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梁克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梁克家
 南宋名臣、學者

字 號 :字叔子

民 族 :漢族

官 職 :右丞相

爵 位 :鄭國公

追 贈 :少師

諡 號 :文靖

出 生 地 :泉州晉江

出生時間 :1127年3月17日

去世時間 :1187年7月24日

主要作品 :淳熙三山志、中興會要

主要成就 :編撰福建地理志


梁克家(1127年3月17日 [1]-1187年7月24日[2]),字叔子,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南宋名臣、學者

  • 梁克家自幼聰敏,勤奮自勵。宋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年)中狀元,初任平江僉判,後官至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參知政事。
  • 乾道八年(1172年),拜右丞相後兼任樞密使。乾道九年(1173年)以觀文殿大學士身份出知建寧。
  • 淳熙六年(1179年),起知福州。淳熙八年(1181年),召除醴泉觀使。
  • 淳熙九年(1182年)拜右丞相,封儀國公。淳熙十三年(1186年),晉封鄭國公。
  • 淳熙十四年(1187年),梁克家病卒,追贈少師,諡號「文靖」。
  • 著有《淳熙三山志》、《中興會要》等。[3]

人物生平

早年讀書

  • 關於梁克家的祖籍地問題,地方史界說法不一,有晉江說和南安說;而晉江說所指具體地區,又有今石獅市蚶江石湖(蚶江古屬晉江縣。《晉江歷史人物傳》、《泉南掌故札記》等均持此說)、晉江市(古屬晉江縣)、泉州市區(古晉江縣城和泉州郡城)三說。
  • 梁克家曾在石湖金釵山六勝塔(今位於石獅蚶江鎮)下的魁星堂內讀書。《閩書·卷7·方域志》:「金釵山,地名石湖,又名日湖,日所出處也。舊浯嶼水寨,今移於此。東西兩山,延袤若兩釵股。其凹處有石塔,號六勝。宋·政和初,僧祖慧、宗什等,以其地類明州育王山,募緣為石塔,其壯麗不減城中開元寺塔也。宋·梁文靖(梁克家)嘗讀書塔下,有堂名魁星,久廢。皇朝(明)·萬曆(1573年-1620年)中,寨帥臧京構新之……」(《泉州史跡·六勝塔》)
  • 由於經歷幾個朝代的戰火,蚶江石湖金釵山上的魁星堂早已無存,其遺址的具體方位也不可考。

青年遊學

  • 青年時代,梁克家為諸生,曾就讀於泉州學宮。清道光《晉江縣誌·卷12·古蹟志坊宅附·城中古蹟·瑞蓮堂》:「瑞蓮堂,在州學講堂之右,為梁克家肄業所。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秋,堂下池產雙蓮,守辛次膺以詩紀瑞。是年,公(即克家)首選。明年,廷策第一。不十年,至宰相。乾道七年(1171年),林教授岊建斯堂,額曰『瑞蓮』。嘉定十六年(1223年),立文靖公祠其中,教授張叔椿為記。淳祐九年(1249年),陳教授伯圭重飾。今廢。」
  •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梁克家遊學至潮州府揭陽縣京崗。揭陽縣原縣令孫乙之子孫白,見梁克家談吐風雅,才學淵深,便重金聘請他至家中擔任塾師,為孫家子侄教授經史詩文。梁克家與孫白,賓主互敬,歷時七年之久。
  • 今京岡猶存「隱相祠」和「夢龍滌爪處」。「隱相祠」即孫氏家廟,是孫氏先祖為祭祀有恩於京岡孫家的宰相梁克家而建。「夢龍滌爪處」碑則更加傳奇,說是孫白夢見一條黃龍降於宅前小溪,龍爪在水中屈伸翻騰。第二天,適逢身穿黃麻布衫的梁克家蹲於小溪前洗手,孫白便將這位梁先生認定為「應夢的黃龍」。孫家後來為此立下這塊「夢龍滌爪處」碑。[3] 
  • 梁克家素與朱熹交好,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七月至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七月朱熹任同安縣主簿期間,朱熹應梁克家之邀,遊歷潮州。慶元間(1195年-1200年),朱熹還特地為孫家書齋撰寫一篇《隱相堂序》。

狀元及第

  • 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梁克家從揭陽回泉州參加福建鄉試,獲首魁(即解元)。
  • 紹興三十年(1160年),梁克家上京城臨安(今杭州)參加會試,位列一甲之選,不久殿試時更由宋高宗欽點狀元及第。《宋史·列傳143·梁克家》載:「紹興三十年(1160年),廷試第一,授平江簽判(治所在今江蘇省吳縣)。

