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原圖鏈接來自 百度 的圖片

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武漢理工大學進行學科整合,實行強強聯合的結晶,是武漢理工大學校重點建設的學科之一。學院本着「團結、求是、務實、創新」的工作方針,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重點,為爭創兩個一流而努力奮鬥。

學院涵蓋了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現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1] 4個本科專業;設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師資力量

通過多年的建設,信息工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國家「萬人計劃」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教授、副教授89人,博士生導師26人,省部級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幹4人,在校本科生3000餘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790餘人,留學生18人。

學院依託「光纖傳感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擁有「寬帶無線通信與傳感器網絡」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和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同時還有國家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研究中心華中實驗室、通信技術研究所和嵌入式系統與技術研究所等10餘個研究所(室)。在光信息處理與光纖傳感技術、非線性系統理論與智能檢測技術、現代通信理論與寬帶接入技術、信號處理與信息傳輸技術、系統監控和診斷理論與技術、智能機器人及其控制理論與技術等研究方向上已形成顯著的特色與優勢。近年來,學院承擔了包括國家「973」、「863」計劃、國家重大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和面上項目)、國防預研項目、教育部、交通部及湖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共計69項,年均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獎勵10餘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373項(獲授權228項);學院教師先後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EI[2]收錄達1000餘篇。

教學團隊

學院有一批長期從事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和研究的優秀教師,教學質量工程建設成果顯著,擁有國家精品課程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為湖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通信工程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湖北省級品牌專業、首批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和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湖北省品牌專業;通信工程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教學成果

近年來,出版統編教材40餘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學院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比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482人次,省級獎勵533人次,歷年學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

交流與合作

學院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和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係,先後有20多名中青年教師赴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新西蘭俄羅斯瑞典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研究機構進行深造、講學、訪問及合作研究,與英國利茲大學和伯明翰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2+2」、「2+3」、「1+1+1」等人才聯合培養模式,有效促進了學科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視頻

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2019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軍訓光影記錄
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介紹視頻~歡迎報考武漢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