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缽有什麼由來和講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缽有什麼由來和講究?
圖片來自六圖網

缽是什麼?它有什麼由來和講究?「缽」是梵文Pātra的音譯,也稱為缽多羅可缽多,是僧侶食器的意思。由於漢文本來就有一個意指飯器的「缽」字,故而《敕修百丈清規》以為這是華梵兼名的詞。其文云:「梵雲缽多羅,此雲應量器,今略雲缽,又呼缽盂,即華梵兼名。」

原文

  佛教常用的缽,又稱應器、應量器,是印度僧侶手托着用來承受施捨的法器,也是盛飲食供於佛前的供養之具。 「缽」是梵文Pātra的音譯,也稱為缽多羅可缽多,是僧侶食器的意思。由於漢文本來就有一個意指飯器的「缽」字,故而《敕修百丈清規》以為這是華梵兼名的詞。其文云:「梵雲缽多羅,此雲應量器,今略雲缽,又呼缽盂,即華梵兼名。」所以叫作應器或應量器,或者是其體、色、量三方面都與法相應,故名應器。或是由於堪為受供者所用,或者是視胃口來吸取食物的器具亦即與食量相應的,故叫應量器。 缽的形制非常簡單,近似於中國古代的「盂」。缽壁與開口平行的面為圓形,中空以盛飲食。缽的遺品中有石缽、金銅缽、木缽、乾漆缽、瓷缽等。石缽、金缽、銀缽為佛、菩薩的供養具,其他則為僧侶所用,包缽之布,稱為缽袱、缽袋、缽囊,置放缽的台稱為缽支。缽原本沒有覆罩之物,但是《釋氏要覽》中的記載引用了律藏而答應運用覆物,這種覆物是缽蓋,運用缽蓋的缽是作為供養具的缽。 佛缽的形狀,《出三藏記集》卷十五中說:「又於此國見佛缽,光色紫紺,四際燦然。」而《高僧傳·法顯傳》「弗樓沙國條」也類似地講佛缽是雜色而多黑,四際清楚,厚二分許,甚有光澤。容量方面,《法苑珠林》講是三斗,《高僧傳·法顯傳》講是二斗。此外《大智度論》卷二十六中說,所以禁絕比丘蓄用佛缽,以其重故,它沒有清晰其具體容量。有人問佛陀的諸位僕人羅陀爾喜、迦須那利、羅多那、伽娑婆羅、阿難等,常持執佛缽隨從世尊,缽已然重,為何不憐惜他們。答覆以為僕人雖執持佛缽,以佛之威德力故,又恭順尊重佛,是以不覺其重,何況阿難身力也大。顯然佛缽是非常沉重的。  

  佛陀思惟:往昔諸佛,皆是持缽受供,我如今當以什麼器皿受二商主食物供養。這時四天王知曉,立即以金缽奉上,佛不願受。四天王又以銀缽、玻璃缽、琉璃缽、赤珠缽、瑪瑙缽、硨渠缽相繼奉上,佛陀皆不受。  

  在律制上,規則缽有「體」、「色」、「量」等三法。

  「體」指缽的材質。《四分律》中提及缽之品種云:「缽者有六種,鐵缽、蘇摩國缽、烏伽羅國缽、優伽賒國缽、黑缽、赤缽。大要有二種,鐵缽、泥缽。」制止運用由木、石、金、銀、琉璃、寶、雜寶所作成的缽,並以此簡別在家和外道。

  「色」指缽之色彩。《四分律》限用黑、赤兩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禁絕薰染其他色彩。

  「量」缽的容量。《四分律》卷九舉出大、中、小三種。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但是依據唐代的量法,應是一斗至五升之間。

  比丘不得儲存多缽,護持缽當如護持自己眼睛一般,應當常以澡豆洗淨除去垢膩。缽損壞時,若五綴(五種修補辦法)而不漏,則不得求新缽(經修補後再用的缽,即稱五綴缽)。缽置於地上時,若有轉倒之虞,則當作缽支以安頓之,攜帶時則應收入缽囊(或稱缽袋、缽絡、絡囊)。[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