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森林之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森林之歌》是由國家林業局、財政部、中央電視台聯合攝製,由陳曉卿、馬偉平任總導演的自然生態類紀錄片[1]

該片分為政論篇和自然篇,共11集,介紹了中國的典型林區,珍惜森林物種,中國特有的野生保護動物以及圍繞森林生活的人們。

該片於2007年12月1日至11日每晚22:40分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首播。

劇情簡介

中國森林面積小,資源數量少,地區分布不均,但因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不同,森林從冰原,到大漠,從海洋,到高山,加之植物種類繁多,森林植物和森林類型極為豐富多樣。該片深入東北森林、秦嶺、塔克拉瑪干沙漠、藏東南林區、神農架、橫斷山脈、海南熱帶雨林、南海紅樹林等現有的典型林區,介紹紅松、胡楊、雲杉、銀杏、母生等珍稀的森林物種,中國特有的野生保護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東北虎及長臂猿等,展示了森林的神奇與美麗,以及人、動物和森林的和諧共生關係。

分集劇情

第1集《萬木撐天》

森林是一個神奇而美妙的生命世界,它們每天承接這天賜的雨露陽光,吸吮着大地的乳汁,自由自在而又神秘莫測。大自然對於人類的恩賜與眷顧之情,總是通過森林來傳達。而人類改善環境的願望,常常是藉助森林的力量來實現。綠色的森林,支撐起了人類的昨天和今天,也必將為人類的明天擎起一個綠意蔥蘢的世界。因為,人類要生存繁衍下去,始終離不開森林的呵護[2]

第2集《綠滿天涯》

這是一個春天裡的故事。1982年3月2日,是中國第一個植樹節。這一天,77歲的鄧小平同志帶領全家人來到北京玉泉山上,興致勃勃的在這裡種下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一個春天接着一個春天,轉眼間26個春天過去了,當年種樹的老人已靜靜的離我們而去,但是玉泉山上的這棵松樹已經長成了婷婷如蓋的大樹。它似乎明白老人的心意,開始精心的承擔起守護大地的神聖職責。舉目遠望,我們發現,在遼闊的祖國大地上,滿山遍野的小樹正在茁壯的成長着。

第3集《綠色版圖》

在我們熟悉的人類社會之外,在被逐漸遺忘的自然世界,生命在歡唱。我們進入人跡罕至的森林中,感受大自然的嚴酷和恩賜,聆聽最原始的歌聲。我們記錄生命的寂寞與燦爛,精彩與艱難,記錄它最初與最後的身影,記錄一個國家的森林版圖。從冰原,到大漠,從海洋,到高山,在一些極端的環境下,我們可以看到森林裡的居民,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所表現出的頑強生命力和奇妙適應性,這讓它們經歷了比人類歷史長得多的時間,依然生機勃勃。

第4集《雲橫秦嶺》

「甲板」是一隻十二歲的成年公金絲猴。它所在的猴群,生活在秦嶺山脈北坡海拔兩千米的山谷中。「甲板」有八個妻子,他最寵愛的是最年輕的母猴「圓圓」。不遠處,被掃地出門的流浪公猴組成了一個部落,「八字頭」在其中最為強壯。他每天準備着,並將成為其他家庭家長地位的挑戰者。一場爭奪王位的戰爭一觸即發。

第5集《北國之松》

長白山是地球同緯度帶上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綜合體,它不僅有着雄渾的地質地貌,奇特的自然景觀,更是一座世界上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立體寶庫。本集主體故事將圍繞紅松展開。在長白山北坡,一粒粒剛剛成熟的紅松籽在風的推動下離開了大樹的搖籃,與其他一些單純靠風傳播種籽的樹種相比,聰明的紅松卻讓種籽變得更大、更有營養,吸引了眾多的食客,並通過動物來傳播種籽,松籽是整個食物鏈當中重要的第一環。由於人工採摘松籽的數量越來越大,給紅松的正常繁殖帶來了困難,另外一方面也給以松籽為食的動物的生存產生了威脅。冬季,漫天大雪飄落地面,紅松的另一個朋友——黑熊卻在林間拚命地找尋着任何可以找到的食物。森林中的黑熊沒有冬眠,它能否度過這個漫長的冬天。

視頻

森林之歌 相關視頻

森林之歌 第1集 萬木撐天
森林之歌 第9集 森林隱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