嶄露頭角

  •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率兵南侵,在採石(今安徽當塗縣西北)為宋軍所敗,完顏亮在敗途中為部下所殺。金都督府派人到鎮江與南宋朝廷議和,淮南金兵北撤。南宋滿朝文武皆議要乘機進取,唯獨平江簽判梁克家致書兵部侍郎陳俊卿試圖阻止貿然進兵。《宋史·列傳143·梁克家》載:時金主亮死(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率兵南侵,在採石[今安徽當塗縣西北]為宋軍所敗,完顏亮在敗退途中為部下所殺,金都督府派人到鎮江與南宋朝廷議和,淮南金兵北撤。),眾皆言可乘機進取,克家移書(兵部侍郎)陳俊卿,謂:『敵雖退,吾兵力未振,不量力而動,將有後悔。』俊卿歸以白丞相陳康伯,嘆其遠慮。」
  • 隆興元年,孝宗即位,陳俊卿馬上廷薦梁克家。後梁克家被召為秘書省正字,遷著作佐郎。
  • 梁克家在臨安任職時,朝廷舉行郊祀卻逢雷震之變,「災異數見」。克家於是上疏請求「下詔求言」,讓侍從、台諫、卿監、郎官、館職等各部門「自查自糾」。克家自己也條陳「六事」:克家條六事:一正心術,二立紀綱,三救風俗,四謹威柄,五定廟算,六結人心。內容覆蓋極廣,力求祛弊革新,意義非凡。特別是在「廟算」(即軍事決策)上,他把與北方金國的邊界關係總結為「將、兵、財」三說。
  • 不久,梁克家累遷中書舍人,出使金國。金人在得知梁克家是狀元出身時,對他十分尊敬,在賓館中設宴招待他。席間宴射為樂,梁克家接連數十發中的,更令金人刮目相看。克家返朝不久,金廷派人前來臨安祝賀會慶節(即皇帝生日)。為嚴肅朝儀,克家請旨讓金使由南門入朝,南宋百官則由北門進,其餘侍從統統只能在殿門外守候。後來,此舉成為南宋法定禮儀。
  • 乾道三年(1167年),梁克家遷任給事中,史載其「多執奏無隱」,也就是說他做事坦蕩,從不藏着掖着。宋孝宗曾命克家分析當時存在的風氣弊病,梁克家直言不諱地列四條曰:「欺罔、苟且、循默、奔競。」[3] 

屢議大政

  • 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兼知院事。
  • 進入南宋, 「異論相攪」的表現變為和戰之爭,高宗朝其影響還並不大,而在孝宗朝則已成型。
  • 張浚北伐失敗後,孝宗任用的宰相,一主和一主戰,以主和的湯思退為左丞相,主戰的張浚為右丞相,讓主和派重掌大權,他們趁機大肆破壞張浚辛苦經營的江淮防線,最後迫使孝宗屈辱求和。
  • 乾道年間,孝宗再謀北伐。他先是任命葉顒為左丞相,魏杞為右丞相,前者素來主張恢復,後者卻始終反戰主和。一年後,孝宗就覺得他們意見分歧,很難成事,罷去了他們的相位。
  • 但是,孝宗並沒有改變任用一主和一主戰之人為丞相的用人方法。乾道八年(1172年),在他任用主戰的虞允文為左丞相的同時,又將堅決反對用兵的梁克家(梁克家辦事穩重,有人稱之為「抗金的穩健派」)升為右丞相,結果使虞允文心存顧慮,遲遲不肯從四川出兵,直至虞允文鬱鬱而終。

罷相閒居

  • 淳熙五年(1178年),梁克家喪母,回泉州守制。有人上疏彈劾他秉政時擅改堂部授官,因此落職,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 淳熙九年(1182年)九月,拜右丞相,封儀國公。
  • 同年,修纂福州第一部地方志《三山志》40捲成。(《泉南著述·三山志》)
  • 淳熙十三年(1186年),命以內祠兼侍讀(進封鄭國公),賜第,在所存問不絕。

花甲薨逝

  • 淳熙十四年(1187年)六月十七日[2] (7月24日),梁克家逝世,享年六十歲。親撰遺奏,孝宗看後為之流涕,追贈少師,諡號「文靖」。

人物作品

  • 《淳熙三山志》原系陳傅良等撰寫,由梁克家署名。是福建省現存年代最早的地方志,全書採摭豐富,體例詳備,精簡古雅,文筆流暢,入編清代《四庫全書》。(《泉南著述·三山志》)原本四十卷,入編清代《四庫全書》,今本四十二卷,為後人所增補。[4]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僅錄掌故,而不在於誇耀鄉賢,侈陳名勝,因亦核實之道,自成志乘之一體,未可以常規繩之。」
  • 所著還有《中興會要》200卷(《宋史·志159·藝文5》)、《梁文靖集》。《全宋詩》錄其詩二首。

人物評價

  • 《宋史·列傳143·梁克家》載:「梁克家,字叔子,泉州晉江人。幼聰敏絕人,書過目成誦。」
  • 脫脫《宋史》:梁克家才優識遠,謀國盡忠。[5]
  • 《八閩通志》稱其「風度峻整,謀國盡忠,為文渾厚明白,辭命尤溫雅」。

史書記載

  • 《宋史·梁克家傳》[5] 
  • 《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十二》


人物紀念

  • 狀元宰相梁克家

參考資料

  1. 《瑞安四十九都營內梁氏族譜》:丞相鄭國公諱克家,字叔子,靖康二年(1127)丁未二月初三日丑時生
  2. 2.0 2.1 宋史·卷三十五·本紀第三十五》:(淳熙)十四年...六月...丁亥,梁克家薨。
  3. 3.0 3.1 3.2  梁克家:帝贊「真儒良臣」的狀元宰相.泉州網.2020-09-28
  4. 淳熙三山志 .中國古籍全錄.2014-06-24
  5. 5.0 5.1  《宋史·卷三百八十四·列傳第一百四十三》.國學導航.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