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武漢市江岸區實驗小學

武漢市江岸區實驗小學位於解放大道以南,毗鄰京漢大道,是一所市級辦學水平先進學校,由原球場新村小學和原實驗小學的優質資源整合而成,是江岸區教育局着力打造的實驗品牌教育鏈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的學校。

目錄

學校簡介

武漢市實驗小學位於解放大道以南,毗鄰京漢大道,是一所市級辦學水平先進學校,由原球場新村小學和原實驗小學的優質資源整合而成,是江岸區教育局着力打造的實驗品牌教育鏈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學校堅持「為了學生終生幸福和發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辦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書法教育和學生特色隊伍為突破口,形成了具有實驗特點的辦學特色。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小學數學教材實驗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全國體育明星學校、湖北省基礎教學改革體育校本教研先進學校、湖北省少先隊工作示範學校、武漢市科技教育先進學校、武漢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武漢市寫字教學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

體育成就

台式排球

台式排球——這項由該校體育老師王勇新創的球類運動項目,其打法是用直徑為18.6厘米的球,在長為3米,寬為1.9米、高為17厘米、球檯台面距離地面為0.76米高的球檯上運用推球、搓球、墊球、扣球、切球等基本技術進行對壘。因為是在球檯上打球,故取名為「台式排球」。台式排球可以兩人打,亦可以四人打,兩人打稱為「單打台式排球」,四人打稱為「雙打台式排球」。王勇老師說,台式排球的體積比乒乓球大,所以球速球路變化比乒乓球慢,打球者能提早對來球作出判斷。它不是借用器械而是用手直接觸擊球,所以對來球快慢力量的大小感覺更直接,調動技術動作更准。武漢市實驗小學通過近三年開發與應用論證:「台式排球是一項集競爭性、娛樂性、健身性於一體,易學、易會、易掌握,適合廣大群體,易推廣、易普及的運動項目。」目前,台式排球作為該校校本課程引入教學之中,充實了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師生課外文體活動。

台式排球作為地方學校體育資源,現已被中央教科所列為全國「十五」重點科研課題,作為球類發明現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予以授權。4月底,在武漢市實驗小學台式排球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動,一些中小學的體育老師們親身感受了台式排球的玩法。

功夫扇

功夫扇——以「陽光體育鍛煉」為理念,以培養學生身心健康、強健體魄、意志堅強、充滿活力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及團結協作精神為目標。在每周都會練習一次,「功夫扇」顯示出實小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成為學校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筷子操

筷子操——一雙雙紅綢緞繫着的筷子,在學生們手中發出整齊劃一的敲打聲,伴隨着筷子的節奏,學生們做着各種體操動作,並不時改變隊形、方位。「筷子操」選用筷子作為體操道具,旨在取「筷」的諧音「快」,意即「快樂」,讓學生們脫離體育鍛煉的枯燥,從中感受快樂,激發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同功夫扇一樣,每周都會練習一次,學生們兩手持筷子,隨着音樂節奏相互對敲,並配合較大的肢體動作,達到鍛煉的目的。

現代教育

現代教育是伴隨着現代社會的形成而出現的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類社會和教育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是迄今為止教育發展的最高階段 ,也是人類教育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1]

中國的現代教育[2]起始於十九世紀下半葉。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一批具有早期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便在粵著書立說,主張效法西方的先進技術和制度,提倡通過改良和變法,實現國家富強,並促成了學習西方知識的風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