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梨軍支比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梨軍支比丘
圖片來自ctworld

梨軍支比丘釋迦牟尼佛駐世時,釋迦世尊的比丘弟子之一,雖在釋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修行並證到阿羅漢果,但因為過去世曾經不孝父母不肯供養的關係,今世經常得飢餓的果報,最後食沙而亡,為佛門中著名的公案之一,記載於《撰集百緣經》第10卷[1],此公案也警示後世,因果不昧、因果報應如影隨形,不孝父母、惡口的業報之可怕。

食沙涅槃

梨軍支比丘出家後,每次外出托缽總是空缽而返,因此非常的鬱悶。有一天他經過佛塔看見有少許的污穢,便發心整理使其清潔,結果外出乞食竟然滿缽而返,因此很歡喜地與大眾分享他的境遇,並表示之後希望由他來發心打掃,讓他得以修福並得到溫飽。有天他睡過了頭,舍利弗尊者正好帶領他的五百位弟子前來拜見釋迦牟尼佛,見到佛塔無人打掃就順手整理乾淨,梨軍支比丘醒來後發現佛塔已打掃乾淨,便悵然地向舍利弗表達自己的憂慮:「今日又要飢餓一天了」,舍利弗知道原因後,表示將帶他入城應供以得到飽足,並請他不必擔憂。但這天施主夫婦正在吵架,根本沒有準備供養,兩人只得空缽而返,第二天,舍利弗再次帶著梨軍支比丘到城中的一位長者家接受供養,這次參加的比丘們皆獲得豐富的食物,唯讀梨軍支比丘被遺漏了,他大聲地表達自己尚未分得齋食,但主人竟然沒有聽到,最後只得飢餓而返。

第三天,阿難尊者知道了這件事,深感憐愍,便告知梨軍支比丘:「今日受供養將會為他帶回食物,讓他得以溫飽」,但是能夠受持八萬四千諸法藏門未曾遺漏、於佛陀弟子中記憶力第一的阿難尊者,這天居然將這件事忘得一乾二凈,最後空缽而返。第四天,阿難尊者再次為梨軍支比丘帶回食物,在準備回程的路上遇到惡犬追逐,萬不得以之下,只能丟下食物來脫身。後來目犍連尊者知道了這件事,第五天為他取回食物,但回程的途中遇到了大鵬金翅鳥,大鵬金翅鳥迅速地搶走尊者手中的缽飯然後丟到海中。第六天,舍利弗繼續為梨軍支比丘取回缽飯,到了房門口,房門居然自動關上,怎麼樣也打不開,尊者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入房內,取食的過程中居然不小心打翻了一地,這天梨軍支比丘還是不得而食。到了第七天,梨軍支比丘依然沒有飯吃,他感到非常的慚愧、深感懺悔,自知業障深重,便於四眾前飲水食沙,最後進入涅槃。

內容概要

出家證果

當時,釋迦牟尼佛舍衛國祇園精舍,舍衛城中有位婆羅門婦女產下一男嬰,這男孩容貌醜陋、身體穢臭,當他要喝奶時,母乳一進到口中都變成敗奶,他的父母只好雇用其他可哺乳的婦女餵養,但仍然發生一樣的狀況,於是只能以酥蜜塗在指上,一點一滴的將他餵養長大,並為他取名為「梨軍支」。就這樣梨軍支在半飢餓的狀態中成長,始終無法得到溫飽,有一天比丘們威儀詳序托地缽進城化緣,然後皆滿缽而返,梨軍支見到很開心,心想自己應該跟隨佛陀出家修行,或許就能得到溫飽,因此來到祇園精舍祈求依止佛陀出家修行,釋迦牟尼佛慈悲應允。梨軍支出家後精進修持,很快地證到了阿羅漢果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