚教其子以爾雅。爾雅,小學也。又《記》言:孔子教魯哀公學爾雅。爾雅之出,遠矣。舊傳學者,皆雲周公所記也。張仲孝友之類,後人所足耳。
注釋版本
版本概覽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著錄有《爾雅》3卷20篇。唐朝以後將它列入「經部」,成為了儒家經典之一。現存《爾雅》為19篇,與班固所說的20篇不同。有人認為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鳳則認為原來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從漢唐到清代,為《爾雅》作注的人很多。現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晉代郭璞的《爾雅注》。郭璞花18年的時間研究和註解《爾雅》,以當時通行的方言名稱,解釋了古老的動、植物名稱,並為它注音、作圖,使《爾雅》成為歷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參考書。[4]
《十三經註疏》中的《爾雅註疏》[5] 採用的是郭璞的《爾雅注》和北宋邢昺的《爾雅疏》。清人研究《爾雅》的著作不下20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邵晉涵的《爾雅正義》和郝懿行的《爾雅義疏》。今人注有徐朝華的《爾雅今注》,文字深入淺出、簡明扼要,並附有筆畫索引,最利於翻檢、學習。
由於爾雅解釋非常簡單,它所涉及的許多語言知識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後代又出現了許多注釋、考證它的著作,如: 清朝馬國翰《爾雅古注》
晉朝郭璞《爾雅注》
清邵晉涵《爾雅正義》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
近人周祖謨《爾雅校箋》
新爾雅
後世還出了許多仿照《爾雅》寫的著作,稱為「群雅」。
如:明朝方以智《通雅》,清朝洪亮吉《比雅》。
值得關注的是:元和汪榮寶和仁和葉瀾編纂,由上海明權社於光緒二十九年發行的《新爾雅》。這部爾雅,是由留日的中國學生編纂、出版的第一本向中國的讀者解釋說明西洋的人文、自然科學新概念、術語的術語集。戊戌變法失敗以後,留學生們試圖通過開展啟蒙運動和譯介西方新知來促進中國社會的進步和變革,然而當時出版界「癸卯、甲辰之際,海上譯籍初行,社會口語驟變,報紙鼓吹文明、法學、哲理名詞稠疊盈付。然行之內地,即積極消極、內籀外籀,皆不知為何語。」為消除語言上的混亂想想,當時的社會急需能夠通俗易懂地解釋這些新詞、譯語的術語集合新詞辭典。因運而生的《新爾雅》正是此類工具書的嚆矢。
參考文獻
- ↑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04 ]
- ↑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9]
- ↑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04 ]
- ↑ 通南京網.2012-08-05,引用日期2013-04-16
- ↑ sidamingzhu.org,引用日期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