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棘龍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棘龍科
圖片來自depositphotos

棘龍科學名:Spinosauridae)是群獨特的獸腳亞目恐龍。是一群獸腳類恐龍,比較有名的棘龍生活在阿爾布到森諾曼階,約112至97百萬年前。

牠們是群相當大型的二足掠食動物,擁有修長、類似鱷魚的頭顱,上有圓錐狀的牙齒,這些牙齒有非常小的鋸齒狀邊緣,或者沒有鋸齒狀邊緣。齒骨的前部牙齒往外突出,成為這群動物的外表特徵。

棘龍科的名稱來自於棘龍的背部帆狀物,由多條神經棘構成。這些帆狀物的功能仍在爭論中,但普遍的解釋是做為調節體溫使用、用來威嚇可能的攻擊者、或是視覺辨識物。有些古生物學家更提出,這些神經棘支撐著由肌肉、脂肪構成的隆肉。

棘龍科臀部較其他物種翹上許多,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原因,大部份科學家認為應該是用於方便交配。 棘龍科的化石已在非洲歐洲南美洲亞洲澳洲[1]等地發現[2]。其他的大型掠食性恐龍都有適合撕咬的牙齒與頜部,而棘龍科的牙齒與頜部似乎較適合捕食大型魚類。

演化歷史

最早的棘龍科恐龍出現於侏儸紀晚期,並繁盛於白堊紀早期。目前發現的侏儸紀晚期化石,僅限於牙齒,地質年代約1億5200萬年前。棘龍科似乎消失於土侖階阿根廷土侖階地層,曾發現過類似棘龍科的牙齒,近年發現這些牙齒屬於偽鱷類。近年在中國河南省馬家村組發現一顆重爪龍亞科的牙齒,地質年代屬於桑托階中期。

古生物學

獵食行為

與其他大型掠食恐龍(例如異特龍暴龍)相比,棘龍科的顱骨形狀、結構有非常大的不同。大部分掠食恐龍的頜部寬而高;棘龍科的頜部扁而狹窄。許多古生物學家因此推測棘龍科無法像其他獸腳類恐龍以大型、強壯的動物為食,而有不同的獵食方式。

漢斯·戴爾特·蘇伊士(Hans-Dieter Sues)等人研究激龍的頭骨,推測棘龍科是以迅速、強力的嘴部咬合,配合強壯的頸部肌肉作出快速的下咬、後縮動作,將小型獵物咬在嘴中。由於狹窄的嘴部形狀、交錯的圓錐狀牙齒,使嘴部的獵物很難脫困。

食性

因為棘龍科具有類似現代長吻鱷的頜部與牙齒,牠們過去常被視為是魚食性動物,以魚類為主食。在2007年,埃米莉·雷菲爾德(Emily Rayfield)使用重爪龍的顱骨,計算了棘龍科的生物力學結構。他們發現重爪龍的顱骨結構、咬合力,與現代長吻鱷的模式吻合;這顯示至少重爪龍亞科是以魚類為主食,而棘龍亞科似乎是多種食物來源的動物。

證據顯示棘龍科恐龍以魚類、以及許多小型到中型的動物為食,也包括了小型恐龍。曾經在重爪龍的胃部區域,發現了魚類鱗片,以及一隻年輕禽龍的被消化骨頭;另外曾在一個棘龍標本上,發現了一個魚類骨頭嵌入齒槽;此外還有一個證據顯示一隻棘龍科恐龍正吞食一隻翼龍類。有可能棘龍科是廣生性物種,以魚類、中小型動物為食。

棲息地

在2010年,一項針對棘龍科牙齒的氧同位素研究,分析棘龍重爪龍激龍暹羅龍的氧同位素組成,並與同時代的其他獸腳類恐龍、烏龜鱷魚互相比較。研究人員發現棘龍科牙齒的氧同位素組成,較接近同一地區發現的烏龜、鱷魚,而不類似同一地區的獸腳類牙齒。在棘龍科中,棘龍牙齒的氧同位素組成是最接近其他獸腳類恐龍,而暹羅龍牙齒的氧同位素組成與其他獸腳類恐龍的差距最大。研究人員推測棘龍科是半水生動物,可在陸地、水域中生存,類似現代鱷魚、河馬。研究人員並推測棘龍科是以魚類為主食,以避免與當地的大型獸腳類恐龍競爭相同食物來源[3]

參考文獻

  1. Barrett, P.M., Benson, R.B.J, Rich, T.H., and Vickers-Rich, P. (2011). "First spinosaurid dinosaur from Australia and the cosmopolitanism of Cretaceous dinosaur faunas. Template:Wayback" Biology Letters online preprint doi:10.1098/rsbl.2011.0466
  2. 存檔副本. [201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1). 
  3. Amiot, R.; Buffetaut, E.; Lécuyer, C.; Wang, X.; Boudad, L.; Ding, Z.; Fourel, F.; Hutt, S.; Martineau, F.; Medeiros, A.; Mo, J.; Simon, L.; Suteethorn, V.; Sweetman, S.; Tong, H.; Zhang, F.; and Zhou, Z. Oxygen isotope evidence for semi-aquatic habits among spinosaurid theropods. Geology. 2010, 38 (2): 139–142. doi:10.1130/G30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