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樟普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樟普寮

圖片來自xuite

樟普寮,又名漳浦寮臺灣地名,位於南投縣南投市鳳山里,以鳳山寺為中心而形成的集村聚落。其地處八卦台地之六分寮面,故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約為400公尺左右,由縣道139線縱貫於南北,為當地主要的交通動線。[1]

歷史

清雍正年間,因臺灣的平原地帶大多已被開墾,趨於飽和與競爭之下,不得不另覓新的開墾地,於是轉往內山地帶(泛指南投一帶)移墾。清乾隆中葉,來自中國福建漳浦縣人士藍寒首入移墾至此,墾民為解思鄉情懷,將該地命名「漳浦寮」,後人則訛寫「樟普寮」。但根據鳳山寺沿革記載,最早於清雍正11年(1733年)已有居民入住於此,因當地樟林遍野,有如家鄉漳浦縣,故取「漳浦」之意,以諧音方式命名「樟普寮」。

1999年9月21日發生集集烈震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對災區範圍內所有基點展開檢測,在所有基點之中發現樟普寮向東南偏東之方位位移0.78公尺,但位移量遠不及於東勢8.48公尺。就基線分析而言,第二條基線(虎子山-樟普寮)對比地震發生前則縮短2.406公尺,綜合全部檢測數據來分析,顯示出車籠埔斷層大茅埔-雙冬斷層對周邊縣市的土地產生明顯的抬升、下降、位移之變化量,使災區範圍內所有基點近乎全數變動。

地理

樟普寮在地理上是座落於六分寮面,故地勢平坦,高度約在400公尺左右,呈狹長帶狀之河階台地面,軸部走向約與八卦台地相當,呈西北-東南之走向。在樟普寮南方有座海拔424公尺之樟普寮山,雖名為樟普寮,實際位置卻在鳳鳴里境內,二地之間相距甚遠。

樟普寮主要交通是八卦路,為縣道139線一部分,南北可連結彰化縣芬園鄉南投市區,並可透過縣道139乙線抵達橫山(指南投市永興里的地名)。此外,縣道139線也是沿著這塊六分寮面而行,故此一路段筆直而平順,並且貫穿鳳山里全境,樟普寮的信仰中心鳳山寺則緊鄰這條公路。現有的大眾運輸是彰化客運,僅有「員林-樟普寮-南投」車次會經過樟普寮,來回各有9次班車,其站址位於鳳山寺前。

參考文獻

  1. 樟普寮,xu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