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柳樹 - 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柳樹 - 植物

柳樹(Salix)是一類植物的總稱,柳樹種類多,容易 雜交。雜種生長勢和適應性強,易無性繁殖,可從天然或人工雜種群體內選擇,通過無性繁殖,獲得優良無性系品種;另外,也可用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快速獲取大量優質樹苗。以園林觀賞為主的育種,應重點改良其枝葉及樹形,提高抗污染、耐修剪整形的能力。

主要用於園林觀賞,小區,園林,學校,工廠,山坡、庭院、路邊、建築物前。盛開時,樹枝展向柳樹四方,使庭院青條片片,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實為美化庭院之理想樹種。

柳樹也是人們乘涼的工具之一,尤其是在夏天的午後,人們三三兩兩的去找乘涼的好去處,這時候碩大的柳樹蔭下是人們獨一無二的選擇。

在春天,柳樹是最為迷人、最為「瀟灑」的樹木,也是千百年來詩人和作家們頌揚不已的題材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柳樹

學名; Salix

二名法; Salix babylonica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亞綱; 五椏果亞綱

目; 楊柳目

亞目; 楊柳目

科; 楊柳科(Salicaceae)

屬; 柳屬 (Salix)

亞種; 垂柳

分布區域; 中國大陸南方 亞熱帶,乾旱地區 多雨地區均有生長

有無毒性; 有

英文名; willow

特點; 葉子形狀細長

繁殖; 扦插繁殖

植物學史

名稱來源;據古代傳奇小說《開河記》記述,隋煬帝登基後,下令開鑿通濟渠,虞世基建議在堤岸種柳,隋煬帝認為這個建議不錯,就下令在新開的大運河兩岸種柳,並親自種植,御書賜柳樹姓楊,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柳樹便有了「楊柳」之美稱。

柳樹的得名源自柳樹的木頭作業法。木材至今仍是人們不可缺少的材料,古代工具簡陋,伐取粗大樹幹非常困難,而用伐取兩寸來粗的樹枝則比較方便。

因此,先民所用木材主要是兩寸來粗的枝幹。在長期使用中,人們會發現,柳樹伐過枝幹後,茬口處能夠萌生新枝條,而且新枝通直,更利於使用。在我國鄉土樹種中,柳樹萌枝能力最突出。

因此便形成了對柳樹的頭木作業,在一定高度截去樹冠,促進新枝萌生,每隔幾年伐取枝條利用。頭木作業的結果是保留樹幹,以便持續利用枝條。這就柳樹得名的所在。「柳」字與「留」字讀音相同,「柳樹」就是「留樹」,表示保留樹幹以便再次利用的一類樹。

插柳文化

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採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

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着"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

"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國的民俗。每年立春之後的寒食節,家家戶戶門前插柳,

一說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大臣介之推的。據說他力保國君重耳出逃19年,割股作湯,忠心耿耿。後來重耳作了國君他卻被遺忘了,他與老母在綿山自耕自織為生,最後被大火燒死在山中的枯柳樹下。人們插柳,說是替他"招魂"。

清明節男女頭上戴柳、車馬轎上插柳還有一說,是為了踏青迎春,象徵吉利,"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說的就是這回事。插柳在重慶則別有一番傳說:明朝末年,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近重慶時,一婦女抱長男而逃,丟幼男於不顧。張使人問其故,女答曰:"長男為別人委託,幼男是我親生,我不能為要自家兒子而丟掉人家兒子"。張聽後倍受感動,遂對她說:"義軍不殺百姓,不用逃跑、害怕"。並順手摺一柳枝交給她。讓她通知鄉親們:"門前插柳,說明不是貪官污吏,決不相害"。所以,重慶家家插柳,沿習至今,還有一條街叫"楊柳街"。

"插柳""折柳"有三重含義:一表惜別,因楊柳飄悠,似有依戀之情。《詩經·採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和無名氏《送別詩》中"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的句子,表示的就是這個意思。二表挽留,因"柳"與"留"諧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漢代文物專著《三橫黃圖》上有關"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的記述和唐代詩人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中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即是此意。三表祝願,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故藉此祝願客人隨遇而安。清代褚人獲的《堅瓠廣集》上明確解釋說:"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折於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願耳"。

中國柳樹

柳樹是中國的原生樹種,據考證,在第三紀中新世的山旺森林裡即有柳屬。山東青島地區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間,青島膠州灣附近就有柳屬植物。」柳樹也是我國被記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範圍最廣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現「柳」字。

柳樹在中國北方常用來營造頭木林,民眾採用頭木作業法周而復始地獲取薪材或編織材料,是我國古人最早認識並大量栽植的樹種之一。在甘肅一些地方,人們將頭木作業伐取的柳樹枝幹修整後,剝皮,埋入土水,再灌上水,幾個月後待枝幹周圍的泥土發黑時,挖出枝幹,陰乾使用。經過這樣處理的柳樹枝幹用作椽子,不翹不裂,不生蛀蟲。在甘肅一些地方還發現另一種伐用柳枝的方法,不截除樹冠,只伐取枝條,樹幹仍可以像正常樹木那樣生長,而且有意使樹幹傾斜,加上枝樁,很方便攀登作業。

柳樹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屬落葉大喬木,別名楊柳。楊柳科柳屬落葉喬木或灌木,綠綠葉子,細長柳枝,柔軟下垂,性喜濕地;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幹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果實為蒴果,成熟後2瓣裂,內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柳樹耐寒,耐澇,耐旱,喜溫暖至高溫。世界約520餘種,中國有250餘種,遍及全國各地。柳樹易繁殖,栽培方法簡單,生命力強,可美化環境,在生活、環保、醫藥等方面也有用途,是「四旁」綠化樹種。在人文方面,柳樹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贈友,以表達依依惜別之情。柳樹一直為文人們所青睞,人們留下了大量精品詩詞和文章。

物種分類

垂柳、旱柳、爆竹柳、白柳、楓楊圓頭柳、白皮柳、雲南柳、紫柳、腺柳、杞柳、大白柳、大葉柳、細柱柳、棉花柳、朝鮮垂柳。

垂柳

別名水柳、垂絲柳、垂枝柳。枝細長下垂。葉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品種與類型有曲枝垂柳(cv.Tortuosa),枝捲曲下垂;黃皮垂柳,小枝黃綠色或褐黃色,節間較短;紅皮垂柳,樹冠長卵形,小枝紫紅色或醬紫色,葉闊披針形。

旱柳

別名柳樹、立柳、青皮柳。枝直立或斜展,葉中部最寬,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變種與類型有絛柳,小枝下垂;龍爪柳,小枝,葉捲曲;紅花龍鬚柳,小枝捲曲,花葯紅色,花絲和苞片黃色;鏝頭柳,樹冠半球形。

爆竹柳

與旱柳相似,不同為枝褐綠色,較粗,質脆易折,葉片較大。爆竹柳為喬木,高達20米,胸徑可達100厘米。樹冠圓形或長圓形,樹皮暗黑色,有溝裂,小枝淡褐綠色,較粗壯,無毛,有光澤,萌枝初有短柔毛。

白柳

樹冠廣卵形。葉披針形至倒披針形。花序較長。變種有垂枝白柳,枝下垂;黃枝白柳,枝、葉黃色;紅皮白柳,枝條紅色;銀葉白柳,葉表面有絹毛;藍葉白柳,葉背面被藍色的毛。[1]

參考文獻